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3956
肺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周俊才 余永伟 吴丽莉 秦洪义

    单位:余永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吴丽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秦洪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周俊才(解放军第206医院病理科,吉林通化;

    关键词:肺母细胞瘤

    分类号分类号:R 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8-879X(2000)02-0123-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1997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肺部阴影,诊断为“左肺错构瘤”,未作特殊治疗。1999年5月初出现胸闷、咳嗽、痰中带血丝,于5月20日入我院胸心外科。纤维支气管镜检示左肺舌叶支气管开口处轻度狭窄,未见新生物。X线胸片示左中肺野一团块状增密影,密度均匀,类圆形,侧位示病灶位于舌叶。拟诊左侧周围型肺癌可能。CT示左肺舌叶有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6 cm×5 cm,边界尚清,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报告:考虑良性病变可能。临床诊断:(1)左肺错构瘤;(2)左侧肺癌。于1999年5月31日开胸手术探查,见左肺舌叶有一直径5.5 cm肿块,肿块与前胸壁稍粘连,未见肿大淋巴结及胸内转移灶,行左上肺叶切除。术后2周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情况良好。
, http://www.100md.com
    病理检查:(1)巨检:切除左上肺叶标本,于舌叶部见一5.5 cm×5.5 cm×5.0 cm肿块,与肺分界尚清,有包膜,质软,切面灰白灰红色,有的区域呈鱼肉样细腻,并见出血坏死,支气管旁未找到淋巴结。(2)光镜观察:肿瘤由不成熟或原始上皮性和间叶性成分组成,上皮性成分排列成腺管状,细胞为立方形或柱状,单层或复层排列,胞核大小较一致,核分裂少见,间叶性成分细胞短梭形,圆形,胞质少,核大深染,核分裂多见,细胞排列成片块状、漩涡状,其间毛细血管丰富,有的腺管与周围间质成分无明显界限,有移行,少部分腺管上皮下见有核下空泡。瘤组织内可见片状出血坏死区(图1,见封三)。(3)免疫组织化学:腺样排列的瘤细胞PCK阳性(图2,见封三),间叶成分瘤细胞Vimentin阳性(图3,见封三)。CLT,MA,SMA,MCA,CD34,S-100均阴性。(4)电镜观察:多数肿瘤细胞为短梭形、圆形、胞质少,细胞器贫乏,发育低下,但有的可见较丰富的肌丝,数量不等的脂滴及神经分泌颗粒;少数肿瘤细胞为立方形或柱状,排列成腺管状,邻接侧面可见桥粒,腔面有少数微绒毛,胞质内有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有的腺体外周有基板。t20004.gif (13474 bytes)
, 百拇医药
    图1 肿瘤上皮性成分排列成腺管状,间叶性成分排列成片块状(HE×20)t20005.gif (8655 bytes)

    图2 腺样排列的瘤细胞PCK阳性(EnVision法×40)t20006.gif (11141 bytes)

    图3 间叶成分瘤细胞Vimentin 阳性(EnVision法×40)

    2 讨 论

    肺母细胞瘤最初由Barrett和Barnard在1945年报道。1961年Spencer等认为此瘤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相似,故命名为肺母细胞瘤(PB)。PB发病率占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25%~0.5%。发病年龄2个月至80岁,以30~60岁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约2.4~3.0∶1。可发生于任何一个肺叶,以上叶为主,特征性地发生于肺的周边部靠胸膜下,往往表现为大致球形的肿块,直径1.7~26.0 cm不等,境界较清楚,可有假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可有出血,坏死灶区,巨检较象肉瘤。PB的组织学图像类似胎儿期肺组织,由呈腺管样排列和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构成,腺样排列的瘤细胞排列成复层或单层,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有的腺管上皮细胞增生突向管腔形成乳头,较多腺样上皮细胞呈空泡状,核大小较一致,异型不明显,有的腺管周围不见基底膜,腺样排列与弥漫分布瘤细胞之间可见移行,弥漫分布的瘤细胞为短梭形或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少,核染色深,核分裂象易见,瘤细胞可向多种方向分化,而出现横纹肌、平滑肌、软骨、骨等肉瘤性成分的形态。间质血管丰富,瘤组织内可见大片坏死。PB与癌肉瘤有着明确的区别:肺癌肉瘤多见于50岁以上,肿瘤多发生于靠近肺门,境界常不分明,常在支气管腔内形成息肉状包块,组织学具有特征性软组织肉瘤和明确分化的癌的特点。瘤组织不那么幼稚,不见移行过渡,无胚胎样结构,恶性程度高,预后较PB差。PB预后相对较好,其肿瘤切除病例2年生存率58%,5年生存率为39%,最长存活30年者。有文献报道PB预后与肿瘤的直径、包膜的完整及间叶成分的分化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本例进行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年龄对比分析,发现肿瘤组织越幼稚,分化单一,越似胚胎瘤,预后却较好;肿瘤组织多向分化,其间叶成分越趋向各种明确的肉瘤分化,预后却较差,而与患者的年龄无确切关系。因此,我们认为PB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特别是可能与其间叶成分的分化方向有关。

    作者简介:周俊才(1967~),男(汉族),住院医师

    收稿日期:1999-10-15

    修稿日期:2000-01-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