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136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朱初麟 李歧爱

    单位:朱初麟(山东 烟台,解放军107医院心内科 264002);李歧爱(山东 烟台,解放军107医院心内科 264002)

    关键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000321 本文旨在探讨特发性室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

    一、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诊断及电生理检查证实的特发性室速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33±13)岁。病史0.5~12年。术前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3周以上,常规进行各项检查,仅1例经心肌活检证实为心肌炎。其余12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13例均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术后2例复发。

    采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射频消融前后窦性心律时的QT间期,每个导联测量三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得出未效正的QTd。其中T波终点判定按(1)T波与等电位线的交点;(2)T波与U波之间的切迹;(3)T波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1]。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二、结果

    术前QTd为(73.6±15.0)ms均高于正常(QTd正常参考值50 ms)[2]。术后为(32.7±16.2)ms;除2例术后复发者外,仅1例QTd高于正常值为70 ms。

    复发的2例术前QTd分别为80 ms,90 ms术后分别为60 ms,80 ms。

    术中标测室速起源点即射频消融成功靶点与QT间期最长的导联多有对应关系。

    三、讨论

    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发展,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越来越高(80%)以上,成为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措施。

    QTd的增加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以及将QTd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观察指标,已被多数人所接受[3]。本结果显示:特发性室速患者QTd明显高于正常,这与Iordaens等报道的相似,可作为一项预测特发性室速发生的指标。在经过射频消融成功的11例中,术后QTd明显降低,且均降至正常值以内。消融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后QTd高于正常值的一例可能与原有心肌炎有关。复发的2例其术后QTd降低不明显,其值均高于正常。笔者认为QTd可作为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疗效观察的一项参考指标。

    参 考 文 献

    1,陈义汉,龚兰生.QT离散度.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2:307-309.

    2,马奕,郭映春,刘燕,等.QT间期及离散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和正常值.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5,9:130-132.

    3,Moore EN. Mechanisms and models to predict a QTc effect. Am J Cardiol, 1993,72:4B-6B.

    (收稿:2000-01-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