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4694
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http://www.100md.com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运新跃 孟兆强

    单位:运新跃(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300070);孟兆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000325 口腔颌面部肿瘤所致下颌骨缺损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缺损的修 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和口腔功能,矫正颌面畸形,调整患者的心 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良好的修复材料,力求恢复下颌骨的 满意外形和功能以及医患双方对肿瘤术后生存质量的刻意追求,都迫使该领域的工作者做进 一步的研究。作者对1990年以来18例病例完整的下颌骨缺损修复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修复 材料进行了比较。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和性别
, 百拇医药
    男女比为1∶1;年龄19~68岁,平均39.26岁。

    1.2 下颌骨缺损原因、缺损程度和修复方法

    见表1。

    表1 下颌骨缺损原因、缺损程度 病因

    节段性缺损(例)

    洞腔性缺损(例)

    良性肿瘤

    9

    3

    恶性肿瘤

    3

    囊肿
, 百拇医药
    1

    2

    本组良性肿瘤除1例为外均,成釉细胞瘤,恶性肿瘤为牙龈癌、骨肉瘤和软骨内瘤各1例 ,3例囊肿有2例为牙源性,1例为非牙源性。

    1.3 修复方法

    根据缺损程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修复,节段性缺损采用自体肋 (髂)骨移植和钛钢板植入,洞腔性缺损采用缺损区内填入羟基磷灰石颗粒和袋形术修复。

    2 结 果

    行自体骨移植者12例,占66.67%,其中游离自体髂骨移植7例,肋骨5例。1例髂骨移植于术 后一个半月植骨区肿胀溢脓,经抗炎治疗1个月后痊愈;1例肋骨移植于术后10 d,颏部植 骨块外露伤口感染,外形恢复不佳,伤口经换药后创面缩小,自动出院,随访1月伤口愈合 。余均痊愈出院。4例行羟基磷灰石颗粒填入者痊愈,占22.22%;钛钢板植入者1例,于术后 7 d伤口出现褥疮性溃疡,钛板外露,抗炎治疗半月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未随访,占5.5 5%;袋形术1例,经碘仿纱条填塞隔周换药一次,术后2月余伤口愈合,占5.55%。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3.1 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恶性肿瘤术后所致颌骨缺损的立即修复,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手术是否彻底干净、术后 是否配合其它治疗等。本组18例中,恶性肿瘤3例,2例行自体骨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植骨成活,随访2~3年均未见肿瘤复发。良性肿瘤可根据切除病变大小,决定修复方法及自 体骨种类的选择。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所致的颌骨缺损修复,多采用自体肋骨、骼骨或 异体骨移植。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长度及可塑性,能够保证颌骨的连续性,恢复口腔功能。 本文行钛钢板植入1例,但伤口感染手术失败。对于保留颌骨连续性的范围较小的洞穿性 缺损,可填入人工合成材料如羟基磷灰石颗粒、磷酸三钙等,既不造成过大的创伤又能恢复 外形。袋形术作为手术修复方法比较古老,由于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而被部分医师接受。其 术后所致的缺损,通过填塞碘仿纱条来刺激颌骨的自行恢复。但其术后遗留问题较多,且仅 适用于良性病变。
, 百拇医药
    3.2 修复缺损成功的关键及其注意事项

    感染是植入体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修复缺损成功的关键是降低植骨床的感染率,因而在术 前术中术后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保证手术成功。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控制和消 除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如常规行口腔洁治术,必要时行刮治术,围术期用药,术前3 d清 洁口鼻腔,供骨区术前3 d备皮等。术中术区消毒彻底到位范围足够。移植骨块取下后,用 温热盐水纱布包裹,尽量缩短移植时间。移植后彻底消灭死腔,严密关闭伤口,有足够的软 组 织覆盖。骨移植需要牢固的固定,不稳定的固定及愈合期移植体的受力均会影响移植数果。 术后足量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清洁及营养补给。 对于塑形后的移植骨块为确保良好的稳定性可用口内余牙行颌间结扎,采用鼻饲流食等。■ 收稿日期:1999-04-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