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273929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与溶栓后梗塞面积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中华内科杂志》 1998年第5期
     作者:赵进军 叶旭晨 李为民 陈波 王岚峰 杨志杰 郭晖

    单位: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赵进军、李为民、王岚峰、郭晖),同位素科(杨志杰);81156部队医院(叶旭晨);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波)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980518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目的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这需要有效的溶栓药物,合适的剂量,但更重要的是选择治疗时机。实验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冠脉)闭塞超过2小时,心肌将出现不可逆性坏死;冠脉缺血90分钟时,死亡细胞已占整个濒危心肌的40%~50%[1]。目前国内将发病小于6小时者作为溶栓对象,胸痛6~12小时仍有心电ST段抬高者延迟溶栓[2],对溶栓时间窗口尚有争议。我们选择临床判定溶栓成功的患者,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定量法测算梗塞面积,探讨溶栓开始时间与最后梗塞面积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病人选自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溶栓组入选病人为症状发生12小时内首次心肌梗塞患者,入选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共68例,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4±9.8岁;对照组为未溶栓者,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11.4岁。

    2.给药方法及观察指标:尿激酶为南京大学制药厂产品,使用方法及再通标准均参照文献[2]。观察项目为:(1)溶栓前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将梗塞部位分为下壁和前壁,根据Aldrich公式[3]计算预计心肌梗塞范围(MIS);(2)住院24±6.8天99mTc MIBI测算心肌梗塞面积,静脉注入99mTc MIBI 20 mCi,经SPECT断层显像、图像放大进行图像处理及梗塞面积定量分析。

    3.统计学处理:多元回归分析、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1.溶栓组和非溶栓组病人临床情况比较:入院时除发病时间外,溶栓组病人的年龄、心率、收缩压、ST段抬高数、ST段下降数与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溶栓组前壁梗塞病人占总数百分比(46%)与非溶栓组(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溶栓组临床及心电指标与最后梗塞面积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与99mTc MIBI测定梗塞面积相关最好(r=0.656,P<0.001);ST段抬高总数与梗塞面积相关(r=0.367,P<0.005);年龄、心率、收缩压、ST段下降数与梗塞面积无关。

    3.不同溶栓时间组和非溶栓组梗塞面积比较:溶栓病人分为<2小时(A)、≥2~4小时(B)、≥4~6小时(C)及≥6~12小时(D)组,用Aldrich法和99mTc MIBI测算梗塞面积并与非溶栓组比较,结果A、B、C组各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组与其比较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讨论 梗塞面积大小是溶栓成功与否的确切判定指标,与患者病死率、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早期静脉溶栓已被公认为治疗AMI的原则,但有效溶栓窗口尚存争议,Boersma[4]提出症状发生1小时内溶栓病死率减少最为显著,每1 000例病人中平均挽救生命65±14人,因此将AMI第1个小时称为溶栓的黄金时间,然而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在1小时内接受治疗的病人较少。我们用99m Tc-MIBI心肌SPECT灌注显像定量梗塞面积,观察12小时内溶栓患者不同分组梗塞面积大小,发现<2小时、≥2~4小时及≥4~6小时组均可明显缩小梗塞面积(P<0.05),即6小时内进行溶栓均有可能实现再灌注,与Raitt等[5]的报道不同。超过6小时溶栓的梗塞面积与未溶栓组差异无明显意义。

    梗塞面积与诸多因素相关,我们从最后梗塞面积与年龄、心率、收缩压、ST段抬高总数、ST段下降总数及症状发生距溶栓开始时间回归分析中证实,溶栓前耽搁时间是其中之一。发病距溶栓开始时间与梗塞面积呈中度正相关(r=0.656,P<0.001),并在回归方程中贡献最大,随溶栓耽搁时间延长,梗塞面积逐渐增大,每延迟溶栓30分钟,梗塞面积扩大1.16%。研究中发现ST段抬高总数也与梗塞面积相关,这项指标正是Aldrich梗塞面积预测值公式中的主要变量。尽管报道该方法常过高估测梗塞面积[5],我们仍认为ST段抬高总数可作为估测梗塞大小参考指标之一。本研究还发现心肌梗塞发病12小时内患者溶栓前症状持续时间与最后梗塞面积呈中度正相关;发病6小时内溶栓可缩小梗塞面积。为改善AMI病人生存预后,缩短溶栓前耽搁时间至关重要。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Reimer KA, Lowe JE, Rasmussen MM, et al. The wavefront phenomenon of ischemic cell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versus duration of coronary occlusion in dogs. Circulation, 1977,56:786-794.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28-329.

    3 Aldrich HR, Wagner NB, Boswick J, et al. Use of initial ST-segment deviation for prediction of final electrocardiographic siz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s. Am J Cardiol, 1988,61:749-753.
, http://www.100md.com
    4 Boersma E, Maas CP, Deckers JW, et al. Early thrombolytic treat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appraisal of the golden hour. Lancet, 1996,348:771-775.

    5 Raitt MH, Maynard C, Wagner GB, et al. Relation between symptom duration before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final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Circulation, 1996,93:48-53.

    (收稿:1997-09-05 修回:1998-01-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