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新药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75029
抗癌新药开发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新药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罗青波

    单位:(联邦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中山 528467)

    关键词:

    抗癌新药开发现状

    癌症仍然是人类难对付的顽症之一,我国肿瘤引起的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占17.9%,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胃癌,其次是肺癌、肠癌、肝癌、乳腺癌等。药物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进展迅速。据Scrip最新报道,美国正在加紧抗肿瘤新药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发的有315个,其中皮肤癌60个,乳腺癌58个,结肠癌35个,淋巴癌33个,实体瘤33个,与肿瘤有关的疾病32个,卵巢癌24个,头颈癌18个,肺癌16个,肾癌13个,胃癌10个,膀胱癌9个,多发性骨髓瘤8个,肉瘤8个,肝癌7个,宫颈癌7个,成神经细胞瘤5个和其他癌40个。国内开发抗癌药物较活跃,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已投资开发生产治疗癌症的放射性药物,浙江海正制药公司的阿霉素、丝裂霉素的生产已具相当规模,江苏扬子江制药厂建成了枸橼酸他莫昔芬生产线,杭州天目山制药厂在开发基因工程抗癌药,湖北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在开发喜树碱、羟基喜树碱等系列抗癌药。
, 百拇医药
    1 1985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

    见表1。

    表1 1985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

    名称

    品种

    适应证

    1 阿克拉霉素

    原料/注射剂

    白血病/实体瘤

    2 吡柔比星

    注射剂

    抗癌
, 百拇医药
    3 苦参素

    注射液

    抗癌

    4 喃氟啶

    注射液

    抗癌

    5 枸橼酸他莫昔芬

    原料/片剂

    乳腺癌

    6 喜树碱

    复方剂/软膏

    抗癌/银屑病

    7 盐酸米托蒽醌
, 百拇医药
    原料/粉针剂/注射液

    淋巴瘤/乳腺癌

    8 氨鲁米特

    原料/片剂

    癌症/皮质醇增生

    9 卡莫氟

    原料/片剂

    消化道/乳腺癌

    10 硫酸长春地辛

    原料/注射剂

    抗癌

    11 卡铂
, 百拇医药
    原料/注射剂

    实体瘤

    12 甲异啶

    原料/片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3 血卟啉

    原料/注射液

    诊断治疗表浅癌

    14 安吖啶

    原料/注射液

    急性白血病

    15 异环磷酰胺

, http://www.100md.com     原料/注射剂

    抗癌

    16 氟他胺

    原料/片剂

    阻断雄激素受体,抗前列腺癌

    17 依托泊甙

    胶囊

    抗小细胞肺癌

    18 紫杉醇

    原料/注射液

    抗癌

    19 维A酸

    胶囊
, http://www.100md.com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0 氟尿嘧啶

    栓剂

    抗直肠癌

    2 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抗癌新药 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的抗癌新药有:脱氧氟苷(注射用四类新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去氧氟尿苷(氟铁龙,四类新药)、FT-207脂肪乳(四类新药)、三甲曲沙(二类新药)等。

    3 前景广阔的抗癌新药

    3.1 伊立替康(irinotecan,Camptll,Topotecin) 由日本第一制药公司开发,1994年首先在日本上市,1995年在法国获准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40 mg/2ml,100 mg/5ml,适应证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宫颈癌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适应证也在申请或临床研究中。它是一种毒性较小的水溶性半合成喜树碱衍生物类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为一前体药物,在体内进行脱酯化形成一个在体外比母体化合物作用强1 000倍的代谢物SN-38。其对实体瘤有较强的作用,与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等具有相似的作用。由于本药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因而和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抗癌新药无交叉耐药性,甚至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对标准治疗方案无效的卵巢癌、子宫癌和肺癌的总有效率为20%,对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19%,43%,50%和48% 。本品有骨髓抑制和强烈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时应注意。本品是近年来继紫杉烷类抗癌药紫杉醇和多西紫杉(docetaxel)之后开发的第二大类从植物中获得的抗癌药。
, 百拇医药
    3.2 雷莫司汀(ranimustine,Cymerine) 由日本田边制药公司开发,1987年首先在日本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用粉针剂,规格为50及100 mg/支,每次剂量为50~90 mg/m2, 6~8周可注射1次,剂量视血象、年龄、症状而增减,用于成胶质细胞瘤、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慢性髓性白血病等。本品为亚硝脲类抗恶性肿瘤药物,分子结构中的氯乙基亚硝基脲基能引起烷基化及氨基甲酰化,故能与癌细胞的DNA、蛋白质和RNA结合,高度抑制DNA的合成,且能断裂DNA单链。另外本品还抑制核糖体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杀死癌细胞。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为83%,而白消胺为68%。

    3.3 托瑞米芬(toremifene/Fareston) 由芬兰Farmos公司开发,1989年首先在芬兰上市,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为20 mg/片及60 mg/片。本品为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作用与他莫昔芬相似,但它在细胞核内的滞留时间明显长于他莫昔芬。本品对雌激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为50% ,对转移性乳腺癌有明显疗效,对子宫癌也有疗效。动物研究表明,本品在高剂量时不产生类似他莫昔芬的淋巴结增生或致瘤作用,本品60 mg/d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子宫癌,不良反应轻微。沈阳药科大学正在研制。
, 百拇医药
    3.4 多西紫杉(docetaxel,Taxotere) 由罗纳普朗克罗尔公司(RPR)开发,1995年已在墨西哥、南非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用于治疗头颈癌的临床研究表明,本品有效率为35%(完全缓解率为7%,部分缓解率为28%),这些结果比其他药物单独治疗的效果好。本品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头颈癌具有潜力。另外,本品对软组织瘤、胰腺癌有效,但对结直肠癌无效。本品与BMS公司的紫杉醇的活性谱相似,但紫杉醇对胃肠癌缺少活性。本药体外试验证明活性比紫杉醇强,但临床上可致体液潴留,未被FDA批准。

    3.5 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zar) 由礼莱公司开发,1995年在瑞典、荷兰、芬兰和南非上市。它是二氟核苷类抗代谢抗癌新药,为去氧胞苷的水溶性类似物,最初开发用于抗病毒。已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并正在研究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以及白血病和淋巴瘤。在美国,FDA的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已推荐本品用于治疗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本品的毒性是中等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暂时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反应,外周水肿,贫血,厌食和疲倦。由于本品的毒性较低,作用机制是掩盖性DNA链中断,阻止DNA合成,比较新颖,因此是一个有前途的联合化疗药物。
, http://www.100md.com
    3.6 阿那曲唑(anastrozole,Arimidex) 由Zeneca Pharma 公司开发,1995年11月在英国上市,FDA也已批准上市。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为1 mg/片,使用剂量1 mg/次,qd。它是一口服有效的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雌激素的形成,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对他莫昔芬治疗失效的乳腺癌患者也具有效。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2h达血浆峰浓度,1周内达到血浆稳态浓度的90%~95%。体内研究表明,1 mg/d的剂量可降低芳香化酶活性的 95%~97% ,抑制雌二醇的水平达80%以上,比福美斯坦(Formastane)或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的作用更强。由于本品的高度特异性作用,因而无阻断孕激素、雌激素或雄性激素作用。与氨鲁米特不同,它不妨碍肾上腺类固醇的产生,因而对皮质醇、醛甾酮或ACTH的血浆浓度无明显影响。临床对387例用抗雌激素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妇女研究表明,本品与常规的甲地孕酮醋酸酯 (megestrol acetate)的疗效相同,但无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 http://www.100md.com
    3.7 比卡米特(bicalutamide,Casodex) 由Zeneca公司开发,1995年2月首先在英国上市,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为50 mg/片,qd,合并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类似物或手术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本品为非甾体抗雄性激素,它阻断肾上腺产生的雄性激素的作用,抑制雄性激素在细胞核受体部位上的结合或吸收。临床研究表明,本品的耐受性良好,和LHRH类似物配合治疗的失败的可能性低于氟他米特(flutamide)与LHRH类似物的联合治疗,腹泻发生率低于氟他米特。但在199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术年会上,氟他米特的开发公司Schering-Plough公司在一项对比性研究报告中称两者在主要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由于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在美国其发病率在男性癌症中位居第二位,并且发病率还在上升,因而开发治疗此病的有效药物很有必要。

    3.8 来普隆(leuprolide,Leuplin,Tap-144SR) 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开发,1992年在日本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1次/月,可阻止雄激素释放,用于治疗前列腺癌。1994年它又获准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和青春期早熟,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子宫纤维瘤的适应证正在审批。其维持3个月的一种缓释注射剂正在欧洲和美国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 http://www.100md.com
    3.9 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 hydrochloride,Theraubicin) 由日本明治制果公司开发,1988年首先在日本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10和20 mg/支。本品能迅速进入癌细胞,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在细胞分裂的G2期阻断细胞周期,从而杀灭癌细胞,耐阿霉素的细胞也易吸收本品保持高浓度。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头颈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急性白血病和尿路上皮癌的有效率分别为18.8%,21.4%,26.8%,24.2% ,15.2%和24.3%。

    3.10 盐酸佐柔比星(zorubicin hyrochloride,Rubidazon) 由Rhone-Poulenc Rorer 公司开发,1986年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52.8 mg/瓶。本品的疗效和阿霉素相似,心脏不良反应较柔红霉素为低,其他不良反应相似。本品适应证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3.11 伊达比星(idarubicin,Zavedos,Idamycin) 由意大利Farmitalia Carlo Erba公司开发,1990年在英国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用粉针,规格为5及10 mg/支。本品的亲脂性好,细胞吸收率高,细胞毒性为柔红霉素的10倍,对培养的人癌细胞的作用比柔红霉素和阿霉素强。本品的抗肿瘤剂量与心脏毒性之比大于柔红霉素和阿霉素。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和阿糖胞苷合用治疗记性白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柔红霉素合并阿糖胞苷治疗。
, 百拇医药
    3.12 比生群(bisantrene,Zantrene) 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1991年首先在美国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250及500 mg/支。本品为蒽环类细胞生长抑制剂,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骨髓瘤、淋巴瘤、膀胱瘤有效,可完全缓解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13 长春瑞滨(vinorelbine,Navelbine) 由Pierre Fabre公司开发,1989年首先在法国上市,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属生物碱,其9环变为8环,上市剂型为静脉注射剂,规格为 10 mg/10 ml。本品为广谱抗肿瘤药,它对有丝分裂微小管的作用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相似,但对神经轴索微小管的作用较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弱,因而其抗肿瘤作用强,而与轴索微小管改变有关的神经毒性较低。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本品的疗效与其他长春花生物碱及常用药物如异环磷酰胺、顺氯氨铂、丝裂霉素C、阿霉素、足叶乙甙相似或较优。另外,本品对顽固性晚期卵巢癌、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临床总评价认为,本品的抗肿瘤活性与蒽环类抗癌药相似,较其他细胞毒药物为优。本品静滴,1次/周,20~30 mg/m2
, 百拇医药
    3.14 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Zoladex) 由ICI公司开发,1987年在法国获准上市,为合成的LHRH的类似药物,能促进性腺激素的释放,作用较人体分泌的LHRH强50~100倍。长期服用本品可使前列腺癌患者避免手术,达到类似手术的效果。本品间隔28d腹部皮下注射1次,治疗适于内分泌疗法的晚期前列腺癌。

    3.15 米替福新(miltefosine,Miltex ) 由Astra公司开发,1993年首先在德国上市,开发剂型有外用液剂和膏剂。本品为一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癌药物,结构类似于细胞的磷脂结构。它可能是通过进入癌细胞膜阻断细胞信号的传递抑制蛋白激酶(CPRCC)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用于治疗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的乳腺癌。

    3.16 磷酸氟达拉滨(fludarabine phosphate,Fludara iv) 由Schering AG 公司开发,1991年首先在美国上市,1994年在英国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50 mg/瓶。它静脉输注用作治疗顽固性B细胞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属罕用药物),其口服制剂对滤泡性混合大小细胞淋巴瘤、滤泡大细胞淋巴瘤、滤泡性小裂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反应率。
, 百拇医药
    3.17 福莫司汀(fotemustine,Muphoran) 由法国Servier公司开发,1990年在法国首先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200 mg/4ml。本品为一种新型的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毒性较卡氮芥低。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播散恶性黑色素瘤,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3.18 喷司他丁(pentostatin,Nipent) 由Parke Davis 公司开发,1992年首先在美国上市,上市剂型为冻干粉针,规格为10 mg/支。本品为腺苷胱氨酶抑制剂,在英国和法国批准用作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

    3.19 福美坦(formestane,Lentaron) 由Novartis公司开发,1993年首先在英国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250 mg/瓶。本品为第一个特异型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为雌激素的合成酶,它催化本品代谢后成为一具有反应性的中间体,这一中间体和芳香化酶结合使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雌激素的产生。本品就是通过减少血液中的雌激素,而消除雌激素对癌细胞的生长刺激,达到抗癌的目的。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氨鲁米特也抑制此酶,但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抑制,因而不良反应较多。1次/2周,im,250 mg/次,用于治疗乳腺癌,对前列腺癌患者也有效。本品的粉针剂由瑞士汽巴-嘉基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在我国申请行政保护。
, 百拇医药
    3.20 卟吩姆钠(porfimer sodium,Photofrin) 是批准治疗恶性肿瘤的第一个光敏剂,由Quadra Logic Technologies(QLT) 公司开发,1993年首先在加拿大获准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75及150 mg/支,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和复发性浅表乳头状膀胱癌,对子宫癌的治疗也在研究之中。患者一次平均用150 mg,iv。在静脉注射药物数日后,在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清除后,停留在肿瘤组织内的药物,被激光激活后产生氧自由基,发挥细胞毒作用,将癌细胞杀死,达到抗癌目的。在摧毁癌细胞的过程中,对健康组织损害很小。本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光敏感性,约持续1月,因此患者应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现在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第二代光敏性的苯并卟啉(benzopophyrin)衍生物,其组织穿透力更强,因此更适于治疗深部肿瘤,同时它有较短的半衰期,目前处于对牛皮癣和皮肤癌的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3.21 净司他丁替马拉美(zinostatin stimalamer,Smanca) 由日本山之内制药公司将制癌链霉菌产生的肽类抗肿瘤抗生素净司他丁和合成的聚合物结合制成的大分子物质,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剂型为动脉注射剂,规格为4 mg/瓶和6 mg/瓶。它是从控制肝细胞癌病灶的动脉注入的靶向抗肝癌药,通过抑制肿瘤DNA合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正在开发的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脑瘤。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无法切除的肝癌和肝硬变患者有效,对由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和胃癌患者也有一定效果。与全身化疗药比较,由于它能选择性高浓度地直接到达癌组织,所以能增强抗癌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应用载体碘化罂粟油脂肪酸乙酯将药物输送到癌部位,药物可选择性地滞留于癌组织,同时又缓慢向血液和组织内释放,显示了持续的抗癌效果。临床研究167例患者,有效率为35.9% ,其中48.5%患者的药物全部停留于肿瘤部位。我国的肝癌发病率较高,且一经发现多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而药物的治疗就极为重要,因此预计本品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广阔前景。
, http://www.100md.com
    3.22 (Raltitrexed,Tomudex(ZD1694)) 由Zeneca 公司开发,1995年在英国提出上市申请,现已在英国、卢森堡、爱尔兰获准上市。它是30年来第一个在英国注册的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线新细胞毒剂,为一种新抗叶酸剂胸苷酸合成酶(TMPS)抑制剂。临床对600余例结直肠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治疗,其缓解率大于或相似于5-FU和亚叶酸合用,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最重要的是结膜炎的发生率低。对其他癌症如难治性肺癌缓解率为15%,乳腺癌为25%,胰腺癌为6%,难治性卵巢癌为6%。

    3.23 非那甾胺(finasteride,Proscar) 由美国Merck公司开发,1992年在英国首先获准上市,用于治疗前列腺癌。该公司已于1994年2月26日以通用名保列治获得本品的片剂的行政保护。

    3.24 依托泊苷软胶囊(etoposide,Lastet) 含有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和聚乙烯吡洛烷酮的足叶乙甙软胶囊(商品名:拉司太特)由日本化药株式会社于1994年9月16日获得行政保护。
, http://www.100md.com
    3.25 nedaplatin,Aqupla 由日本Shionogi公司开发,1995年在日本获准上市,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为10,50,100 mg/支。它是一顺铂的衍生物,用于治疗头颈癌、食管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癌和小细胞肺癌等。

    3.26 右雷佐生(dextrorazoxane,Zinecard,得拉唑沙) 由美国Chiron公司开发,1992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后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上市,剂型为静脉注射剂,规格为 250,500 mg/瓶。用于预防蒽环类抗生素引起的心脏毒性。该药与阿霉素给药剂量比为10∶1,即给100 mg的阿霉素则需给本品1 000 mg。

    3.27 氨磷汀(amifostine,Ethyol) 由先灵葆雅公司开发,1995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上市,开发剂型为粉针剂,规格为500 mg/瓶。它是一细胞保护剂,适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由于环磷酰胺和顺铂治疗而引起的中性白细胞减少有关的感染。临床研究表明,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用氨磷汀,中性白细胞的减少程度明显降低,肾毒性、神经毒性作用也明显降低,同时不会减弱抗癌疗效。本品耐受性良好,仅在输注时可能产生与剂量相关的低血压。使用剂量:成人910 mg/m2,qd,15 min内静脉输注

    (收稿:1998-12-02 修回:1999-03-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