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肺血管病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8636
心脏刃器伤7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周万君 王金玲 赵德川

    单位:周万君(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外科 102200);王金玲(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外科 102200);赵德川(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外科 102200)

    关键词:

    心脏刃器伤7例诊治体会 心脏刃器伤是直接导致伤员死亡的严重损伤之一,62%~84%患者死于运送途中。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我科自1991年5月至1999年6月收治心脏刃器伤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心脏刃器伤患者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9~47岁,平均27岁。心脏损伤部位:左心室穿透伤3例,右心室穿透伤2例,右室表面损伤1例,主动脉起始部1例。体表伤口位置:左侧胸骨旁线第三、四肋间4例,右侧胸骨旁线第二、四肋间2例,左侧胸骨旁线肋弓1例。入急诊室时临床表现3例以大失血为主,4例以急性心包填塞为主,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另外明显的特点是无明显失血而收缩压降低明显,呼吸系统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而有严重的呼吸困难。4例即刻进手术室手术,2例超声心动检查提示心包积液后手术。1例体表伤口位于左胸骨旁线肋弓上,临床表现为休克,不能确定胸腔或腹腔损伤,经CT检查,胸腔无积气及积液,腹腔无积液,心包大,开胸见左室心尖部穿透伤。本组术中探查,失血量200~2000ml,平均1200ml,术中处理,探查见心包饱满,打开心包,找到心肌裂口,用无创线带两块胸壁肌肉,做水平褥式缝合,遇有血管,缝线潜行于血管下。血压恢复正常后,再次检查伤口是否渗血。触诊心脏有无震颤,以了解心内结构有无破坏。缝合心包前在心包最低处开一2cm窗口。本组病人,6例治愈,1例术后第1日死亡,3例术后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2周后恢复。

    讨论 心脏刃器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及时手术。上起锁骨,下至肋弓,两侧锁骨中线之间区域为心脏损伤危险区,此区域内刃器伤伴休克及心包填塞症状体征者,应首先考虑心脏损伤,要及时手术,避免延误抢救时间的辅助检查。Back氏三联征对诊断心包填塞有帮助。我们体会,严重的呼吸困难与我们对呼吸系统的物理检查结果不附合,低收缩压水平与我们了解的失血量不附合,对提示急性心包填塞有重要意义。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中4例,体检见气管居中,呼吸音基本正常,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心脏和心包裂口大小有关,裂口大者,大失血明显,裂口小,特别是心包裂口小,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包填塞。

    术中缝合心脏裂口应注意防止缝线切割,没有心脏修补材料,取胸壁肌肉较方便易行。遇有冠状血管,缝线潜行于其下以避免损伤。修补心脏后,对心脏进行触诊,检查是否有震颤,以了解心脏内结构有无破坏,缝合心包前,在心包最低处开一2cm直径窗,以利于排除心包内积液。

    术后处理,在补足血容量情况下,保持血压偏低状态,收缩压12.0~14.7kPa,最高不超过17.5kPa,并通过利尿,控制入量减轻心脏负荷。

    收稿日期:1999-08-16

    修稿日期:1999-08-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