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6480
环丙沙星静滴引起血栓性静脉炎1例
http://www.100md.com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李斌儒 王仁远

    单位:李斌儒(解放军第27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王仁远(解放军第27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关键词:关静脉输液;血栓性静脉炎;环丙沙星

    环丙沙星静滴引起血栓性静脉炎1例

    分类号:R 472.9 文献标识码:D▲

    患者,男,61岁,反复咳嗽、咯痰10年,加重伴心悸、气短3 d入院。查体:T 37.6℃,P 108.min-1,R 24.min-1,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肺气肿征,两肺闻及哮鸣音,剑下收缩期心脏搏动及其心音较心尖部增强,心率108.min-1,律齐,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间;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55 g.L-1,WBC 9.2×109.L-1,N 0.86,L 0.14;胸片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予常规药物口服及静滴环丙沙星、氨茶碱治疗,经先后2次选用同一手背浅静脉穿刺滴入环丙沙星(0.2 g.100ml-1,每日1次,50滴.min-1)后,该侧前臂沿所穿刺静脉行径出现胀痛,并隐见线样充血,触之呈条索状,有压痛,考虑为血栓性静脉炎;之后更换抗生素及穿刺部位,并予局部热敷,观察1周后,疼痛逐渐消失,充血渐被色素沉着代替、索状物硬度稍增加,局部压痛持续3周后消失,患者住院治疗26 d,原发病好转出院。

    讨论:该患者在同一穿刺部位应用环丙沙星2次后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表现,停药、更换注射部位并经局部对症处理,症状逐渐消失,故可排除其它静脉内用药的可能性,由该药物引起无疑。

    环丙沙星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以消化道反应常见,有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轻微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个别可引起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症,停药后多消失。但由环丙沙星静滴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尚未见报道,发生原因是否与药物浓度及/或滴速有关还不甚明确,而环丙沙星又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故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在用药过程中建议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可考虑稀释后静滴以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并仔细观察病人的异常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用,更换穿刺部位换用其它药物,积极进行局部热敷等处理。

    作者简介:李斌儒(1967—),男,本科,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9-07-2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