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72286
彩超诊断肱动-静脉瘘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傅先水 高 瑛

    单位:100730 卫生部北京医院超声诊断科(傅先水),外交部医务室(进修生,高 瑛)

    关键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0141 患者男,39岁,左上臂刀伤后两周,伤处进行性肿胀,伴疼痛。临床触及质软包块,疑皮下血肿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仪器为Diasonics 2D Gateway 彩超仪,5MHz探头)于左上臂正中可探及6.5cm×8.4cm×4.6cm的巨大无回声区。彩超显示其内充满杂色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为动脉型涡流(图1),囊腔上端有瘘口与肱动脉和肱静脉相通,肱动、静脉在此形成分流口(图2),分流口处肱动脉最大流速63.95cm/s,阻力指数为0.36(图3)。超声诊断:左肱动-静脉瘘形成。动脉造影:造影剂进入肱动脉后可见肱静脉立即显影,肱动-静脉形成直接瘘口,瘘口较大。

    图1 彩超显示囊内充满杂色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型涡流

    图2 囊腔上端可见肱动-静脉在此形成分流口

    图3 分流口处肱动脉最大流速63.95cm/s,阻力指数0.36

    体会:外伤引起的动-静脉瘘使患者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囊腔,随病程进展,囊腔被周围组织包裹局限、机化,形成瘘道。本例发病当日临床医师未引起重视,误以为皮下血肿,致两周后才行超声检查发现动-静脉瘘。超声可准确发现动-静脉瘘的部位及分流口大小,为手术提供依据。

    (1998-07-06收稿,1998-08-10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