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0552
心血管病与基因突变(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与基因突变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陈在嘉

    单位:

    关键词:

    临床实践中 临床实践中,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并不少见,也见到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DCM),但相对更少。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进展,在这些类型家族性心肌病中发现了有关的基因突变,对其致病原因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FHCM表现为心肌细胞增大,心室壁增厚,在心搏充盈期心肌不能很好松弛,减低心室充盈能力,影响心脏泵功能。FDCM心肌向外伸展,心室壁变薄,心室过分扩张充盈,但不能有效地泵出,心脏泵功能减低。这两型心肌病都可导致心室颤动引起猝死,并都发现了有基因突变。不是所有遗传性心脏情况在出生时即能发现,有些患者直至青年或甚至成年之后心肌才有改变。

    FHCM是杂合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1990年Seidman等发现了肌凝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肥厚型心肌病,接着很快被其他学者的发现所印证。除肌凝蛋白重链外,随后又发现了6种蛋白基因的突变,影响心肌收缩,即两种肌凝蛋白轻链(myosin-light chains),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肌钙蛋白T(troponin T)、肌凝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和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的基因突变见于FHCM的患者。根据最近的统计,这7种蛋白基因共有109种突变已证明可引起FHCM。
, 百拇医药
    对这些基因突变的发现及其引起疾病的特征国外正在进行研究,对FHCM的诊断能有帮助。对其所致FHCM的特征的了解,如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所致的FHCM,特别恶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但心肌肥厚仅为轻度。这类患者直到发生心室颤动之前,常被漏诊。有的学者主张对本病群集家族的儿童应注意监测,有此基因突变者甚至值得置入自动除颤器。肌凝蛋白—结合蛋白C的基因突变,对FHCM的诊断也有帮助。这种基因的突变只引起轻型的FHCM,50岁以前一般无临床表现,故以往并不考虑为遗传性疾病。本病见于比较年老的患者表现为心肌肥厚,有的无高血压病或任何其他可引起心肌肥厚的原因。现在推测可能是FHCM的一种类型。

    心肌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如何引起心肌肥厚,目前至少对两种基因突变有所了解。肌凝蛋白基因突变干扰肌凝蛋白滑动。当心肌收缩时,肌凝蛋白丝滑动越过肌动蛋白丝(filament of actin)上,引起心肌细胞缩短。在体外试验观察有肌凝蛋白基因突变的心肌样品,由于干扰了肌凝蛋白的滑动,心肌缩短很慢,排血力量大为减弱。为代偿心肌细胞力量的减弱因而心肌细胞增大,心肌肥厚。基因突变能使大多数心肌细胞力量丧失,因而所致的疾病最为严重。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则刚好起与上述相反的影响,根据Sweeney等观察到肌动蛋白滑过肌凝蛋白比通常快,有基因突变的细胞能“产生合理力量”排血,因而可以解释此种类型患者心肌肥厚很轻。但周期性心脏收缩机械性活动快的滑动消耗了很多能量,当心脏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因局部能量不足而触发心律失常。
, 百拇医药
    扩张型心肌病是另一主要类型的心肌病,它大多数共同原因是心肌血液供应缺乏,因而使很多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导致心室壁向外伸展和变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约有25%为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所致。FDCM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一些心肌营养障碍的患者,同时在身体其他部位也有营养障碍,由于缺乏dystrophin,这是传递收缩力量至细胞外蛋白支架(protein scaffolding)的一种蛋白。

    近来Utah's keating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现两种基因突变,似乎有类似的作用,两者都影响肌动蛋白连接肌凝蛋白到dystrophin或在细胞膜上的其他蛋白。Keating认为FDCM基因突变不同于FHCM者,前者是影响收缩力量的传递,而后者则是影响收缩力量的产生。力量传递的不充分,当心肌工作需增强时,可能使心肌细胞及时处于极度应激状态,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Franz等发现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家系中dystrophin外显子29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导致杆状区域框架内的缺失,阻断与肌聚糖复合物(sarcoglycan complex)间的作用。这种突变的心脏表型不是由于心脏dystrophin表达下调,而是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由于dystrophin显著的负性作用导致心肌纤维膜上β-肌聚糖的染色广泛地显著减少。此X-连锁FDCM家系是框架内缺失dystrophin蛋白影响心脏功能的首例。更进一步这种突变严重改变心肌肌聚糖的装备,虽然骨骼肌也存在突变的dystrophin,但肌聚糖装置的变化不存在于骨骼肌。另有报道一种X-连锁的心肌病与dystrophin缺失有联系,引起心肌与骨骼肌都有营养障碍,称为Duchenne和Becker肌肉营养障碍(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ies)。X-连锁FDCM在男性患者20岁前后症状开始出现后很快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迅速进行性加重。在女性患者则出现症状较晚,病情进展缓慢。
, http://www.100md.com
    影响能量代谢有关的基因突变也可引起FDCM,能量代谢障碍可以致使心肌细胞死亡。累及脂肪酸β氧化作用的酶的基因突变,包括酰基-辅酶A脱氢酶(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和肉碱棕榈酸转移酶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Ⅱ)能引起少见的隐性扩张型心肌病。线粒体基因组缺失也易引起显示母系遗传型少见的FDCM。

    新近文献报道一个德国FDCM家系,三代共有12个本病患者,在常染色体2q11-2q22可能是新的位点,候选基因图像在此区域可能是nebulin,一种巨大肌原纤维蛋白。临床表现为轻度心室扩张和心律失常。排除曾已描述的常染色体显性扩张型心肌病的6个位点:1p1,1q32,3p22,10q21,9q13和2q31,为识别FDCM增加新位点。

    FDCM见到许多心肌细胞死亡,很多不同原因都能杀死心肌细胞,因而可以解释FDCM为何较其他综合征的遗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近10年来国外有关家族性心肌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还有待更进一步深入,最终的目的是如何能解决防治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应迎头赶上去。

    (收稿:1998-09-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