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经法治疗妇女寻常痤疮38例
作者:吴绪祥 钟洪 臧坤堂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广州 510515
关键词:寻常痤疮;中医药疗法;补肾调经法▲
湖北中医杂志000223 1997年6月~1999年3月,笔者用补肾调经法治疗妇女寻常痤疮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4岁~46岁之间,平均年龄26.2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年。其中丘疹性23例、脓疮性9例、囊性4例、结节性2例。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38例中,月经紊乱者24例,月经量少、色暗或有块者19例。部分病人伴有经前乳胀、经期腹痛、黄褐斑、夜寐梦扰、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症。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赤芍、丹皮、茯苓、泽泻各10g。再按卵巢周期性变化及临床辨证给予治疗。在月经后期或黄体退化出血后,在基本方中加生黄芪30g,当归6g,女贞子10g,旱莲草、制首乌各20g等益气血、养阴液之品。排卵期前后,依患者肾阴阳不足之情况,酌加巴戟天、女贞子、菟丝子、旱莲草、仙灵脾、龟板各10g,制首乌20g等补肝肾、促排卵、健全黄体功能之药。月经将至及月经期,在基本方中加泽兰、茺蔚子、川芎各10g,丹参20g等活血化瘀通经药。若患者兼见新的痤疮出现,伴心烦、口渴、便秘者,可选加清热解毒之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栀子、紫花地丁、紫草、青黛各10g,蒲公英20g,制大黄5g。若夜寐梦扰者,加合欢皮10g,夜交藤20g。若经前乳胀,经期腹痛者,加制香附、五灵脂、延胡索各10g。若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覆盆子、桑寄生各10g。以上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用药时间最长为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痊愈31例(皮疹消退、残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好转6例(皮疹大部分消退,偶有新皮疹出现);无效1例(皮疹减少不足30%或不断有新皮疹出现)[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是体内毛囊皮脂分泌过多,复继发感染引起。而皮脂腺的功能是受雄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所调控,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主要依赖于细胞对雄激素的摄入量[2]。而人体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低下或相对低下,而雄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多。中医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归之于冲任二脉功能和肾脏精气的盛衰。中医的肾-冲任-天癸-胞宫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两者功能极为相似。月经的内分泌调节,主要是下丘脑-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也初步论证,补肾药对下丘脑-脑垂体-卵巢等存在着多元性和双向调节[3]。用补肾法能调节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功能及恢复排卵功能[4],也能纠正失调的内分泌。随着内分泌失调的纠正,能减少雄激素的分泌。这样,皮脂腺的分泌也减少了,痤疮的临床症状即可得到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03
[2] 周展超.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112~114
[3] 归绥琪.中西医结合女性生殖调节研讨会纪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3):192
[4] 廖玎玲.“中药人工周期”对女性性腺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2,31(1):31~33
收稿日期:1999-09-20, 百拇医药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广州 510515
关键词:寻常痤疮;中医药疗法;补肾调经法▲
湖北中医杂志000223 1997年6月~1999年3月,笔者用补肾调经法治疗妇女寻常痤疮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4岁~46岁之间,平均年龄26.2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年。其中丘疹性23例、脓疮性9例、囊性4例、结节性2例。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38例中,月经紊乱者24例,月经量少、色暗或有块者19例。部分病人伴有经前乳胀、经期腹痛、黄褐斑、夜寐梦扰、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症。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赤芍、丹皮、茯苓、泽泻各10g。再按卵巢周期性变化及临床辨证给予治疗。在月经后期或黄体退化出血后,在基本方中加生黄芪30g,当归6g,女贞子10g,旱莲草、制首乌各20g等益气血、养阴液之品。排卵期前后,依患者肾阴阳不足之情况,酌加巴戟天、女贞子、菟丝子、旱莲草、仙灵脾、龟板各10g,制首乌20g等补肝肾、促排卵、健全黄体功能之药。月经将至及月经期,在基本方中加泽兰、茺蔚子、川芎各10g,丹参20g等活血化瘀通经药。若患者兼见新的痤疮出现,伴心烦、口渴、便秘者,可选加清热解毒之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栀子、紫花地丁、紫草、青黛各10g,蒲公英20g,制大黄5g。若夜寐梦扰者,加合欢皮10g,夜交藤20g。若经前乳胀,经期腹痛者,加制香附、五灵脂、延胡索各10g。若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覆盆子、桑寄生各10g。以上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用药时间最长为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痊愈31例(皮疹消退、残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好转6例(皮疹大部分消退,偶有新皮疹出现);无效1例(皮疹减少不足30%或不断有新皮疹出现)[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是体内毛囊皮脂分泌过多,复继发感染引起。而皮脂腺的功能是受雄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所调控,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主要依赖于细胞对雄激素的摄入量[2]。而人体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低下或相对低下,而雄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多。中医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归之于冲任二脉功能和肾脏精气的盛衰。中医的肾-冲任-天癸-胞宫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两者功能极为相似。月经的内分泌调节,主要是下丘脑-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也初步论证,补肾药对下丘脑-脑垂体-卵巢等存在着多元性和双向调节[3]。用补肾法能调节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功能及恢复排卵功能[4],也能纠正失调的内分泌。随着内分泌失调的纠正,能减少雄激素的分泌。这样,皮脂腺的分泌也减少了,痤疮的临床症状即可得到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03
[2] 周展超.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112~114
[3] 归绥琪.中西医结合女性生殖调节研讨会纪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3):192
[4] 廖玎玲.“中药人工周期”对女性性腺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2,31(1):31~33
收稿日期:1999-09-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