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新药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75119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新药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李晓芬 金伶

    单位:第二炮兵礼士路门诊部

    关键词:

    中国新药杂志990821 患者熊某,男42岁,因咽痛、咳嗽,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用双黄连注射液40 ml(哈尔滨制药三厂,批号:9711241)加入5%葡萄糖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811032)中静滴。输至30 min时,患者出现耳后、面部、前胸、四肢皮肤潮红、发热、瘙痒、皮疹,伴心慌不适等症,无憋气、无腹痛。当时查体:四肢温,体温:35.5℃,血压:105/75 mmHg,心率:96 次/min,律齐,呼吸:22 次/min,腹软,肝脾未触及,耳后、面部、躯干及四肢有高出皮肤、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立即停药,吸氧,平卧,予非那根25 mg,im;地塞米松5 mg从小壶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30 min后,心慌、皮疹等症状减轻,40 min后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又观察40 min后患者出院。后追踪随访2次,患者自述无任何不适。

    讨论 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此次为第1次使用双黄连制剂。当天6 h前曾口服百服宁2片,百服宁为对乙酰氨基酚薄膜衣片,血浆峰值在30~120 min内出现,半衰期3~4 h,故可排除由百服宁所致速发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有一定疗效。其过敏反应常见荨麻疹、皮肤潮红、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与个体差异或机体免疫有关,多为Ⅰ型变态反应。因此,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用药史,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建议提高中药制剂的纯净度,提高对中药制剂发生过敏反应的警惕性。

    (收稿:1999-02-05 修回:1999-04-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