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能力筛查测验C-2.0在成都地区老年人群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陆蓉 罗祖明 刘协和
单位:陆蓉(南京脑科医院,南京,210029);罗祖明 刘协和(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成都,610041)
关键词:认知能力筛查测验;信度;效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00202 摘要 目的:评价CASI C-2.0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807名老年人进行认知能力检查。结果:CASI C-2.0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效度方面,其敏感性与MMSE相当;特异性高于MMSE。结论:CASI C-2.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0)02-0070-03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2.0 Used in Elderly People in Chengdu
LU Rong, LUO Zhuming, LIU Xiehe
Nanjing Brain Hospital, Nanjing
Objective: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2.0 (CASI C-2.0). Methods:807 persons aged from 55 to 100 years were evaluated with CASI C-2.0. Results:CASI C-2.0 has excellent reliability. On validity, comparing with MMSE, CASI C-2.0 has a better specificity, and a same sensitivity. Conclusion: CASI C-2.0 has excell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t is worthy to be applied for both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Key words: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ASI), Reliability, Validity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ASI), Reliability, Validity
认知能力筛查测验(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简称CASI)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李眉(E.L Teng)等编制的一套筛查痴呆的神经心理测试量表[1]。本量表共20个题目,有的题目又包括数小题,总分100分。能在15~20分钟内对注意、心算、定向、旧记忆、新记忆、思维流畅性、语言能力、构图能力、概念判断作出定量评价。由于根据不同文化地理背景而修订某些题目,CASI已形成一个系列,并以不同版本代号加以区别。其中CASI C-2.0为中文版,是专门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而编制,且适用于受教育水平偏低或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受检者[2]。CASI已在美国、日本、台湾等测试中心试用,表明对痴呆的筛检和追踪均胜过MMSE[3,4]。目前,大陆地区对CASI C-2.0在人群中的应用研究尚无报道,故本研究运用CASI C-2.0在成都地区老年人群中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以检测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经济、文化水平和城乡进行分层多级整群抽样。由于CASI C-2.0适用于低文化水平人群,故本研究以成都郊区及近郊县人群为总体进行抽样。本研究共抽取成都郊区及近郊县834名受检者,除外各种原因资料无效者,最后有效受检者807例,其中男性351例,女性456例;年龄55岁~100岁,平均69.25±9.37岁;受教育年限0~15年,平均2.23±3.36年,且有一半以上受检者完全没有受过正式学校教育。所有受检者符合下列标准:①年龄≥55岁;②自愿合作;③有配偶或一级亲属提供信息;④意识清醒;⑤无失聪、失明、失语。
1.2 信度研究方法
采用重测信度、条目与总分一致性、条目内部一致性、劈半相关、考察CASI C-2.0的信度。
1.3 效度研究方法
1.3.1 划界分确定 根据确诊痴呆患者的CASI C-2.0得分分布,计算了以不同CASI C-2.0得分为划界分时,该量表诊断痴呆的敏感性、特异性,通过比较这些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得出最佳的划界分。
1.3.2 效标效度 CASI C-2.0的效标效度是用其单独诊断痴呆与ICD-10标准诊断痴呆相比较而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Kappa值、漏诊率、误诊率来表示。同时,也计算了MMSE与ICD-10相比较的效标效度,并用χ2检验比较CASI C-2.0与MMSE的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
2 结 果
2.1 CASI C-2.0量表检查结果
全体受检者的总分及分测验分列于表1。
表1 807例受检者CASI C-2.0评定结果(
满分
样本得分
注 意
8
5.51± 2.03
心 算
10
5.54± 2.47
定 向
18
14.58± 2.10
旧 记 忆
10
7.10± 2.21
新 记 忆
12
8.65± 3.25
语 言
10
7.97± 1.32
构 图
10
6.48± 2.12
思维流畅性
10
5.43± 3.83
概念判断
12
5.57± 3.98
总 分
100
66.83±25.11
表2 CASI C-2.0项目之间相关矩阵
注 意
心 算
定 向
旧记忆
新记忆
语 言
构 图
思维流畅
心 算
0.5574
定 向
0.5830
0.6328
旧记忆
0.5826
0.5567
0.6049
新记忆
0.5121
0.4922
0.5307
0.4770
语 言
0.5005
0.6110
0.5399
0.4047
0.4065
构 图
0.3776
0.4519
0.4007
0.3885
0.3550
0.5050
思维流畅
0.5423
0.5930
0.5617
0.5164
0.5308
0.5673
0.4174
概念判断
0.5832
0.5968
0.5605
0.4675
0.5236
0.5937
0.4404
0.6122
2.2 信度
2.2.1 评定者间的一致性 3名评定者分别对5例受检者进行CASI C-2.0盲法评定,计算评定者对每一题目计分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A评定者/B评定者为0.9308,B评定者/C评定者为0.9089,A评定者/C评定者为0.9020。
2.2.2 分量表与总分一致性 CASI C-2.0总分与注意、心算、定向、旧记忆、新记忆、语言、构图、思维流畅性、概念判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80、0.81、0.71、0.72、0.75、0.66、0.77、0.78(P≤0.001)。
2.2.3 条目内部一致性 CASI C-2.0各项目之间相关系数为0.3550~0.6328,所有相关系数均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01)。见表2。
2.2.4 重测信度 间隔3~4周,随机抽取30名受试者,由相同检查者两次进行CASI C-2.0测试。第一次检测平均得分72.27±14.59;第二次检测平均得分73.14±14.52,两次得分相关系数r=0.97,P<0.001。
2.2.5 劈半相关 将CASI C-2.0的测定题目按奇、偶数分半,其分半相关系数为0.8355,P<0.001。
2.3 效度
2.3.1 划界分 根据55例痴呆患者的CASI C-2.0得分分布,计算以不同CASI C-2.0得分作为划界分时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表3表明,使用50分为划界分时,CASI C-2.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最大,即准确性最高,漏诊率和误诊率之和最小。
表3 CASI C-2.0不同划界分诊断痴呆的
敏感性、特异性(%)
敏感性
特异性
漏诊率
误诊率
10
10.9
99.9
89.1
0.1
20
23.6
99.6
76.4
0.4
30
36.4
98.7
63.6
1.3
40
67.3
95.9
32.7
4.1
50
94.5
89.5
5.5
10.5
60
100
72.6
0
27.4
70
100
50.8
0
49.2
80
100
29.9
0
70.1
90
100
12.2
0
87.8
2.3.2 效标效度 以ICD-10为标准,分别计算CASI C-2.0和MMSE的效标效度。CASI C-2.0的划界分为50分,MMSE的划界分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及以上组24分[2,5]。见表4。表4 CASI C-2.0及MMSE量表与ICD-10比较
确 诊
痴 呆 非痴呆
CASI C-2.0
+
52
79
131
-
3
673
676
总数
55
752
807
MMSE
+
51
112
163
-
4
640
644
总数
55
752
807
通过表4数据计算CASI C-2.0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9.5%,漏诊率为5.5%,误诊率10.5%,准确性为89.8%,Kappa值为0.5123。MMSE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5.1%,漏诊率为7.3%,误诊率为14.9%,准确性为85.6%,Kappa值为0.4336。两个量表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CASI C-2.0诊断痴呆的特异性优于MMSE(χ2=6.53,P<0.01)。3 讨 论
CASI C-2.0是一个专为中国人编制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并且适用于低文化人群,符合我国老年人群文化程度较低的国情。
信度研究结果发现,CASI C-2.0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7,表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跨时间稳定性。CASI C-2.0的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均在0.66以上,条目彼此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均在0.35以上,信度系数Cronbach α为0.9056。表明各条目与总量表施测内容一致性较好,条目彼此之间也具有同源性。另外,本量表的劈半相关系数为0.8355,也达到心理计量学要求。
在效度方面,根据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原则[6],我们可以得出以50分为划界分,CASI C-2.0量表诊断痴呆的准确性最高。用CASI C-2.0单独诊断痴呆,以50分为划界分,与ICD-10诊断标准相比较,可以得出CASI C-2.0诊断痴呆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9.5%,准确性89.8%,Kappa值为0.5123,漏诊率5.5%,误诊率10.5%,上述结果表明,用CASI C-2.0诊断痴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漏诊率与误诊率均较低,故此量表既可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不易漏诊;也可用于临床工作诊断和咨询,不易误诊。因为流行病学调查更强调漏诊率低,因此该量表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优于临床工作诊断。
同时,我们计算了MMSE诊断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和85.1%。CASI C-2.0与MMSE两量表的敏感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CASI C-2.0的特异性优于MMSE。表明CASI C-2.0用于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既可达到MMSE的敏感性,漏诊少,又有比MMSE高的特异性,误诊率低,使进入痴呆确诊阶段的假阳性例数减少,为流行病学调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我国各地区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本研究只代表成都地区的使用情况。我们期望有全国各地的研究资料,并根据本地文化生活背景对该量表进行修订,更好地反映受检者的认知状态,使本量表更具科学性、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Teng EL, Hasegaua K et al.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ASI), A Practicat test for cross-cultural epidemidogical studies of dementia.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1994,6:45-46
2,HC Liu et al. Assessing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dementia in a predomnantly illiterate population of older individuals in Kinme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94,24:763-770
3,李 眉.知能筛查测验和三种文版的初测结果.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69-73
4,Folstein MF et al. “Mini-Mental state”: 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s. Journal Psychiatric Research, 1975,12:189-198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1999年9月收稿)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