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1194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及血流变改变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晓萍 张 平 杨 帆 杨 舒

    单位:云南昆明延安医院检验科 (昆明650051)

    关键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990322 糖尿病(DM)是以血糖增高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糖尿病患者伴有微循环障碍,包括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以及调节机制障碍。严重病例常因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除微循环障碍外,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发生了明显改变。本文观察了47例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并同时检测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从这二个方面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47例DM患者全部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36例,女性11例。病程1.5年至10年,平均8.6年。年龄41~78岁,平均56.7岁。临床症状典型者38例,不典型因其他疾病就治被发现者9例。对照组35例,均为健康体检者,无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1.8岁(40~72岁)。均衡性检验P>0.05。
, 百拇医药
    1.2 检测方法 微循环观察方法:采用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6微循环显微镜彩色录像摄影仪。观察双手无名指甲襞微血管。病人取坐位,室温25℃。放大60~80倍,观察甲襞微血管的管袢数目,形态,血液流态。管周状况等23项指标,记录各项内容。

    血液流变学检测:抽取静脉血4ml,肝素抗凝。采用R-20锥板式粘度计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室温25℃±1℃,全血粘度分别在高切(200s-1),中切(50s-1)和低切变率(5s-1)下测定。用WB-A型微量红细胞比积仪检测红细胞压积。同时检查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的改变 DM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见表1。

    表1 DM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s)
, 百拇医药
    DM患者

    对照组

    P值

    —

    管袢数

    7±2

    8±2

    >0.05

    异形管袢率(%)

    46.3±10.7

    9.6±3.5

    <0.001

    管袢长度(μm)
, 百拇医药
    274.5±38.2

    210.3±40.1

    <0.01

    输入枝管径(μm)

    7.4±1.3

    11.3±1.6

    <0.05

    输出枝管径(μm)

    16.2±3.7

    13.8±2.8

    >0.05

    红细胞流态
, 百拇医药
    粒流 粒缓流

    线流 线粒

    白微栓

    3.6±1.3

    1.2±0.4

    <0.05

    出血情况

    1.8±0.8

    无

    <0.05

    从表1可见,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存在明显障碍,以异形管袢增多、流速变慢、流态改变、管袢延长为主。2.2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检测结果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2 糖尿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s)

    全血粘度(mPa.s)

    血浆粘度

    血 沉

    Hct

    高切(200s-1)

    中切(50s-1)

    低切(5s-1)

    DM组

    5.96±1.89
, http://www.100md.com
    7.15±1.54

    18.15±6.21

    2.36±0.62

    48.16

    40.22

    对照组

    4.70±0.52

    5.90±1.46

    9.42±4.13

    1.55±0.13

    15.64

    36.60
, 百拇医药
    P 值

    <0.05

    <0.05

    <0.01

    <0.01

    <0.01

    >0.05

    由表2可见。DM患者血液粘度均增高,血沉加快,低、中、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于健康人,统计学意义显著,提示红细胞刚性增大,聚集性增高。

    2.3 糖尿病患者其他生化指标的改变 DM患者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改变见表3。表3 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改变

    血 脂
, 百拇医药
    血 糖

    纤维蛋白原

    检测例数

    47

    47

    47

    增高例数

    38

    47

    44

    %

    84.21

    100
, http://www.100md.com
    94.73

    从表3可见,糖尿病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增高,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正常。

    3 讨论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环境因素的促发才发病。因此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糖尿病能引起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后者已成为心、脑、肾主要脏器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因此检测DM患者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观察结果说明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都有甲襞循环的异常,中度改变者占多数。主要表现在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红血球轻中度聚集,管袢畸形扩张,也可见输入枝变细、痉挛等。而中、重度改变者多为病程长年龄大,同时还伴有心、脑、肾等大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微循环是组织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的上述变化一方面使血管容积减小,另一方面使单位时间内流经组织的血液量减少,不利于物质交换,并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因此观察糖尿病的微循环改变,可为早期防治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提供客观而有力的依据,并为疗效判定提供客观指标。
, 百拇医药
    血液流变学变化表明,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均明显增高,尤其低切下血粘度增高。HCT增高,血沉加快,提示病人红细胞聚集性增高。使血液在血管内的流速减慢加之微循环观察到血液流态呈线粒流或粒缓流,以及红细胞的聚集,从而导致或加重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的痉挛,淤滞,微血管变为扭曲、交叉等异形。使红细胞通过困难,加之红细胞刚性增大、变形能力差,加重了血液的不畅,更易造成组织缺氧。使机体主要脏器功能减退。这一方面说明血粘度和微循环障碍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是微循环和血流变二方面紊乱的结果。而微循环和血流变的改变的始动因素是高血糖。但血脂增高及带来的高血压的又是微循环障碍的加重因素。不容忽视。患者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也是DM血流变紊乱的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还可看出糖病不仅存在血粘度改变,而纤维蛋白原、血脂、血凝系列方面也多有异常。说明糖尿病人的血液不仅呈高粘滞综合而且还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发生心、脑、肾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监测手段。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晓萍.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4,4(1):20

    2 曾祥元,陈莉,马布仁等.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意义.西南国际医药,1999,9(4):199

    3 张周良,刘茂贤,杨景旭等.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性改变与其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微循环学杂志,1998,8(3):17~18

    4 武宝玉,袁申元,朱良湘等.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微循环的关系.微循环学杂志,1998,8(2):18~20

    5 郭蔚,曾祥元,欧阳霖等.NIDDM患者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微循环,1999,3(2):109~111

    (1999年8月25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