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师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81790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师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肖波

    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 湖南 长沙 410006

    关键词:消化系肿瘤;诊断;实验室

    中国医师杂志000534[中图分类号] R735;R73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372(2000)05-0305-01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是由Hopsu-Havu和Glenner从鼠肝、肾中发现的。它能水解N-末端的甘氨酰脯氨酸残基,在某些疾病时,胶原代谢异常可改变GPDA活性。临床研究发现GPDA在肝病时明显升高,胃癌时明显下降[1]。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健康人群和本院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GPDA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对象 健康对照组:69例,年龄21~70(43.5±20.3)岁,均为本院体检职工。原发性肝癌(PHC)组:102例,年龄27~67(47.1±11.0)岁。胃癌组:87例,年龄35~68(52±12.4)岁,肠癌组:58例,年龄25~65(40.7±16.9)岁。食道癌组:76例,年龄23~71(38.6±15.9)岁,以上各肿瘤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细胞学检查或CT等确诊。

    1.2 方法 GPDA的活性测定用康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GPDA试剂盒,正常参考范围:44~116u/L。肝功能检查用CL-7000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结果均以±s表示。

    2 结果

, 百拇医药     从附表可见,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PDA活性范围为43~118u/L,±s为(66.7±20.3)u/L,基本上符合正常参考范围。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GPDA升高最为明显,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同时原发性肝癌组的甲胎蛋白(AFP),有72例阳性,胃癌组、肠癌组、食道癌组的GPDA则明显降低,与健康组比较,也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

    3 讨论

    本实验中原发性肝癌组GPDA的活性较健康人组显著增高,而胃癌、肠癌、食道癌组则显著下降,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1]

    GPDA广泛分布于胃、肝、结缔组织、淋巴结等组织中,其生理意义主要是水解血液中来自胶原的多肽。
, 百拇医药
    附表 各组血清GPDA水平的比较 组别

    例数

    GPDA(u/L)

    阳性人数

    阳性率(%)

    健康人

    69

    66.7±20.3

    0

    0

    原发性肝癌

    102

    196.6±132.1*
, 百拇医药
    85

    83.3

    胃癌

    87

    30.9±13.4*

    67

    77

    肠癌

    58

    40.3±22.6*

    29

    50

    食道癌
, 百拇医药
    76

    41.2±25.9*

    35

    46.1

    和健康组比较t>6.62,*P<0.01

    本组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在10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中,有85例GPDA为阳性,阳性率高达83.3%,而这组病人同期的AFP检查,有7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0.6%,有关资料显示,PHC病人的AFP阳性率可达70~90%[2],若两者联合运用于临床诊断,对PHC的诊断或许更有意义。而胃癌、肠癌、食道癌组的GPDA则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阳性率分别为77%、50%、46.1%。

    GPDA还可用于临床对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我们发现,PHC病人在手术或其它有效治疗后,GPDA下降。本组中有35例原发性肝癌经手术后,GPDA下降,其中有11例降至正常范围内。临床观察病情稳定。胃癌患者中有8例经胃切除术后,GPDA上升到正常范围。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作者认为血清中的GPDA测定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更广泛地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兴建,谢晓谦,王逸民.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及其应用.临床检验杂志 1993;11:4

    2,张家华,黄平.现代临床实验诊所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710

    [收稿日期:2000-01-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