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3068
肠道杆菌及其L型在慢性腹泻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李凤云 唐素兰 孙晓洁

    单位:李凤云(蚌埠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03);唐素兰(蚌埠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03);孙晓洁(蚌埠医学附属医 院 传染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关键词:腹泻;细菌L型;肠杆菌属

    蚌埠医学院学报000444

    [摘要] 目的:观察肠道杆菌L型与慢性腹泻的关系。方法:取慢性腹泻患者的粪标本接种中国蓝平板及肠道杆菌L型平板,生长 后按细菌型及细菌L型常规鉴定并做药敏。结果:51份粪便标本18份分离出致病菌及L型,总检出率为 35.29%,其中细菌型11例,检出率为21.57%;L型7例,检出率为13.73%。结论:慢性腹泻患者应加做细菌L型检查,以防漏诊。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574.62;R 378 [文献标识码] A
, http://www.100md.com
    [文章编号] 1000-2200(2000)03-0302-02

    近年来,对细菌L型的研究已证实细菌变为L型后仍有致病性,且常与 疾病 转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有关[1]。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常可转为慢 性,反复发作,这可能与病原菌已变为L型有关。为此,笔者对慢性腹泻患者的粪标本进行 细菌型及细菌L型检测,兹作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7月~1997年9月,我室共检测51份粪便标本,均为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肠道门诊的慢性腹泻患者。男37例,女14例;年龄1~63岁。有腹泻史1 个月~数年。

    1.2 方法 用竹签刮取新鲜粪便的粘液或粘液脓血部分立即送检。用无菌 接种环沾取粪标本划线接种于中国蓝平板及自制的肠道杆菌L型选择平板(ELSM)上[2] ,37℃培养24 h,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L型平板留置48~72 h,再观察1次生长情况 。生长者细菌型按常规鉴定,细菌L型返祖后鉴定菌种,并测定药敏。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51份粪便标本,18份分离出细菌型或细菌L型结果见表1。18例阳性标本中细菌型10例 ,占阳性标本的55.56%;细菌L型6例,占阳性标本的33.33%;细菌型与L型同时检出者2例, 占阳 性标本的11.11%。18例细菌或细菌L型阳性标本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见表2。

    3 讨论

    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每年腹泻患者可达数亿人次,其中由细菌引起者占30%~50%或更 多,以志贺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菌[3]。近年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更为多见。笔者的检测结果亦显示以致病性大肠杆菌(19.61%)、志贺菌(9.80%)及沙门 菌(1.96%)为主要病原菌。

    表1 51份粪标本的菌群分布 菌名

    阳性数
, http://www.100md.com
    检出率(%)

    痢疾杆菌及其L型

    5

    9.80

    伤寒杆菌

    1

    1.96

    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L型

    10

    19.61

    念珠菌

    2

    3.92
, 百拇医药
    合计

    18

    35.29

    表2 不同抗生素对细菌型及L型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敏感菌株) 药物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型

    L型

    细菌型

    L型

    头孢唑啉

, 百拇医药     0

    0

    1

    6

    0

    诺氟沙星

    0

    0

    0

    4

    0

    阿米卡星

    1

    1
, 百拇医药
    1

    8

    1

    庆大霉素

    0

    1

    0

    3

    0

    多西环素

    0

    0

    0

    1
, http://www.100md.com
    0

    氯霉素

    0

    0

    1

    3

    0

    呋喃唑酮

    1

    2

    2

    7

    2

    复方新诺明
, 百拇医药
    0

    1

    0

    0

    0

    细菌在抗生素、机体免疫因素等影响下均可变为L型,L型菌由于缺壁,其形态、染色性及生 长特性等均发生改变,致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容易漏诊[1]。目前,市售的肠道杆菌 培养基可选择性让肠道杆菌生长,但不适于肠道杆菌L型的生长;而常用的细菌L型培养基由 于无选择作用,又不适用于肠道标本的分离,故至今未见从肠道标本中分离出细菌L型的报 道。笔者研制的ELSM培养基综合上两种培养基的特点,适用于肠道杆菌及其L型的生长,将 粪标本同时接种中国蓝及ELSM平板,结果在ELSM平板上有痢疾杆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L型生 长,而中国蓝平板上则只生长出细菌型,未见L型生长。提示,为提高肠道标本中细菌的检 出率,应加做细菌L型培养。
, http://www.100md.com
    肠道杆菌的耐药性亦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4]。这种耐药性多由质粒控制,质粒 的传递可造成耐药菌群的扩大。笔者测定分离株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的耐药率均较高,且为多重耐药,这与其疗效不佳、病程迁延有一定关系。在众 多抗菌药物中,呋喃唑酮对肠道杆菌的杀菌效果最为理想,且价格低廉,仍不失为腹泻患者 的首选药物。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95-JL0102)

    作者简介:李凤云(1948-),女,安徽亳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细菌L型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谷良,林特夫,郭秉兰,等.细菌L型与疾病[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1~12,33~48.

    [2] 李凤云,夏佩莹,唐素兰.肠道杆菌L型培养基的应用研究[J].蚌 埠医学院学报,1998,23(5)∶305.

    [3] 郭玉淮.夏季腹泻常见病原菌调查及药敏试验分析[J].皖南医学院 学报,1996,15(3)∶283.

    [4] 蒋振培,曹洪奎,黄文国,等.常见腹泻致病菌耐药谱的调查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2,13(8)∶345.

    收稿日期:1999-10-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