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新药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75254
芙瑞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新药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杨世亭

    单位:北京友谊医院,100050

    关键词:

    中国新药杂志000627 【通用名称】 letrozole,来曲唑

    【化学名称】 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

    【药理作用】 本品为抗肿瘤药,是新一代非甾醇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绝经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主要依赖于芳香化酶将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本品对芳香化酶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的强效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合成,从而减少了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了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所以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品对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影响很小。
, 百拇医药
    【药代动力学】 口服给药能迅速和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为99.9%。静脉或口服本品2.5mg,两者血药浓度基本相同。健康绝经妇女口服本品2.5mg,1h后血浆浓度达峰值(115nmol/L),分布容积为1.87L/kg。进食时服药可使本品吸收速率减慢。服用本品2.5mg/d,2~6周血药浓度可达稳态。

    本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CYP2A6和CYP3A4代谢,主要以无活性代谢物形式排出体外,其中65%以上经肾排出,只有5%以原形排出,其余转化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排出。本品的全身清除缓慢(2.21L/h),半衰期长达42h。

    【适应证】 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

    【用法与用量】 po 2.5mg,qd。对于老年、轻中度肝功能损伤,且肌酐清除率≥10ml/min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 百拇医药     【不良反应】 常见有骨骼肌疼痛、恶心、头痛、关节疼痛、疲劳、呼吸困难、咳嗽、便秘、呕吐、腹泻、胸痛、病毒感染、面部潮红、腹痛等。

    【注意事项】 ①对本药成分及其辅料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②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及绝经前妇女、孕妇慎用,因本品对胎儿有潜在危险(动物实验证明可使胎鼠畸形发生率轻度增加);③少数患者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而与肝脏转氨酶无关。

    【临床评价】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负责,组织全国多家医院对来曲唑进行了随机分组临床研究。入选132例,均为曾用抗雌激素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治疗组98例,口服来曲唑2.5mg,qd;对照组29例,口服氨鲁米特(AG)250mg,tid或qid,同时口服泼尼松10mg,qd,4~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7.6%和20.7%;在绝经<5年和≥5年的患者中,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17.1%和35.1%(P<0.05),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4.2%和26.17%(P>0.05);不同部位转移癌中,以皮肤、淋巴结、胸壁和乳腺的疗效较好,治疗组有效率为31.2%~55.5%,对照组为0~50%。此外,来曲唑对雌二醇有明显抑制作用,服药4周的平均有效抑制率为57%;对照组头晕、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10.3%与34.4%,明显高于治疗组(分别为1.0%与18.4%)(P<0.05)。
, 百拇医药
    另一项来曲唑治疗41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试验,共32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46.9%;而9例以AG治疗的患者无1例有效。结果表明,来曲唑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雌二醇抑制作用和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G低,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Dixon等比较了术前用来曲唑与他莫昔芬(TAM)治疗局部晚期或手术性局部大肿块乳腺癌的疗效。来曲唑组24例(2.5mg与10mg各12例),TAM组65例,全部病例均为T2,T3,T4B,No0~1M0病人,T2R阳性。用药后每月超声检查1次,共3个月以上。结果显示,来曲唑组中位肿瘤体积缩小81%。在来曲唑治疗前,15例原计划行乳腺切除术,经3个月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改为保留乳腺治疗。有11例完全缓解,3例在术后显微镜下发现有残存肿瘤病灶。TAM组65例中,中位肿瘤体积缩小者为48%,明显少于来曲唑组。提示来曲唑对于可手术性局部大肿块晚期乳腺癌有明显疗效。
, 百拇医药
    【规格包装】 片剂:2.5mg,10片/盒。

    【参考价格】 260.00元/盒。

    【贮存条件】 密闭,室温,干燥处保存,有效期暂定1年。

    【生产厂家】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厂 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人民路145号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1999)X-133号

    【作者简介】 杨世亭(1955-),男,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联系电话:63014411-3512。

    (收稿:2000-03-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