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81437
临界高血压患者调脂治疗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6期
     作者:余小平 刘忠铭

    单位:深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518036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648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血脂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有直接关系,高血压患者伴有血浆内皮素的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了解临界高血压 患者调脂治疗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46例临界高血压患者为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我院心内科专科 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符合WHO/ISH(1999年)确定的临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9例, 女17例,平均年龄61.33±4.64岁(TC≥5.2mmol/l)。正常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平均 年龄62.78±5.31岁。除外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从未进行过调指治疗:治疗前 一周起恒定低脂低盐饮食,停用所有降压药。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入选临界高血压患者均服用辛伐它丁(10mg/g),疗程一个月, 治疗前后测定以下指标: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内皮素(ET),药盒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治 疗组治疗前后间的比较用Student T检验;血脂各指标与ET的相关性用直线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调脂治疗对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 组别

    例数

    TC

    TG
, 百拇医药
    HDL-C

    LDL-C

    ET

    对照组

    27

    4.38±0.36

    1.42±0.16

    1.53±0.38

    2.63±0.42

    21.43±4.05

    治疗前

    46

, 百拇医药     5.68±0.52△△

    1.96±0.34△△

    1.26±0. 21

    4.31±0.57△△

    79.40±8.45△△

    治疗后

    46

    4.47±0.25**

    1.68±0.28*△

    1.37±0.13*△
, 百拇医药
    3.10±0.14**

    58.20±5.6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正常对照 组比较P<0.05,△△P<0.01

    从表中可见,临界高血压患者调脂治疗前后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 间差别也十分明显;且治疗组治疗的TC、LDL-C、ET分别降低了21%、27%、26%、HDL-C升高 了8%。

    2.2 临界高血压患者组血脂各指标分别与ET之间的相关分析

    直线相关分析表明:TC、LDL-C分别与血浆E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52,0.47,P<0 .01);临界高血压组的TG与ET无直线相关关系(r=0.16,P>0.05)。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内皮素的21肽缩血管物质,可引起各种血管收缩[1]。我们的观察表明,临界高血 压患者的血浆ET较正常人高。近年来的一些临床资料显示,高TG血症和其他脂质异常可严重 影响内皮细胞功能,TC水平可反映血管内皮的损害程度[2]。Favahan的研究表明 [3],用高TC饲料喂猪,恢复正常饲料喂养,则内皮依赖扩张可恢复至正常。由此可 见,血脂增高所造成的内皮功能失调是可逆的。降低TC水平可保护内皮细胞功能,这与我们 观察到的血清TC与ET呈正相关相符。

    另一方面:LDL-C是TC的运载工具,它可将之运输至包括血管内皮的周围组织;而LDL-C和内 皮细胞接触,内此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或其他活性氧使LDL-C氧化修饰,将导致更为严重 的内皮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4]。我们观察到的结果表明:LDL-C与ET呈显著 正相关,伴随LDL-C的降低,ET也显著下降。而TG与ET无关系,似乎与TG的促凝作用致内皮 细胞损伤是矛盾的,或许与舒降之使用的剂量相对较小有关,尚待进一步观察。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对血脂增高的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既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又能改善 内皮细胞功能,为进一步完善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全明,陈思聪,等.内皮素在冠心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 展,1995,16:284~285

    2,Horio T,Kohno M,Murukawak,et al Increased plasma immunoreactiv e endothlin concentration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rats.Atherosclerosis.1991,89:2 39~248

    3,Flavahan NA.Atherosclerosis or lipoprptein 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potential me chanisms underlying reduction in EDRF/NO activity.Circ ulation,1992,85:1929~1938

    4,Galle J.Effect of native and ox-LDL on formation and inactiva tion of EDFR.Arterioscler and Thromb.1991,11:198~2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