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5612
超声治疗瘢痕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
     作者:刘赛伟

    单位:刘赛伟(东北电业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关键词: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233例中深Ⅱ°以上烧伤106例,刀伤64例,手术切口创伤46例,其它原因损伤17例,男137例,女96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67岁。最早接受治疗时间21d,最晚接受治疗时间半年。最大片状瘢痕21cm×7cm。应用局部按摩治疗的98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疗法的135例为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诊断相比较,P>0.01,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局部按摩疗法,开始时可先用轻手法,按摩数日后,手法可逐渐加重。常用手法是揉、提、捏等,按摩的频率要慢,并要不断变换位置。瘢痕表面可涂滑石粉,以免引起水疱和损伤新生的皮肤组织。治疗组采用沈阳大学电子医疗仪器厂制造的CZT-9型电脑康复治疗机,单一超声58号处方,连脉,应用耦合剂使声头与治疗部位垂直接触,作缓慢往返运动或做圆圈式均匀移动,剂量1.0~2.0W/cm2,每次治疗8min,瘢痕部位大者可10~15min,1次/d,15次为1疗程,间隔1周后做下1个疗程,持续治疗半年后评定疗效。

    2结果

    随访1年结果:除外表稍与正常皮肤不同外别无异常为完全恢复。治疗组40例,对照组21例。留有表浅瘢痕,局部柔软,平整,无功能障碍为显效。治疗组61例,对照组34例。瘢痕组织轻度增生,局部潮红,有轻度功能障碍为有效。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瘢痕高出皮肤表面,形成肥厚增生性瘢痕,局部充血、痒痛,有较重的功能障碍为无效。治疗组4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完全恢复、显效率为56.1%。治疗组完全恢复、显效率为74.8%。两组完全恢复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χ2=8.967,P〈0.01,差异有罚非常显著性。

    3体会

    超声的生物作用是以超声的机械作用,化学作用,温热作用为基础的。在瘢痕形成后的早期应用超声治疗,有很好的效果,是因为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可形成行波和驻波,这两种波是超声机械作用的两个来源。在超声行波场中,机体组织的质点受到交变的压力,得到一定的加速度,超声驻波可影响组织的压力、张力,使机体质点得到更大的加速度,并使体液中质量不同的质点和离子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由于其间的速度差,致质点和离子间产生相对运动,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使结缔组织延长,变软。适量的超声治疗可使胶原纤维支分裂,结缔组织间的间质分离。增生性瘢痕在增生活跃期,毛细血管增生,这些血管大部分处于闭合或部分闭合状态,又可因内皮细胞增生突入管腔而造成阻塞,加上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更增加了微循环的阻塞,继而引起缺氧,导致了瘢痕的增生。超声可使巨细胞脱颗粒及组织胺释放,引起小动脉扩张,小静脉收缩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改善瘢痕的瘀血状态,减轻瘢痕增生。在应用超声疗法和按摩疗法对比治疗过程中,使我们体会到超声疗法对瘢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0-01-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