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84401
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滕云 李奇林

    单位:滕云(第一军医大学 95本科队,广东 广州 510515);李奇林(珠江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282)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多脏器功能失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000455 中图分类号:R5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588(2000)04-0360-01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um,FA,商品名为灭鼠灵)是一种对人畜均有剧毒的有机氟类农药。因易残留引起二次中毒而被禁止使用,所以重度氟乙酰胺中毒已不多见。近期我们成功抢救了1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患者,男,40岁,乞丐。因煮食拾来的大米30 min后出现昏迷,于发病1 h后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 ℃,脉搏11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10 kPa。昏迷状态,口吐白沫,夹有鲜血,四肢阵发性抽搐,发作时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呈屈曲状强直,每次持续2 min左右。双侧瞳孔均为3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未闻及杂音。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高度怀疑为FA中毒,予吸氧、吸痰、洗胃,行心电监护、导尿、观察24 h出入量,并应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配止痉药安定静脉滴注;同时予甘露醇、速尿脱水,醒脑静、纳洛酮保护脑细胞,以地塞米松、维生素K1治疗肺出血。经上述处理2 h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以“重度氟乙酰胺中毒”送消化科进一步救治。残留食物送检证实含氟乙酰胺。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躁动,查肝功能示天冬氨酰基转移酶(AST)169 IU/L,总胆红素23.7 mmol/L,直接胆红素3.8 mmol/L,间接胆红素19.9 mmol/L;心功能示肌酸激酶(CK)3 174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76.8 IU/L,乳酸脱氢酶(LDH-L)297 IU/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为氟乙酰胺中毒伴多脏器功能失常(肺、心、肝、脑)。给予吸氧,肌肉注射解氟灵解毒,以肝太乐、ATP、辅酶A、肌苷等护肝保心治疗。间歇利尿脱水和应用胞二磷胆碱保护脑细胞,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FA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灭鼠剂,进入人体后转化为氟乙酸,与细胞内线粒体上的辅酶A作用形成氟乙酰辅酶A,继而生成氟柠檬酸而阻断正常的三羧酸循环,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另外,氟柠檬酸还能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影响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重度中毒者易导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若未能及时纠正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因此及早应用特效解毒剂是救治的关键。

    乙酰胺是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乙酰胺是一种乙酸盐给予体,在体内对氟乙酸有干扰作用,与氟乙酰胺竟争酰胺酶,抑制氟乙酰胺分解,减少氟乙酰胺对三羧循环的毒性作用。因此入院后一经明确诊断,应及早、足量给予乙酰胺解毒。本例患者在食用捡来的大米后发病,且表现为频繁的抽搐而无瞳孔缩小,与氟乙酰胺中毒的表现相符,故我们暂时排除了有机磷中毒而认为FA中毒的可能性较大。患者病情危急,只能用解氟灵作尝试性治疗辅以对症处理,结果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更加支持了我们的诊断,而最后残留食物的送检结果肯定了这一诊断。

    作者简介:滕 云(1977-),男,陕西西安人,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95级学员,现在珠江医院实习。

    收稿日期:2000-03-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