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氨酸血症一例
作者:张月华 杨艳玲 李明 秦炯
单位: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632 患儿男,13岁,因头痛、嗜睡23天,呕吐3天,意识不清12小时入院。入院23天前,因腹痛口服氨酚待因片(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可待因)后10分钟出现头痛,呈间歇性,伴嗜睡,走路时似喝醉酒样。20天前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双手握拳,四肢强直,意识不清,持续约30分钟自行缓解,意识恢复,但仍有间断头痛,头痛剧烈时烦躁不安,头痛减轻时嗜睡。5天前自述视物不清,3天前出现呕吐,每日5~6次,12小时前突然意识不清,伴四肢不自主乱动,呼之无反应,持续2小时后转为胡言乱语,伴小便失禁。7岁时曾患肝炎在当地住院治疗。患儿系1胎1产,智力、运动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发病前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较差。患儿弟弟及父母均体健,父母为近亲结婚(姨表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病史。入院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体重29 kg,身高140 cm,头围51 cm,神志不清,躁动,压眶有反应,心肺无异常,肝于肋缘下2.5 cm,剑突下4 cm,质地中等,脾于肋下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偏低,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消失,双侧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血电解质正常,血气分析正常。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肝功能:ALT 72 IU/L(正常0~40),AST、TP、ALB、A/G均正常。凝血酶元时间14.55 秒(正常对照12.30 秒)。肾功正常。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均正常。血、尿氨基酸分析示:尿瓜氨酸19.97 μmol/mg(Cr)(正常<0.20),血瓜氨酸178.4 mg/L(正常值3.0±1.0 mg/L)。血氨稀释1倍后测定大于235 μmol/L(正常<60)。脑电图:不正常(前额部广泛δ节律,右侧波幅高于左侧,右中央、右颞见尖慢复合波)。头颅MRI:双额叶脑萎缩。治疗经过:入院后38小时因发现血氨明显升高,给予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点。入院后40小时意识障碍加重,压眶无反应,膝腱反射消失,并出现频繁抽搐,开始为面肌抽动,继之伴上肢阵挛性抽动,给予多种止惊药及20%甘露醇等治疗,抽搐仍未控制,入院后62小时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15分钟后抽搐停止,透析2小时测血氨76.9 μmol/L,透析结束后,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但压眶有反应,膝腱反射可引出,血透结束后17小时,再次出现抽搐,昏迷程度加重,复查血氨大于235 μmol/L,家属放弃治疗,于出院后11小时死亡。出院诊断:(1)瓜氨酸血症;(2)乙型肝炎。
, 百拇医药
讨论:该例患儿,以头痛、呕吐、醉酒样步态、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频繁惊厥为主要表现,因入院体检发现肝大,结合既往有肝炎病史,故首先考虑是否有肝性昏迷,虽然乙肝两对半结果证实有乙型肝炎,但肝功能各项化验指标提示肝脏损害不明显,而血氨显著升高并超过了一般肝性昏迷时血氨的水平,故不支持肝性昏迷,考虑患儿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异常引起的高氨血症。尿素循环中一些酶的缺陷和部分氨基酸代谢异常均可引起高氨血症,该患儿血和尿氨基酸分析证实,瓜氨酸显著升高,故诊断瓜氨酸血症成立。
瓜氨酸血症是因为尿素循环中的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缺陷所致,患者血、尿及脑脊液中瓜氨酸均升高,由于尿素循环受阻引起高氨血症.。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9q34qter),目前发现该基因有22种碱基突变形式[1]。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氨血症的毒性现象,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酶活性缺陷的程度相平行。该病分为经典型(Ⅰ型)和成人型(Ⅱ型),经典型患者ASS基因有异常,其ASS缺陷为全身性,而成人型患者仅肝内ASS缺陷,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0%。经典型患者在新生儿期起病,多在婴儿期死亡。成人型多于青春期或成年期发病,一般高氨血症症状较轻,呈间歇性出现,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如高蛋白饮食、紧张、饮酒、肝功能异常及药物)血氨显著升高,出现阵发性呕吐,厌食,头痛,共济失调,亦可表现嗜睡,惊厥,神志模糊,甚至昏迷,预后差,死亡率很高[2]。成人型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疾病进展很慢,不易被发现,可有轻度脑皮质萎缩,智力和体格发育迟缓,个别病例症状较轻,没有智力低下。本例患儿属成人型,其发病诱因为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文献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可诱发成人型瓜氨酸血症发病[2]。该病的诊断包括:血、尿氨基酸分析,基因诊断。该病的治疗:以低蛋白饮食,降血氨治疗为主,血氨升高显著时可进行血液或腹腔透析。通过该例患儿的诊断,提示对有不明原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患儿,在鉴别诊断时,应想到先天代谢异常引起的高氨血症,必要时做血、尿氨基酸分析协助诊断。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Kakinoki H, Kobayashi K, Terazono H, et al. Mutations and DNA diagnoses of classical citrullinemia. Hum Mutat, 1997, 9: 250-259.
2 Shiohama N, Sugita Y, Imamura N, et al. Type II citrullinemia triggered by acetamino- phen. No To Shinkei, 1993, 45:865-870.
(收稿:1998-09-29 修回:1998-12-29), 百拇医药
单位: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0632 患儿男,13岁,因头痛、嗜睡23天,呕吐3天,意识不清12小时入院。入院23天前,因腹痛口服氨酚待因片(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可待因)后10分钟出现头痛,呈间歇性,伴嗜睡,走路时似喝醉酒样。20天前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双手握拳,四肢强直,意识不清,持续约30分钟自行缓解,意识恢复,但仍有间断头痛,头痛剧烈时烦躁不安,头痛减轻时嗜睡。5天前自述视物不清,3天前出现呕吐,每日5~6次,12小时前突然意识不清,伴四肢不自主乱动,呼之无反应,持续2小时后转为胡言乱语,伴小便失禁。7岁时曾患肝炎在当地住院治疗。患儿系1胎1产,智力、运动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发病前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较差。患儿弟弟及父母均体健,父母为近亲结婚(姨表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病史。入院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体重29 kg,身高140 cm,头围51 cm,神志不清,躁动,压眶有反应,心肺无异常,肝于肋缘下2.5 cm,剑突下4 cm,质地中等,脾于肋下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偏低,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消失,双侧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血电解质正常,血气分析正常。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肝功能:ALT 72 IU/L(正常0~40),AST、TP、ALB、A/G均正常。凝血酶元时间14.55 秒(正常对照12.30 秒)。肾功正常。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均正常。血、尿氨基酸分析示:尿瓜氨酸19.97 μmol/mg(Cr)(正常<0.20),血瓜氨酸178.4 mg/L(正常值3.0±1.0 mg/L)。血氨稀释1倍后测定大于235 μmol/L(正常<60)。脑电图:不正常(前额部广泛δ节律,右侧波幅高于左侧,右中央、右颞见尖慢复合波)。头颅MRI:双额叶脑萎缩。治疗经过:入院后38小时因发现血氨明显升高,给予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点。入院后40小时意识障碍加重,压眶无反应,膝腱反射消失,并出现频繁抽搐,开始为面肌抽动,继之伴上肢阵挛性抽动,给予多种止惊药及20%甘露醇等治疗,抽搐仍未控制,入院后62小时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15分钟后抽搐停止,透析2小时测血氨76.9 μmol/L,透析结束后,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但压眶有反应,膝腱反射可引出,血透结束后17小时,再次出现抽搐,昏迷程度加重,复查血氨大于235 μmol/L,家属放弃治疗,于出院后11小时死亡。出院诊断:(1)瓜氨酸血症;(2)乙型肝炎。
, 百拇医药
讨论:该例患儿,以头痛、呕吐、醉酒样步态、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频繁惊厥为主要表现,因入院体检发现肝大,结合既往有肝炎病史,故首先考虑是否有肝性昏迷,虽然乙肝两对半结果证实有乙型肝炎,但肝功能各项化验指标提示肝脏损害不明显,而血氨显著升高并超过了一般肝性昏迷时血氨的水平,故不支持肝性昏迷,考虑患儿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异常引起的高氨血症。尿素循环中一些酶的缺陷和部分氨基酸代谢异常均可引起高氨血症,该患儿血和尿氨基酸分析证实,瓜氨酸显著升高,故诊断瓜氨酸血症成立。
瓜氨酸血症是因为尿素循环中的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缺陷所致,患者血、尿及脑脊液中瓜氨酸均升高,由于尿素循环受阻引起高氨血症.。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9q34qter),目前发现该基因有22种碱基突变形式[1]。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氨血症的毒性现象,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酶活性缺陷的程度相平行。该病分为经典型(Ⅰ型)和成人型(Ⅱ型),经典型患者ASS基因有异常,其ASS缺陷为全身性,而成人型患者仅肝内ASS缺陷,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0%。经典型患者在新生儿期起病,多在婴儿期死亡。成人型多于青春期或成年期发病,一般高氨血症症状较轻,呈间歇性出现,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如高蛋白饮食、紧张、饮酒、肝功能异常及药物)血氨显著升高,出现阵发性呕吐,厌食,头痛,共济失调,亦可表现嗜睡,惊厥,神志模糊,甚至昏迷,预后差,死亡率很高[2]。成人型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疾病进展很慢,不易被发现,可有轻度脑皮质萎缩,智力和体格发育迟缓,个别病例症状较轻,没有智力低下。本例患儿属成人型,其发病诱因为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文献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可诱发成人型瓜氨酸血症发病[2]。该病的诊断包括:血、尿氨基酸分析,基因诊断。该病的治疗:以低蛋白饮食,降血氨治疗为主,血氨升高显著时可进行血液或腹腔透析。通过该例患儿的诊断,提示对有不明原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患儿,在鉴别诊断时,应想到先天代谢异常引起的高氨血症,必要时做血、尿氨基酸分析协助诊断。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Kakinoki H, Kobayashi K, Terazono H, et al. Mutations and DNA diagnoses of classical citrullinemia. Hum Mutat, 1997, 9: 250-259.
2 Shiohama N, Sugita Y, Imamura N, et al. Type II citrullinemia triggered by acetamino- phen. No To Shinkei, 1993, 45:865-870.
(收稿:1998-09-29 修回:1998-12-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