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73565
ERCP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1例
http://www.100md.com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年第7期
     作者:杨俊涛 李义兵 周月庆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 重庆市 400042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990756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R656.64

    Subject heading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diagnosis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1995-01/1998-09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岁~73岁,50岁以下7例,50岁以上14例. 其中13例因阻塞性黄疸、4例因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疼痛、4例因急性胰腺炎收住院.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上消化道内镜行ERCP检查.

    2 结果

    21例患者在ERCP检查中,3例因乳头开口于憩室腔内而插管失败,其余18例均插管成功. 其中有6例胆、胰管均显影,8例胆管显影、胰管未显影,4例仅胰管显影. 造影发现胆管结石11例(肝外胆管结石7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1例;3例胰管轻度扩张. 患者憩室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距乳头约2.5cm以内. 位于乳头上方5例,右上方3例,左上方2例,乳头两侧7例,乳头开口于憩室内部4例. 憩室开口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在0.5cm×0.5cm~2.0cm×2.0cm之间.有19例为单个憩室,2例为多发憩室.

    3 讨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较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50岁以上多见. 文献报道尸检发现率为6.9%~14.3%,国外ERCP检查时的检出率为5%~23%[1],我们的检出率与上述报道一致,但50岁以上占67%.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乳头部从胚胎发生学来看是前肠和中肠的愈合部,是先天性薄弱区;②十二指肠壁肌层在胆总管、胰管和血管通过处较为薄弱;③Oddis括约肌收缩牵拉十二指肠壁、肠腔内压增高使该薄弱区的肠壁向外突出,逐渐形成憩室.
, 百拇医药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占消化道憩室的第2位,但临床上由于无特异性症状而被忽视. 利用X线钡餐检查常因憩室小或憩室内食糜充填及憩室炎症而不易发现,进而造成漏诊或误诊. ERCP具有直接观察、不易漏诊的优点,并且能观察憩室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有无炎症以及憩室与乳头开口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本身很少引起症状,但当憩室腔内潴留、细菌过度生长繁殖引起炎症时,则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或烧灼感等症状. 本文4例因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疼痛患者有1例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有明显炎症,而腹部B超检查及ERCP胰胆管显影均无异常,表明其症状与憩室炎症有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有胆胰疾病,文献报道为70%左右[2]. 本文病例有52%并发胆管结石,5%并发胆囊结石,19%并发急性胰腺炎. 其中有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ERCP检查发现胆胰管显影正常,乳头旁憩室有较明显充血水肿,表明急性胰腺炎为憩室炎症所致. 由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紧邻胆总管下端,炎性憩室可直接压迫胆管,憩室炎症可波及乳头,造成乳头炎. 长期刺激使Oddis括约肌功能受损、乳头狭窄、胆汁瘀积和胆胰管扩张等,从而增加了胆胰疾病的发生率[3].
, 百拇医药
    通讯作者 杨俊涛

    4 参考文献

    1 Iotveit T. 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 Endoscopy, 1988;20:175

    2 何利民,任璇华,潘秀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内镜,1994;11:171

    3 孔宪忠.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疾病的关系.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250

    收稿日期 1999-02-05 修回日期 1999-03-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