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桥小脑角区髓母细胞瘤4例
作者:王国良
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990344 报道 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0~32岁,平均25岁。病程4~14个月,平均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耳鸣、眩晕、肌张力减低、小脑性共济失调、视乳头水肿、眼球震颤及一侧Ⅴ、Ⅶ颅神经受损等。CT检查示桥小脑角区(CPA)结节状或分叶状占位性病变(左、右各2例),边界尚清,直径3.8~5.8 cm,平均4.6 cm。平扫呈稍高密度及混杂密度改变各2例;增强后呈中等一致及不规则强化各2例。MRI检查2例示T1W呈等、低混合信号、T2W呈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显著强化。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受压移位和幕上脑室扩大。
本组均行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质地较软,血运不甚丰富,易于吸除和取出,与周围结构无明显粘连。于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本组术后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周起行局部及全脑放疗,剂量为35~40 Gy,平均38 Gy。1例于术后15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1个月死于脑部感染;另3例分别随访8个月、21个月和57个月,经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CPA髓母细胞瘤与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前者发病年龄相对较晚(本组均为成人),后者的发病年龄高峰为10岁以前;②前者病程相对较长,早期的CPA局部症状常不会引起重视,后者早期即有颅内高压征,平均病程为4~5个月;③前者预后相对较好。CPA髓母细胞瘤一般不直接侵犯脑干,易行手术切除,如无损伤后组颅神经则反应相对较小,为术后尽早行放疗提供机会。手术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或中颅窝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尽量全切除肿瘤,并避免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术后早期即行放疗和化疗。本组即由此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1998-09-20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990344 报道 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0~32岁,平均25岁。病程4~14个月,平均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耳鸣、眩晕、肌张力减低、小脑性共济失调、视乳头水肿、眼球震颤及一侧Ⅴ、Ⅶ颅神经受损等。CT检查示桥小脑角区(CPA)结节状或分叶状占位性病变(左、右各2例),边界尚清,直径3.8~5.8 cm,平均4.6 cm。平扫呈稍高密度及混杂密度改变各2例;增强后呈中等一致及不规则强化各2例。MRI检查2例示T1W呈等、低混合信号、T2W呈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显著强化。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受压移位和幕上脑室扩大。
本组均行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质地较软,血运不甚丰富,易于吸除和取出,与周围结构无明显粘连。于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本组术后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周起行局部及全脑放疗,剂量为35~40 Gy,平均38 Gy。1例于术后15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1个月死于脑部感染;另3例分别随访8个月、21个月和57个月,经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CPA髓母细胞瘤与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前者发病年龄相对较晚(本组均为成人),后者的发病年龄高峰为10岁以前;②前者病程相对较长,早期的CPA局部症状常不会引起重视,后者早期即有颅内高压征,平均病程为4~5个月;③前者预后相对较好。CPA髓母细胞瘤一般不直接侵犯脑干,易行手术切除,如无损伤后组颅神经则反应相对较小,为术后尽早行放疗提供机会。手术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或中颅窝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尽量全切除肿瘤,并避免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术后早期即行放疗和化疗。本组即由此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1998-09-20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