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77721
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分期及其特征的病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王仰坤 马乃绪 王 丽 田德明 潘 红

    单位:兖州市(272000)解放军第91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淋巴结 引流区 癌 分期 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齐鲁肿瘤杂志980323

    摘 要 目的 对76例胃癌的259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并以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对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结结构以及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癌引流区淋巴结:首先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有的可在边缘窦存在较少较小的淋巴滤泡,是以大量T细胞相对增生的早期改变;接着淋巴滤泡增生,但滤泡多较小,是以B细胞相对增生的中期改变;最后是淋巴窦扩张,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一些免疫母细胞增生的晚期改变。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在早、中、晚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应的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变化。结论 提示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 百拇医药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Phase of the Reaction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

    Wang Yangkun,Ma Naixu,Wang Li,et al

    (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91 Hospital of PLA,Yanzhou 272000)

    Abstract The reaction hyperplasia of 256 lymph nodes from 76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were observ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Observation included the structure of lymph mode and amount of the T, B cells and the macrophag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yperplasia of the lymph cells appeared in the lymph node.Laterly,hyperplasia of lymphoid follicle and change of the metaphase of B cells with little lymph follicles appeared.Lastly,expansion of subcapsular sinus and change of a large number of macrophages and a few immunoblastic cells appear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velopment of reaction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 in drainage area of cancer represented the condition of immunity function of organism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Cancer drainage area Lymph node Reacation hyperplasia Ph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文献报道较多的是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1,2],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变化报道较少。本文对76例胃癌的259枚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81例炎症性病变引起的87枚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对比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探讨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特征及其分期,以利指导临床诊治,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深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①收集我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76例胃癌的癌引流区淋巴结259枚,取自胃网膜肿大的淋巴结。每例将切取的淋巴结全部病理切片观察,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部位等(不包括已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②81例炎症病变引起的87枚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均经各种检查、临床确诊、随访3年的住院病人。取自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胆囊炎、胃溃疡病人的手术切除标本(不包括结核、真菌感染、麻风等引起的特异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度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结构和T、B淋巴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根据病理形态特征分为弥漫增生期(早期);滤泡增生期(中期)和淋巴窦扩张期(晚期)。
, 百拇医药
    1.2 抗体及染色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S-P),一抗体为CD3、CD20和Lysozymc (溶菌酶)均为美国Maxim Biotech公司产品,即用型,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DAB显色,苏木素衬 染,用T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阳性结果为胞浆内显棕色颗粒。

    1.3 结果判定标准及计数方法 采用MPIAS-500 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同济医科大学清平影像工程公司产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定是选择切片中最有代表性的视野(不包括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每例每种抗体分别计数300~60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所占的百分比。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76例胃癌的259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每例淋巴结最多者9枚,最少者1枚,平均3.41枚。淋巴结最小直径0.1cm,最大2.3cm×2.1cm×1.8cm,平均直径0.7cm。81例炎症病变引起的87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每例最多2枚,最少1枚,平均1.07枚,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淋巴结单纯性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P<0.01)(见表1)。

    表1 炎症性淋巴结和癌引流区反应性增生的比较观察 组别

    单纯反应性增生

    癌引流区反应性增生

    淋巴结大小

    较大

    较小

    淋巴结数量

    较少,一般为单个

    较多,一般多个

    淋巴滤泡数

    较多,体积大
, 百拇医药
    较少,体积小,生发中心活跃

    生发中心不活跃

    淋巴随索

    少,B细胞较多

    多,加宽、交错,T细胞较多

    淋巴窦扩张

    较轻

    较重

    淋巴窦内

    多为淋巴液

    多为巨噬细胞

    2.2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2.2.1 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 62.9%(163/295),淋巴组织弥漫增生,髓索加宽交错,有的病例仅在边缘窦有较少较小的淋巴滤泡,增生的淋巴索间免疫母细胞和核分裂易见,网状纤维生成少,淋巴滤泡占切片面积的1/5以下。

    2.2.2 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期 18.3%(54/295),增生特点主要是淋巴滤泡相对增生,但淋巴滤泡的体积较小,生发中心亦多不活跃。淋巴滤泡占切片面积的2/5至3/5,被膜下淋巴窦多闭合。

    2.2.3 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晚期 26.4%(78/295),淋巴窦扩张明显,淋巴滤泡几乎不见。淋巴窦内大量巨噬细胞,有的聚集成群,与转移性癌细胞不易鉴别。

    2.2.4 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无明显的早、中、晚期改变。多是淋巴滤泡的增生,淋巴滤泡占切片面积的3/5以上。淋巴滤泡体积较大,生发中心亦十分活跃。有的淋巴窦扩张,但主要为淋巴液,散在较少的巨噬细胞。
, 百拇医药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CD3、CD20和Lysozme阳性细胞百分率(见表2)。CD3在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和中期相对较多,而在晚期明显减少。CD20在癌引流区反应性增生的中期和晚期有较多的阳性细胞表达,而在癌引流区淋巴反应性增生早期相对较少。Lysozme在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和中期阳性表达较少,而在晚期显著增多,聚集成片。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主要是B淋巴细胞的相对增生,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相对较少。表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值(%) 组别

    枚数*

    CD3

    CD20

    Lysozyn

    单纯反应性增生

    30
, 百拇医药
    76.4

    30.2

    31.1

    癌引流区反 早期

    30

    98.3

    3.6

    11.4

    应性增生 中期

    30

    81.1

    22.5

    27.5
, http://www.100md.com
    晚期

    30

    69.2

    34.7

    83.2

    *各期各例中分别随机取30枚。

    2.4 鉴别诊断 ①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晚期有别于淋巴结转移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癌早期可出现单个癌细胞和多个癌细胞的灶性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细胞核DNA含量测定有助于鉴别[3]。②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与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的鉴别:前者淋巴泡体积较小,生发多不活跃,仍有一定量的T淋巴细胞;而后者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体积大,形成B淋巴细胞相对增生现象。 3 讨论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指多种疾病所致的机体免疫反应,有其局部性的,亦有全身性的。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原因很多,文献中多以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进行研究[1,2],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理形态描述报道的不多。从大量临床材料中发现,由癌肿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相应的组织学特点[4]。本文将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对比观察,发现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其淋巴结肿大的数量少,多为1枚;组织病理学所见,淋巴滤泡增生显著,被膜下淋巴窦多闭合,淋巴窦扩张较轻,窦内多为淋巴液,髓索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量网状纤维生成。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其淋巴结肿大的数量多[5]。组织学所见淋巴滤泡相对少,髓索增宽,其间有大量T淋巴细胞和较多的免疫母细胞增生,淋巴窦扩张明显,窦内有多量巨噬细胞,有相应的以T、B和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早、中、晚期改变。
, http://www.100md.com
    CD3是表达T细胞的非常特异性抗原,本组所见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和中期有大量CD3阳性表达,而在晚期阳性表达相对较少。CD20抗体能与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起反应,尤其对生发中心的细胞和B免疫母细胞特别强染。本组所见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期和晚期有大量CD20阳性表达;而在早期阳性表达较少。兔抗人溶菌酶多克隆抗体能与人体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呈阳性反应。本组所见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晚期有大量溶菌酶阳性表达,而早期和中期较少。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主要是CD20表达,无明显的早、中、晚期改变。上述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研究淋巴结的T、B和巨噬细胞变化及分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本组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单纯反应性增生对比研究结果,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早期T淋巴细胞占98%以上,呈弥漫性T细胞增生,淋巴滤泡的形成较少;接着B淋巴细胞相对开始增生;最后淋巴窦扩张,出现多量巨噬细胞。癌引流区这种T、B、巨噬细胞的变化,可能与T、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一般认为有排斥肿瘤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起重要作用,致敏淋巴细胞表面有特异的抗原受体,能识别癌细胞的表面抗原并与之结合,在此过程中T淋巴细胞能产生和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这些因子中,有的可引起连索反应(如促分裂因子、转移因子等),使更多的T淋巴细胞参与杀灭肿瘤细胞[6,7]。所以,癌肿引起的淋巴结的肿大,T淋巴细胞增生旺盛,T免疫母细胞和核分裂相易见。有人用电镜细胞化学与定量观察,提出单核细胞亚群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8]。近年来还发现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为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9],还可以激活一系列的蛋白激酶,形成一些中间介质,对一些细胞产生很强的细胞毒性作用[10]。本组所见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大量巨噬细胞,尤其晚期显著。这种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变化,表现出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发生、发展过程,机体在不同阶段中的免疫状态。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McCarthy KP,Sloane JP,Kabarowski JH,et al.The rapiddetection of clonal T-cell prolif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ymphoid disorders.Am J Pathol,1991,138:821.

    [2] 朱梅刚,高广正.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恶性淋巴瘤组织学鉴别诊断的探讨.中华病理学杂志,1983,12(1):27.

    [3] 王仰坤,马乃绪,王学玲,等.淋巴结转移癌分期的病理学研究.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8(2):76.

    [4] 王仰坤,董荣春,傅建斌,等.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理观察.中国肿瘤临床,1993,20:725.
, http://www.100md.com
    [5] 王仰坤,马乃绪.胃癌P53基因表达及其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7,24(9):689.

    [6] Jonathan MA,Kathryn JW.Priniciples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593.

    [7] Weiss LM,Spegnolo DV.Assessment of clonality in lymphoid prolierations.Am J Pathol,1993,142:1679.

    [8] 周晓军,徐玉会,武忠弼.肿瘤浸润巨噬细胞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中华肿瘤杂志,1989,11(4):266.

    [9] Pierre Golstein.Cell death mechanisms and the immune system.Immunol Reviews,1991,121:29.

    [10] Beyaert R,Fiers W.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induced cyt otoxicity,What we do understand and what we do not.FEBS Lett,1994,34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