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眼科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83087
巨大型蛛网膜囊肿并发单侧眼球突出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艾如涛 姜元芹 郑建华

    单位:361003 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眼科

    关键词:

    中华眼科杂志990230 患者男,45岁。因左眼球突出3年,左侧头痛5天,左眼闭合困难呈进行性加重3天,于1998年2月16日就诊。拟诊为左眼球突出,左侧周围性面瘫。体检:神志清楚,头颅无畸形,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时巩膜外露2 mm,左侧鼻唇沟消失,口角右歪,伸舌偏右。颈软,无抵抗。余无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2,左眼1.0。双眼球活动自如。眼球突出度:右眼13 mm,左眼17 mm,眶距100 mm。眼压:右眼17.3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8.86 mmHg。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清T31.39 nmol/L,T4119.31 nmol/L。双眼B超检查无异常。头颅CT平扫示左侧裂池巨大低密度影(9 cm×5 cm×6 cm),边界清楚,相邻组织受压,左颅中窝骨质变薄,窝增大。诊断:左侧裂池大型蛛网膜囊肿。

    讨论 一般认为单侧眼球突出多为球后及眶内占位性病变。但本例眼球突出3年,眼球突出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头痛,对症处理可缓解。虽经多次检查,但仅限于眼部及血T3、T4等内分泌检查,直至出现面瘫才进行神经系统及头颅CT检查。如早期进行全面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本例眼球突出呈进行性加重,眼球活动自如,无复视,无视功能及眼底改变,是由于巨大囊肿缓慢增大,挤压眶后壁,使得眶内组织与眼球有一种自我调节和缓解作用,以致眼球突出3年未确诊。

    (收稿:1998-04-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