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6081
梅毒性脱发2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君坦 黄灿溢 魏珊 林立航

    单位:350009福州,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331

    脱发作为二期梅毒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却易被临床医师忽略,我们报道近5年来以脱发为主诉就诊的二期梅毒28例。

    一、临床资料

    28例患者均以脱发为主诉就诊于皮肤科门诊,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20~45岁,自发现脱发到就诊时间从1周到2个多月不等。首诊确诊者9例,其余病例曾拟诊斑秃、假性斑秃、脂溢性脱发等症而误治。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均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滴度1∶8~1∶32。

    临床表现:头皮部不规则黄豆至鸭蛋大小的点状、片块状脱发区,脱发区边界多不清楚,头发脱落不完整,部分脱发处残留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头发,如虫蚀状。每例脱发斑均在3处以上(图1),多者观之呈疏密不一的网眼状,1例病变广泛呈弥散分布。脱发区周边头发松动、易拔落者6例,脱发区皮肤有轻度发红、浸润者3例,余者均呈正常肤色;皮肤表面光滑,无脱屑。除5例诉头皮局部瘙痒外,其余均无自觉症状。脱发斑在顶、枕部23例,颞部4例,弥散分布者1例。除3例掌跖部隐约可见小片淡红浸润斑外,未见其他皮疹。

    图1 梅毒性脱发的临床表现

    二、治疗

    病例一经确诊,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续10~15d,或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经治疗,10d后症状明显改善,所有病例均于治疗2个月后头发完全长出。

    三、讨论

    二期梅毒患者中有3%~10%发生梅毒性脱发。我们仅统计以脱发为主诉而就诊、并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的梅毒性脱发病例,占同期发现的二期梅毒病例的2.07%。提示梅毒性脱发是二期梅毒并非少见的症状,有时候是二期梅毒唯一的损害。梅毒性脱发极易与斑秃等临床常见的秃发相混淆。因此,我们认为在性病流行区,似应对有非婚性接触史而伴有上述特征性脱发症状的患者作常规RPR筛查,以除外梅毒。

    (收 稿 日 期 : 1999- 06- 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