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眼科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7506
与《与一文作者商榷》的商榷
http://www.100md.com 《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李文兴

    单位:716000 延安,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职工医院眼科

    关键词:

    中华眼科杂志990237 对《中华眼科杂志》1998年第34卷第2期《与挽核与娩核辨误一文作者商榷》一文观点持有异议,与孙晋医师商榷。

    一般对描述白内障手术时“挽”和“娩”的所指视为同一行为过程,但比较起来还是“挽”的意思较为准确一些,我推崇原文作者的观点。因为,“娩”专用于母体经产道自动排出胎儿。如由于母体或胎儿的某些因素而不能分娩时,医生就得为其施行“剖宫产”术,此时医生占主动,而母体反处于被动地位。晶体或晶体核之所以能移出眼外,并非眼球自动将其排出体外,而是在医生的主动因素作用下被动移出到眼外,类似于“剖宫产”。

    辞典对“挽”诠释所用的拉、牵引等近义词,是有强制性含义,但实际上汉语言文学在使用“挽”时,并非全都用其体现强制性动作,而不乏含有轻柔、温和及亲切等意义,像“手挽手”。从汉字形体结构的体现来看,“娩”与女性有关,“挽”与手的动作有关。

    虽然“挽核”和“娩核”同出自delivery一词,但在汉语应用中,“娩”的寓意为自动排出,“挽”则为牵拉,二者都作为及物动词时,对于主语而言,力的作用方向相反。还是用“挽核”显得与取出晶体或晶体核的手术动作特点比较相符合、确切一些,与“摘除术”协调一些,也符合汉语的使用规范、应用习惯及含义比较准确的特点。

    如果说用“娩”更形象、贴切,那么也就有对多年来约定俗成的白内障摘除术的“摘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吸除”加以讨论,并修正为“娩除”的必要了。

    不妥之处,请孙晋医师暨各位同道指教。

    (收稿:1998-07-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