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83092
保留幽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定华

    单位:湖北省崇阳县妇幼保健院,崇阳 437500

    关键词:

    咸宁医学院学报990424 我院1987年6月~1997年7月应用保留幽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溃疡共18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32~58岁,经病理证实均为胃溃疡,位于胃小弯15例,后壁溃疡2例,大弯侧溃疡1例。本组择期手术16例,因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各1例。

    1.2 手术方法

    ①术前置鼻胃管。②游离大小网膜右侧至幽门环部,在此结扎胃右血管及胃网膜右血管,在幽门环近侧1~1.5cm处切断胃幽门窦,吸净远端内容物,任其开放,暂用纱布包盖。③切除远端胃容积50%~60%,切线相当于大弯侧胃网膜左动脉末支处向小弯侧引的垂线。边切边关闭小弯侧断端,留胃大弯侧断端约4cm与幽门前吻合,在切断前先切开浆肌层行粘膜下血管缝扎止血。吻合口前后壁均采用间断内翻单层缝合。针距4mm,边距浆膜侧5mm粘膜侧3mm,边缝边打结,吻合口处一般无张力。余均与Billroth Ⅰ式术相同。④保留的幽门必须是无病变和有充足血供的,吻合口缝线结扎松紧适宜。
, http://www.100md.com
    1.3 术后处理

    ①留置胃管减压,注意抽出物有否鲜血,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②酌情应用抗生素。③术后3~4天进少量多次流质饮食,第5~6天可进半流质。④禁食期间静脉补液。

    1.4 疗效观察

    18例术后均恢复良好。1月后行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检查,残胃蠕动正常,钡剂不时地进入十二指肠,胃排空无延迟及加速现象。随访半年至3年半(平均2年1个月)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

    2 讨论

    消化性溃疡病发病机理的现代概念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已有一百多年的演变史,效果是肯定的。但术后也有发生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腹泻,以及残胃癌和营养性并发症等,这主要与失去幽门后改变了食物消化的生理过程有关。有人统计,传统术式术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为10%~25%。碱性反流性胃炎发生率占5%左右。有资料证实残胃炎的发生率竟高达92%之多,腹泻发生率6.5%~13%,营养障碍体重减轻者多达40%~80%。为此,多年来很多学者设计了各种新的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如胃空肠同步吻合,胃空肠袢吻合,Roux-y吻合,Buaun吻合,用保留血管神经的幽门包套胃肠吻合口等,但终究未能取代传统术式。保留幽门的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较通常的Billroth Ⅰ式术保留了幽门,同时延长了残胃与十二指肠间的距离2~4cm,减少了术后解剖、生理的改变,能充分发挥幽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上几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胃大部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有些因素与手术有关,隔离的胃窦存留是复发性溃疡的病因之一(隔离的胃窦是指Billroth Ⅱ式术时不慎将小段胃窦遗留在十二指肠残端,其特征是基础高的胃泌素症,残胃胃酸分泌速率增加和反复溃疡形成)。保留幽门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虽有不同程度的胃窦存留,但未被隔离,胃液仍不断接触和通过它,胃窦的酸化对胃泌素的释放是一个强烈的抑制,故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另外,胃泌素对胃粘膜尚有营养作用,能促进胃粘膜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

    胃的排空是受胃的运动和幽门的活动二者协调管理的。目前对于幽门括约肌在胃排空中的作用还未有较明确的答案,保留幽门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因残胃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仍得到了保留,胃排空的原动力胃运动不会丧失。18例术后钡剂造影检查也说明了这一点。对于术后幽门活动情况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术中吻合采用单层间断内翻缝合法较传统的两层缝合法减少了吻合口内翻,也有助于减少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1999-10-03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