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6104
单卵双胎的新生儿胎传梅毒二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刘素琴 刘学伍 蒋明军 韩国柱

    单位:刘素琴 刘学伍(257091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儿科);蒋明军 韩国柱(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347

    例1女,7d,系单卵双胎长女,8个月余早产,因反复哭闹,烦躁,拒奶,呼吸、吮乳困难,全身皮肤发疹2d就诊。体检:体温36.1℃,体重2100g,额部皮肤有少量皱纹,貌似老人。躯干、腹部、臀部、四肢皮肤可见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斑丘疹,表面有黄白色鳞屑,掌跖部位皮肤可见少量脓疱性丘疹;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头发稀疏,顶部有2个0.4~0.5cm的秃发斑。鼻翼、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口周发青,口角皲裂糜烂,口吐白沫,口腔粘膜及舌部可见3处小溃疡面。肝肋下2.5cm,脾肋下3cm,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白细胞12.6×109/L,红细胞3.8×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72×109/L;脑脊液:细胞计数9×106/L,蛋白1.4g/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滴度1∶128,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

    例2女,7d,系例1单卵双胎次女,一般情况同例1。体检:体温36.3℃,体重1920g,面黄消瘦,反应弱,额部皮肤有皱纹,面颊部皮肤见少许暗红色小丘疹,躯干、四肢及掌跖部皮疹类似例1。耳后、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头发稀疏,头顶及颞部有2处小秃发斑。鼻翼、鼻腔内有脓血性分泌物,口角皲裂,口腔粘膜糜烂,舌部有小溃疡。肝肋下2.7cm,脾肋下3cm,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神经反射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红细胞3.68×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80×109/L;脑脊液:细胞计数10×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1.35g/L,VDRL阳性;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与例1相同。

    以上两患儿的母亲于1年前有孕4个月自然流产史,现检测血清RPR阳性,滴度1∶8,TPHA阳性;提示梅毒感染。两患儿血清RPR滴度1∶128,脑脊液VDRL阳性,符合早期先天梅毒(脑脊液异常)的诊断标准。我们均给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一次性分别注射在两侧臀部。随访5个月,皮疹已消退,毛发已长齐,血清RPR滴度均降为1∶16,现仍在随访中,必要时应给予普鲁卡因青霉素G补治。

    (收 稿 日 期 : 1999- 06- 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