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6112
以雅司样丘疹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朱国兴 赖维 陆春 徐广坤 苏祖兰

    单位:朱国兴 赖维 陆春 徐广坤(51063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苏祖兰(51063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000336

    我科于1999年3月收治1例以雅司样丘疹为主要表现且混合多种性传播疾病的二期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40岁。因颜面、外阴隆起性皮疹2月余,伴淋巴结肿大1周于1999年3月22日入院。患者起病前1年内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1999年1月首先自阴囊出现一花生米大小的隆起性皮疹,自行抓破后致糜烂,数日后自行愈合,但阴茎包皮、阴囊不断出现隆起性皮疹,并形成糜烂面,同时自下颏处出现暗红隆起性皮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渐增大,并形成增生状斑块,表面形成脓痂,且颜面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疹,其中双侧鼻腔被增生物堵塞后致呼吸不畅。约1999年3月中旬发现皮疹增大速度有所加快,且下颌、颈部、腹股沟淋巴结渐肿大、轻压痛。患者起病初期,曾觉有排尿不畅、轻度尿痛,自用“头孢”类药物治疗后消失。起病以来,外阴微痒,无畏寒发热,无头痛头晕。患者1984~1986年曾在刚果共和国工作。

    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呼吸稍促,双侧下颌、颈前、腹股沟处可扪及多个绿豆至拇指头大小肿大之淋巴结,活动度较差,质中,轻压痛。双侧鼻腔被肉芽肿样增生物堵塞,鼻翼略红肿,鼻粘膜糜烂,有少许渗血。皮肤科情况:下颏、鼻腔内、鼻梁、眉间、头皮等处见十几处分布不规则的肉芽增生状斑块,最大约3cm×3cm大小,表面有脓痂、血痂,较易剥离,剥离后为湿润出血性糜烂面,铜红色,基底潮红,轻微浸润,轻压痛(图1);斑块间散在分布多个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丘脓疱疹、糜烂面。包皮内侧、阴茎体部、阴囊见多处绿豆大小的暗红丘疹、结节及糜烂面,少许污秽分泌物,恶臭;包皮、阴囊处见数粒小米粒大小的菜花样赘生物;尿道口未见明显异常。阴毛处见多量阴虱成虫及其虫卵。

    图1患者临床皮损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查血清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阳性,滴度1∶32,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尿道拭子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颜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见鳞状上皮下大量浆细胞浸润,微脓肿形成。皮损PCR证实为梅毒感染所致。诊断:二期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阴虱病。

    治疗经过:确诊后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治疗梅毒,并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程结束后1周患者皮损即基本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复查USR滴度1∶8,解脲支原体阴性。另予治疗尖锐湿疣和阴虱病。出院后1个月复查USR滴度1∶4。

    (收 稿 日 期 : 1999- 08- 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