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280426
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郄明蓉 彭芝兰 胡颖川 曹泽毅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妇产科杂志980221 回顾分析1989年9月至1995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子宫内膜复合增生和非典型增生(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腺瘤性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的新旧分类方法,以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病理新分类法的临床意义。

    一、资料和方法

    对原以病理旧分类法诊断为腺囊性、腺瘤性及非典型增生[1,2]的6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全部刮宫及切除子宫的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切片均由专人重新阅片、审核。子宫内膜增生按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分类法进行分类,结果子宫内膜为复合增生者18例,为非典型增生者47例。平均年龄43岁(25~73岁)。其中≤40岁者中,复合增生6例,非典型增生15例;>40岁者中,复合增生12例,非典型增生32例。65例患者中,月经紊乱占60.0%(39/65)。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粗糙或呈线条状或局部宫内膜增厚明显。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1.临床病理资料:65例患者中,60例首次就诊时行诊断性刮宫术(诊刮),为92.8%(60/65)。18例复合增生患者中,1例(<40岁)于术前未行诊刮,子宫标本按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轻度非典型增生;3例(>40岁)按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轻、中、重度)而行全子宫切除术。47例非典型增生患者中,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和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均<40岁),原病理诊断分别为子宫内膜灶性恶变和子宫内膜癌;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和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均>40岁),原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该4例患者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2.治疗:(1)手术治疗:65例患者中,40例行子宫切除术。18例复合增生中,子宫切除5例。47例非典型增生中,子宫切除35例,其中≤40岁15例,子宫切除12例;>40岁32例,子宫切除23例;(2)药物治疗:12例非典型增生和13例复合增生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为己酸孕酮、安宫黄体酮、醋酸甲孕酮、hCG及达那唑等,3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后1~2个月常规诊刮,以明确疗效。凡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者,术后均用孕激素巩固疗效。一般用安宫黄体酮每天100 mg,3个月至半年以上;己酸孕酮500 mg,肌内注射,每周2次,3个月至半年。
, http://www.100md.com
    3.随访情况:4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访至今均健在。随访时间1年半至7年,平均4年。25例药物治疗者,2次诊刮19例,3次诊刮12例。好转21例;效果不佳4例,其中治疗后无变化2例,另2例中1例中度非典型增生(>40岁),1例重度非典型增生(<40岁)于初诊后3年、4年半发展为癌,手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为Ⅲa期、Ⅰa期。此2例目前仍在随访中。

    三、讨论

    1.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病理新旧分类法对比分析: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以往分为腺囊性、腺瘤性和非典型增生,该分类法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如只要腺体增生非常显著,既使无细胞异型性改变,也可以被诊断为非典型增生甚至癌。故造成相当部分的腺瘤样增生或复合增生患者被诊断为非典型增生或腺癌而切除子宫[2]。本组中4例复合增生原诊断为非典型增生,其中3例系术前诊刮结果,并因此切除了子宫;4例非典型增生原诊断为子宫内膜灶性恶变及子宫内膜癌而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从而造成过分治疗。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按ISGP新分类法分类,形态学诊断标准更加明确,可避免一些形态学的过分诊断和临床的过分治疗。
, http://www.100md.com
    2.诊刮的临床意义:诊刮仍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必要手段。本组诊刮率为92.8%。在诊刮标本中,子宫内膜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二者常难以鉴别。当非典型增生合并间质细胞化生时,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3]。本组4例非典型增生(轻度1例、中度1例、重度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经重新阅片、审核,并未发现腺癌,仅为非典型增生合并间质细胞化生。我们认为,对诊刮标本病理诊断为癌时,要取慎重态度。

    3.治疗问题:对≤40岁的复合增生及轻度非典型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应采取保守治疗。对迫切要求生育的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患者,也可采取保守治疗,但需严密随访。>40岁患者,尤其是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复合增生甚至轻度非典型增生,也可采用药物治疗而保留子宫,但应严密随访。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患者,应以切除子宫为宜。

    参考文献

    1朱燕宁.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病理学诊断.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441-443.

    2郭丽娜,连丽娟,刘彤华.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复合增生的诊断及预后.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725-727.

    3连利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7-377.

    (收稿:1997-03-11 修回:1997-08-18)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