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状体黑质变性的CT表现1例报告
作者:梁漱溟 李胜云 许爱球
单位:梁漱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李胜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许爱球(神经科 530027)
关键词:
实用放射学杂志000240One Case:CT Manifestations of Degeneratian of Corpus Striatum and Substantia Migra
病人男性,18岁。经常头晕,逐渐讲话不清,学习成绩差1年。查体:表情淡漠,言语含糊不清,定向力差,计算力差,四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增高,两腕关节,肘关节肌张力齿轮状增高,四肢腱反射亢进,两侧Hoffmonn′s sign(+),Rossolimo′s Sign(+),Romberg′s(+),指鼻试验不准确,走路不够稳,无特殊 步态。眼K-F环阴性,血铜蓝蛋白180单位(正常范围)。头颅CT扫描:两基底节区有2.2 cm×0.8 cm长条状对称性低密度影,两侧侧脑室轻度增大,脑沟、脑裂增宽(附图)。附图 两侧基底节区长条状对称性低密度影,两侧脑室增大,脑沟、脑裂增宽
1 讨论
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onigral degeneration,SND)和橄榄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Shy-Drager syndrome,SD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称多系统萎缩,它们具有共同的小脑,锥体外系及植物神经症状或伴智能障碍。尸体解剖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脊髓中间外侧柱、桥脑、小脑系统及纹状体、黑质系统变性、萎缩,依据其病损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PCA.SND.SDS,而实质上它们为同一病理过程或系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MRI和CT表现:OPCA以小脑、脑干萎缩为主,SND以双侧壳核信号或密度改变,双侧侧脑室及外侧裂扩大为主,SDS所见与OPCA类似[2],有作者提出SND临床诊断标准为全病程以帕金森氏综合征症状为主征,肌强直为主,震颤轻微或缺如,小脑症状出现较晚较轻,亦可有植物神经失调及锥体束征,MRI或CT检查可见双侧壳核信号或密度改变,双侧脑沟及外侧裂扩大[3]。本例需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鉴别[1],后者为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铜的积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可有与SND相类似的临床和CT表现,但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降低,眼角膜出现棕绿色K-F环,常伴有肝硬化为其特征,可资鉴别[4]。
2 参考文献
1,谢雅英,秦 震.多系统萎缩8例报道.临床神经科学,1993:44
2,温树田.纹状体黑质变性.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1;2:封三
3,郑建仲.多系统萎缩36例临床分析.临床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4;1:73
4,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6, http://www.100md.com
单位:梁漱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李胜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许爱球(神经科 530027)
关键词:
实用放射学杂志000240One Case:CT Manifestations of Degeneratian of Corpus Striatum and Substantia Migra
病人男性,18岁。经常头晕,逐渐讲话不清,学习成绩差1年。查体:表情淡漠,言语含糊不清,定向力差,计算力差,四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增高,两腕关节,肘关节肌张力齿轮状增高,四肢腱反射亢进,两侧Hoffmonn′s sign(+),Rossolimo′s Sign(+),Romberg′s(+),指鼻试验不准确,走路不够稳,无特殊 步态。眼K-F环阴性,血铜蓝蛋白180单位(正常范围)。头颅CT扫描:两基底节区有2.2 cm×0.8 cm长条状对称性低密度影,两侧侧脑室轻度增大,脑沟、脑裂增宽(附图)。附图 两侧基底节区长条状对称性低密度影,两侧脑室增大,脑沟、脑裂增宽
1 讨论
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onigral degeneration,SND)和橄榄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Shy-Drager syndrome,SD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称多系统萎缩,它们具有共同的小脑,锥体外系及植物神经症状或伴智能障碍。尸体解剖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脊髓中间外侧柱、桥脑、小脑系统及纹状体、黑质系统变性、萎缩,依据其病损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PCA.SND.SDS,而实质上它们为同一病理过程或系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MRI和CT表现:OPCA以小脑、脑干萎缩为主,SND以双侧壳核信号或密度改变,双侧侧脑室及外侧裂扩大为主,SDS所见与OPCA类似[2],有作者提出SND临床诊断标准为全病程以帕金森氏综合征症状为主征,肌强直为主,震颤轻微或缺如,小脑症状出现较晚较轻,亦可有植物神经失调及锥体束征,MRI或CT检查可见双侧壳核信号或密度改变,双侧脑沟及外侧裂扩大[3]。本例需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鉴别[1],后者为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铜的积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可有与SND相类似的临床和CT表现,但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降低,眼角膜出现棕绿色K-F环,常伴有肝硬化为其特征,可资鉴别[4]。
2 参考文献
1,谢雅英,秦 震.多系统萎缩8例报道.临床神经科学,1993:44
2,温树田.纹状体黑质变性.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1;2:封三
3,郑建仲.多系统萎缩36例临床分析.临床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4;1:73
4,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