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5686
并发性白内障的术式体会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许霞

    单位:许霞(宁波江东眼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海军医学杂志000321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754(2000)03-0242-02

    现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不失为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而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和手术效果已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接近。但对其施行超声乳化受到 较大的局限。笔者采用类似超声乳化的“小切口”术式治疗并发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笔者从1993年1月~1998年4月连续对100例106只眼的并发性白内障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 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最大93岁,最小21岁,平均57岁。男性48只眼,女性58只眼 。术 前除常规检查外,进一步作三面镜检查,麻醉同常规术式。方法:在显微镜下于上部角膜缘 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长度8 mm,采用注水表面热灼止血。于上方角膜缘后2 mm作长≤ 6 mm平行于角膜缘的切口,深达1/2巩膜厚度。向前作巩膜隧道至角膜缘前界约1.5 mm,用1 1号刀片扩大切口,前房穿刺后作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切开前囊膜,用平衡盐水液(BB S)注入晶体核周围作充分的水分离皮质与核。转动核,使皮质与核完全分离,暴露核的赤道 部 ,借助椭圆形注水圆匙挽出晶体核,抽吸皮质后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用平衡 液置换前房粘弹剂形成前房,切口用10个“0”尼龙线缝合2~3针,术毕,注射庆大霉素2万 U+地塞米松3 mg单眼包扎。术后激素、抗生素联合治疗2 d。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2.1 术后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视力0.1占3例4眼,0.2占5例5眼, 0.3 占3例3眼,视力0.4~0.5共66例68眼,视力>0.8占23例26眼。眼压一过性增高约为18例20眼 ,余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不佳者部分是由患者角膜白斑、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 改变所致。

    2.2 散光明显低于大切口术式,直径≥8 mm者,平均为0.75~1.00 DC。

    2.3 角膜反应:在术后第一天有17例18眼出现角膜轻度水肿,用药3 d后水肿均 消失,恢复透明。

    2.4 术中并发症:1例1眼在抽吸皮质时患者突然呛咳不止致后囊膜破裂,未能植 入人工晶体。

    3 讨 论

    并发性白内障为全身性疾病和眼部疾患所致,临床常见由高度近视、葡萄膜炎、糖尿病等引 起 ,晶体混浊多以核心和皮质混浊为主,核硬度多在五级以上,葡萄膜炎所致者往往伴有广泛 的虹膜粘连,使瞳孔不能充分散大,造成超声乳化困难。作者采用类似超声乳化术的“小切 口”(≤6 mm)术式,术中术后体会是:(1)术中采用注水表面热灼的止血方法,利于创面整 洁光滑,组织损 伤轻,术后不产生粘连,减少散光形成。(2)巩膜切口稍后退到角膜缘后界2~2.5 mm行垂直 于1/2巩膜切口后作隧道式分离至角膜透明区内约1.5 mm,11号刀片扩大内口使其大于巩膜 外口,便于核挽出时减少角膜内皮的损伤,对虹膜广泛粘连者先予瞳孔括约肌“猫耳”式剪 开分 离不致瞳孔移位。(3)小切口关键是核的水分离,分离时操作须轻柔,逐渐使核与下方的皮 质充分分离,用注水圆匙深入游离的晶体核,轻轻托起挽出,如有阻力要检查内口是否够大 ,绝不能硬性挽出,以免造成角膜内皮严重损伤。(4)切口间断缝合三针即可,缝线适度拉 紧可减 少术后散光。(5)术后不同于老年性白内障的处理,予局部加大激素用量的点眼液并加抗生 素逐渐减量治疗2~3个月,局部球结膜下注射曲安舒松2~3次,活动瞳孔括约肌1.5~2个月 ,可避免术后葡萄膜炎和纤维膜的形成。另外,可用些眼底营养性药物以改善眼底状况。

    (收稿:1999-07-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