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82788
成人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防治骨折病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韦酋亨 刘红军 谢扬

    单位:韦酋亨 刘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188医院,广东潮州521000;谢扬 广东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病;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

    现代康复/991209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肱骨干骨折术后防治上肢骨折病有效方法。方法:对120例145处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使骨折复位,并得到有效内固定,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来防治骨折病。随访3~72个月,按照双侧上肢肌肉丰满、肌力、关节活动度为标准评价。结果:优良率87.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是防治骨折病有效方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R683.41

, http://www.100md.co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2-1424-02

    A clinical study of preventing from up-limb fracture,s disease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 of humeral shaft in adult 120 cases

    WEI Qiu-heng,LIU Hong-jun,XIE Ya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No.188 Hospital of PLA,Chaozhou 5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preventing from up- limb fracture's disease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 of humeral shaft in adult.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humeral shaft,are oper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carry on early active control motion under doctor directs.Results:120 cases(145 fractares),all followed-up between 3~ 72 months,according to their muscle well- developed,muscle strength,joint molility,recover fine function of up-limb rate 87.5% ,after internal fixation.Conclusion:Early active contrall motion(EACM)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of preventing from fracture,s disease of internal fixation.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humeral shaft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fracture′ s disease;early active control motion(EAC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骨折病人对骨折治疗从只要求骨折愈合到既要骨折复位愈合好,也要获得肢体最大功能恢复,尽量减少骨折病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有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趋势。为此开始重视骨折病防治。现把本院从1992年以来对120例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后实施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防治骨折病的临床研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18~75岁,平均42.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0例,摔伤20例,工伤20例,开放性骨折60例,闭合性骨折60例。按Miiller骨折分型:A型骨折35例,B型骨折60例,C型骨折25例;左侧骨折50例,右侧骨折45例,双侧骨折25例,合并血管伤8例,神经伤1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骨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无菌无创操作。对螺旋斜形骨折斜面长3cm以上,应用钢丝绑扎,螺丝钉锁定。对横形骨折,一般用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4孔钢板为主,C型骨折应用组合式内固定,即钢板螺丝钉、钢丝混合内固定,对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均一期修复。

    1.3 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实施 肱骨骨干骨折术后第1周非负重下进行,活动手腕关节幅度不限,肘关节伸屈40°范围内,肩关节前屈后伸30°范围内,不准外展;第2周也非负重下进行,肘关节活动范围60°,肩关节前屈、后伸各40°,外展30°;第3周,非负重下进行,肘关节活动范围90°,肩关节伸屈不限,外展60°;第4周,非负重下进行,肘关节活动正常范围,肩关节外展90°;第5周起,可以干轻活,比如,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但不能提重物及剧烈活动,直到骨折愈合。

    2 结果

    本组120例145处骨折,随访3~72个月,优:患肢无明显肌萎缩,上肢各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骨折愈合顺利,有75例。良:三角肌、肱三头、二头肌轻度萎缩,患侧肢体同水平周长比健侧短在1cm范围内,但关节活动正常,肌力5级,有30例。一般:有较明显的肌萎缩,造成肘关节的活动度受限于90°左右,共9例。差:肘关节的活动度小于50°,对功能及劳动有影响共5例(其中1例C型开放性骨折感染并骨延迟愈合,伤后4个月后愈合,但肌肉明显萎缩,关节活动度小于50°,2例术中拉伤桡神经,2例为原发神经血管伤至延迟愈合)。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骨折病(Fracture,sDiseases)是Lucas-Championn-iere提出的一个病理概念,它的成因是创伤骨折造成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炎症和疼痛这三种因素促使关节、肌肉功能废用致使伤部慢性水肿、软组织萎缩和局部骨质疏松,造成肢体永久性损害[1]。可见骨折病是创伤骨折固有的病理过程,每个病例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治疗骨折的同时预防骨折病是骨科医师必须要处理的基本问题。根据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关节活动范围大小与关节有关肌肉和骨骼受张应力成正比[2]。现把我们临床总结得出的初步经验作一分析。

    3.1 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前提 (1)有效内固定,使骨折相对稳定于复位位置。要达到有效内固定,必须做到精细手术,合理选择有效内固定物。(2)防止并发症,积极修复受损组织。严格无菌无创操作,手术切口按局部解剖特点,选择合理入路,尽量不损伤肌肉,从骨肉间隔进入,内固定物长短适当,防止神经,血管术中受损,对原发创伤骨折合并受损伤的神经、血管,均一期修复,结果本组120例,骨延迟愈合3例、感染1例,桡神经损伤1例(经过积极处理均恢复),骨不连没有发生,总并发症发生率5%,比郭林新等[3]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30%低。(3)尽量不用外固定。对有血管、神经损伤吻合患者必须应用外固定的病人,则按常规4周解除外固定。外固定期间不影响神经,血管吻合处愈合前提下必须按医师指导下活动肩腕关节。
, 百拇医药
    3.2 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特点 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与已往提倡早期功能锻炼和CPM(持续被动活动)不同。过去提倡的早期功能锻炼的概念含糊,缺乏人为控制,意识参与太少,随意性太多。往往病人不是因痛不敢活动,达不到效果,就是活动过度,内固定失效,发生骨不连。CPM则是靠机械力无意识被动运动。与人自主有意识活动有明显差别。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是在医师精心策划下对病人指导的主动运动。这种功能锻炼方法优点:(1)早期:即从受伤时起就要考虑功能恢复,防止骨折病发生[4];(2)主动:肢体运动靠病人主动,有意识活动,有神经支配下进行,符合人运动生理;调动病人积极性。(3)控制性:指按照创伤骨折局部术后固定牢固程度和相对稳定程度、伤情、受伤时间,有意识调制自己运动强度,既达到功能锻炼,又不能影响骨折内固定稳定及愈合。所以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是防治骨折病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韦酋亨(1964-),男,主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MutterMe,ArlgowerM,SchneiderR,etal.(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译).骨内固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

    [2]M.NordinV.HFrankol.临床骨科生物力学基础[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42~349

    [3]郭林新,杨立民,郭景华,等.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3,8(2):110~112

    [4]韦酋亨,陈芒,黄金强.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及其并发症预防浅谈[J].中华误诊学杂志,1999,3(1):31~32

    [收稿日期]1999-10-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