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69321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韩彦彦 董丽芬 康娜

    单位:300100 天津市黄河医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115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有关。我们采用病例对照方式,检测主要的免疫指标,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的免疫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病例组患儿87例为我院1995年4月~1997年12月间住院、门诊并随访的患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按照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根据病程分4期:急性期36例、恢复期26例、迁延期18例、慢性期7例。对照组小儿30例为随机选择幼儿园及门诊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两组在性别、年龄作均衡性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儿童在受试前1个月均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或增强剂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检测项目及方法:受试者均取外周静脉血,做下列项目检查:(1)IgG、IgA、IgM定量测定:采用琼脂单向扩散法;(2)B淋巴细胞计数(%):用鼠抗人的单克隆抗体CD20,采用直接荧光法显微镜下检测;(3)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一抗分别用CD3、CD4、CD8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标记,二抗用羊抗鼠IgG -FITC标记,采用间接荧光法,显微镜下观察记数。

    统计学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结果:1.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表1结果显示,急性期血清IgG, IgA, 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IgG, IgM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恢复期IgG, IgA, IgM升高,与对照组近似。迁延期、慢性期IgG、IgA、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
, 百拇医药
    表1 心肌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小儿体液免疫检测值的比较(±s) 组别

    n

    血清免疫球蛋白

    B细胞计数(%)

    IgG(g/L)

    IgA(mg/L)

    IgM(mg/L)

    对照组

    30

    8.2±2.4

    1 270±450
, 百拇医药
    1 130±670

    26.0±4.1

    急性期

    36

    6.3±1.3*

    1 080±220**

    840±560*

    20.2±4.5*

    恢复期

    26

    8.4±2.4
, 百拇医药
    1 260±370

    1 210±890

    24.5±6.9

    迁延期

    18

    9.4±7.4**

    1 520±730**

    1 350±490**

    28.1±3.4**

    慢性期

    7
, http://www.100md.com
    9.5±5.9**

    1 460±580**

    1 480±270*

    27.8±5.3*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 P<0.05

    2.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表2结果显示,急性期细胞百分率及/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尤其是细胞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恢复期T细胞亚群升高近似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迁延期、慢性期的/比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 http://www.100md.com
    表2 心肌炎患儿与对照组小儿T细胞亚群的比较(±s,%) 组别

    n/

    对照组

    30

    60.4±5.6
, 百拇医药
    38.4±4.4

    23.8±3.3

    1.61±0.13

    急性期

    36

    55.2±4.7*

    33.2±2.7*

    21.5±2.7**

    1.54±0.10**

    恢复期

    26
, http://www.100md.com
    59.6±3.9

    37.8±3.6

    23.3±2.3

    1.62±0.16

    迁延期

    18

    63.8±3.1**

    40.6±2.7*

    22.6±3.4

    1.79±0.80**

    慢性期
, http://www.100md.com
    7

    62.9±2.8**

    41.4±4.2*

    22.2±2.7

    1.86±0.16**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

    讨论:病毒性心肌炎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未被人们所完全认识,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后在病毒血症时,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并通过免疫反应造成心肌损害[2],国外一些学者所进行的动物试验,也初步表明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起主导作用,病毒局部作用次之[3]。本组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在心肌炎急性期患儿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外周血/比值明显低于对照,这可能是病毒感染损害了CD3、CD4、CD8细胞,致使CD4/CD8比值降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辅助或抑制免疫细胞,导致T杀伤细胞不能发挥其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不足,使感染的患儿出现获得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随着临床症状好转,本组恢复期测定各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逐渐恢复正常(P>0.05),这符合一般情况下,病毒诱导引起的免疫反应是自限性的、暂时的,故多数心肌炎治疗可恢复。
, 百拇医药
    本组迁延期、慢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B细胞、(全T细胞)、(Th/Ti细胞亚群)都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由于细胞明显升高致使CD4/CD8(Th/Ts)比值升高。提示部分患儿可能由于遭受病毒数量、毒力以及自身的免疫反应过强等原因,造成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Th/Ts比值升高,Ts细胞功能相对减弱,Th细胞增多可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产生多量抗体,作用于心肌,引起过强免疫反应。同时由于Th细胞增多,辅助了T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对带有病毒抗原的心肌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共同导致心肌损害。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共同参与的心肌损害不能短时恢复,故患儿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的心肌损害可发展为慢性期。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指标对于判断心肌炎患儿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家宜,整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316.

    [2] 李家宜.病毒性心肌炎的进展.中华儿科杂志,1990,28:247-249.

    [3] Kagi D, Vignaux F, Ledermann B, et al. Fas and perforin pathoways as major machanism of T-mediated cytotoxicity. Science, 1994,265:528-530

    (收稿:1998-02-26 修回1998-06-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