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5528
结肠黑变病四例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李碧桃 张菊芬

    单位:(开远铁路医院,云南 开远 661600)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结肠镜;病理检查

    铁道医学000351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3-0183-01

    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我院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126例,其中检出结肠黑变病4例,检出率为0.36%,现简要报道如下。

    例1,女,48岁。因便秘20余年就诊。结肠镜检查:升结肠、横结肠粘膜片状发黑,少光泽。活检肉眼见升结肠灰黑色米粒大软组织1块;镜下为慢性炎症改变,腺上皮轻度增生,固有膜内见较多巨噬细胞,其胞浆内有棕褐色细砂状颗粒。病理诊断:结肠黑变病。

    例2,男,36岁。因习惯性便秘10余年,粘液便3个月就诊。结肠镜检查: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粘膜广泛分布黑褐色斑块;升结肠见一直径约22mm息肉,有短蒂、表面略充血,呈分叶状。病理诊断:1.升结肠乳头状腺瘤;2.结肠黑变病。

    例3,女,63岁。因习惯性便秘30余年就诊。结肠镜检查:全结肠粘膜呈虎皮花斑样改变。病理诊断:结肠黑变病。

    例4,女,42岁。因习惯性便秘20余年,左下腹隐痛半年就诊。结肠镜检查:全结肠粘膜条片状发黑,呈虎皮花斑样改变;乙状结肠见一直径约12mm有蒂息肉。病理学检查:肉眼见乙状结肠灰白色米粒大软组织2块,升结肠灰黑色小米粒大组织1块。镜下检查见乙状结肠粘膜腺体增生、密集,间质少、基底膜完整;升结肠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固有膜内见较多巨噬细胞,其胞浆内有棕褐色颗粒。病理诊断:1.乙状结肠管状腺瘤;2.结肠黑变病。

    讨论 结肠黑变病是以一段结肠或全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多发生于老年便秘并长期服用蒽类泻药者,常因无明显症状及阳性体征而易被忽视。近年由于结肠镜的广泛应用,检出率有所提高。根据习惯性便秘和长期服用蒽类泻药史,并结合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即可诊断。停用蒽类导泻剂,结肠色素沉着会自行消失。但是,该类病人由于长期便秘,延长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易促进肠粘膜上皮增生,发生腺瘤或恶变。本组4例患者均有长期便秘、服用泻药史,病检均见腺上皮轻度增生;其中伴有乳头状腺瘤1例、伴有管状腺瘤1例。因此,对于结肠黑变病者应定期随访,以尽早发现肿瘤性病变,予以及时治疗。

    [收稿日期]1999-12-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