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82129
3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5期
     作者:姜 可 张加余 张青山

    单位: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21009)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520 报告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脑室出血的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为47.6岁。本组均在起病后24小时内经头颅CT证实为原发性脑室出血、排除外伤引起及脑内出血破入脑室者。其中11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2例,1例未见异常。

    二、临床表现:头痛16例,呕吐、脑膜刺激征30例,尿失禁22例,抽搐、上消化道出血4例,四肢瘫11例,昏迷14例,其中深昏迷4例,瞳孔散大3例。病理征单侧阳性23例,双侧阳性5例,双侧阴性2例。
, 百拇医药
    三、头颅CT所见:其中单侧脑室积血6例,双侧脑室积血14例,双侧脑室及三脑室积血2例,三、四脑室积血2例,全脑室积血6例。

    四、治疗方法:对单侧脑室、双侧脑室及双侧脑室加三脑室积血共22例病人,采用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该组病人均预后良好,复查头颅CT血肿完全吸收,其中有5例有脑积水的表现。其余8例病人经外科手术治疗。采用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结合腰穿椎管内注射尿激酶,4例经上述治疗后复查头颅CT血肿完全吸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4例死亡,病程中均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

    讨论

    根据头颅CT及临床表现通常将原发性脑室出血分为三型。轻型为单脑室出血型,出血量少,多为侧脑室积血,头颅CT见出血源处脑室铸型为高密度影。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型血液主要分布在一侧的侧脑室,其它脑室可见少量铸型高密度影,出血源处有脑室扩张,临床上除轻型的表现外,尚有嗜睡及昏迷、一侧肢体轻瘫及锥体束征,个别病例便有去脑强直和眼球分离,以上两型预后良好。重型为全脑室或全脑室加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后多迅速昏迷,严重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一般缺少明显的肢体瘫痪,可有去脑强直、眼球分离、瞳孔改变、双侧病理征阴性,病死率极高。其中三、四脑室出血尽管属于部分脑室出血,由于容易导致堵塞四脑室流出道及中脑导水管,故多引起脑室扩大及颅内压增高,亦属于重型。
, http://www.100md.com
    在临床上,我们依据病情的轻、中、重不同,方法各异。由于轻、中型病人出血量较少,治疗上多为保守处理,脱水、降低颅压的同时,控制过高的血压,多维持在21.3/13.3kPa上下,血压过低则加重脑组织的缺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不使用止血剂已成共识,对非高血压性脑室出血使用抗纤溶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多以为最初二周应用能减少再出血的危险,但应用时间过长易引起周围静脉血栓形成和诱发脑血管痉孪的发生。对于全脑室颅压升高、压迫脑室周围组织、影响脑脊液循环,治疗上手术为首选,采用的方法为脑室外引流。单纯的脑室外引流难以达到上述目的,主要原因是引流管易被血凝块堵塞,所以加用尿激酶治疗,具体方法是将2万IU尿激酶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注入,夹闭6小时后松解,结合腰穿将1万IU尿激酶溶入于5ml生理盐水中椎管内注入,每日一次,直至头颅CT证实为血肿吸收。本组共有8例病人,入院时皆昏迷,经上述处理后,4例死亡,3例遗有肢体功能障碍及智力低下,1例预后良好。

    由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多为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经脑血管造影术后若确定病因,血肿经头颅CT复查吸收后,积极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者除显影不良,造影水平等多种因素,预后良好,但仍需坚持随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