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肉瘤一例
作者:刘宾 王虹 宋爱丽 陈瑞芬
单位:100730 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刘宾、王虹);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宋爱丽、陈瑞芬)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990228 患者男性,7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1996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开始感胸骨后不适,进干食有些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至入院前1周进流食亦感困难。自发病以来食欲明显减退,体重明显减轻,但无呕吐、呕血及黑便史。入院时一般状况尚好,体检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及X线胸片正常。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成梭形扩大,管腔内呈不规则充盈缺损的巨大占位性病变,食管壁正常,管壁伸展性尚好(图1)。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0 cm处有1个巨大息肉样肿物,充塞管腔,肿物表面呈浅分叶状,可见糜烂及溃疡,质地韧硬,有蒂与食管前壁相连。周围食管黏膜粗糙不平,但无糜烂及溃疡。肿物活动度良好,镜身通过不困难,因瘤体过大(约8 cm×5 cm)不能观察全貌(图2)。活检病理组织学为分化较好的鳞癌。行食管肿物切除术及结肠代食管术,切除标本为一食管中段的9 cm×5 cm×5 cm带蒂肿物,表面呈分叶状,有溃疡及坏死,基底部有宽约2 cm的蒂与食管前壁相连,黏膜粗糙(图3、4)。肿物切开后呈鱼肉状。肿物表面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示鳞癌;深部的组织结构示高分化鳞癌癌巢,呈条索状和腺管状的基底细胞癌巢及大量的具有高度异型性的梭型细胞成分并存,并可见角化珠。免疫组化染色示:VG(+)、Actin(+)。病理诊断:食管癌肉瘤(鳞癌,基底细胞癌及平滑肌肉瘤)(图5、6)。
, 百拇医药
图1食管中下段呈梭型扩大,管腔内呈不规则充盈缺损的巨大占位性病变,食管壁正常,伸展性良好
图2 食管中下段巨大息肉样肿物充塞管腔
图3 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肿物的基底部
图4 经甲醛浸泡的切除标本,9 cm×5 cm×5 cm的巨大息肉样肿瘤,根部有1个2 cm宽的蒂,表面有溃疡及坏死
图5 肿物深部的组织结构,鳞癌癌巢,基底细胞癌,大量梭形细胞成分并有高度异型性(呈肉瘤改变)
图6 为图5的放大像
讨论 食管癌肉瘤是较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无论是肉眼形态、X线改变或是病理组织学改变都与食管癌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而且手术预后良好。好发于食管中下段,以老年男性居多。从肉眼形态上可分为3型:息肉型(占绝大多数)、浸润型(占少数)及混合型(罕见)。本例属于典型的息肉型,镜下肉眼形态及X线表现都与食管癌迥然不同。浸润型多表现为蕈伞状肿块,有的可形成环状狭窄,癌组织向管腔外浸润,从肉眼形态及X线钡餐造影均不易与食管癌鉴别。混合型为上述两种形态混合存在,实为罕见。食管癌肉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可由任何类型的癌和肉瘤按不同的比例构成。癌组织大多分布于肿瘤表面的基底部,大部分为分化较好的鳞癌。在息肉型,与蒂相连的食管黏膜部的癌浸润一般都很局限,浸润深度也较浅,因而管壁的伸展性大都较好。肉瘤成分一般在瘤体内,纤维肉瘤多见。有关肉瘤成分的组织来源及性质,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1]认为肉瘤成分是由癌诱导的间质细胞的恶变,不是真正的肉瘤。相反有的学者[2]认为是同一致癌因子在同一处诱发两种成分恶变而成,是真正的癌肉瘤。癌肉瘤有与食管癌完全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绝大多数癌肉瘤总是呈息肉状生长;其二是癌肉瘤的局部浸润和转移不如食管癌那样显著和常见。两种成分比较,癌成分浸润力较强,但极少转移;肉瘤成分浸润力较弱,但较易转移,而且其转移灶绝大多数为纯肉瘤成分。
参考文献
1 俞孝庭,主编.肿瘤病理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8-353.
2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5-59.
(收稿:1998-07-24 修回:1998-10-30), 百拇医药
单位:100730 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刘宾、王虹);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宋爱丽、陈瑞芬)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990228 患者男性,7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1996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开始感胸骨后不适,进干食有些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至入院前1周进流食亦感困难。自发病以来食欲明显减退,体重明显减轻,但无呕吐、呕血及黑便史。入院时一般状况尚好,体检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及X线胸片正常。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成梭形扩大,管腔内呈不规则充盈缺损的巨大占位性病变,食管壁正常,管壁伸展性尚好(图1)。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0 cm处有1个巨大息肉样肿物,充塞管腔,肿物表面呈浅分叶状,可见糜烂及溃疡,质地韧硬,有蒂与食管前壁相连。周围食管黏膜粗糙不平,但无糜烂及溃疡。肿物活动度良好,镜身通过不困难,因瘤体过大(约8 cm×5 cm)不能观察全貌(图2)。活检病理组织学为分化较好的鳞癌。行食管肿物切除术及结肠代食管术,切除标本为一食管中段的9 cm×5 cm×5 cm带蒂肿物,表面呈分叶状,有溃疡及坏死,基底部有宽约2 cm的蒂与食管前壁相连,黏膜粗糙(图3、4)。肿物切开后呈鱼肉状。肿物表面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示鳞癌;深部的组织结构示高分化鳞癌癌巢,呈条索状和腺管状的基底细胞癌巢及大量的具有高度异型性的梭型细胞成分并存,并可见角化珠。免疫组化染色示:VG(+)、Actin(+)。病理诊断:食管癌肉瘤(鳞癌,基底细胞癌及平滑肌肉瘤)(图5、6)。
, 百拇医药
图1食管中下段呈梭型扩大,管腔内呈不规则充盈缺损的巨大占位性病变,食管壁正常,伸展性良好
图2 食管中下段巨大息肉样肿物充塞管腔
图3 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肿物的基底部
图4 经甲醛浸泡的切除标本,9 cm×5 cm×5 cm的巨大息肉样肿瘤,根部有1个2 cm宽的蒂,表面有溃疡及坏死
图5 肿物深部的组织结构,鳞癌癌巢,基底细胞癌,大量梭形细胞成分并有高度异型性(呈肉瘤改变)
图6 为图5的放大像
讨论 食管癌肉瘤是较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无论是肉眼形态、X线改变或是病理组织学改变都与食管癌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而且手术预后良好。好发于食管中下段,以老年男性居多。从肉眼形态上可分为3型:息肉型(占绝大多数)、浸润型(占少数)及混合型(罕见)。本例属于典型的息肉型,镜下肉眼形态及X线表现都与食管癌迥然不同。浸润型多表现为蕈伞状肿块,有的可形成环状狭窄,癌组织向管腔外浸润,从肉眼形态及X线钡餐造影均不易与食管癌鉴别。混合型为上述两种形态混合存在,实为罕见。食管癌肉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可由任何类型的癌和肉瘤按不同的比例构成。癌组织大多分布于肿瘤表面的基底部,大部分为分化较好的鳞癌。在息肉型,与蒂相连的食管黏膜部的癌浸润一般都很局限,浸润深度也较浅,因而管壁的伸展性大都较好。肉瘤成分一般在瘤体内,纤维肉瘤多见。有关肉瘤成分的组织来源及性质,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1]认为肉瘤成分是由癌诱导的间质细胞的恶变,不是真正的肉瘤。相反有的学者[2]认为是同一致癌因子在同一处诱发两种成分恶变而成,是真正的癌肉瘤。癌肉瘤有与食管癌完全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绝大多数癌肉瘤总是呈息肉状生长;其二是癌肉瘤的局部浸润和转移不如食管癌那样显著和常见。两种成分比较,癌成分浸润力较强,但极少转移;肉瘤成分浸润力较弱,但较易转移,而且其转移灶绝大多数为纯肉瘤成分。
参考文献
1 俞孝庭,主编.肿瘤病理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8-353.
2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5-59.
(收稿:1998-07-24 修回:1998-10-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