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探讨
作者:郭毅 马可夫 陈实
单位:郭毅(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马可夫(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陈实(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00062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女各3人; 20~30岁3人, 50~70岁, 3人, 发病前无免疫缺陷病史(先天性或获得性), 无明显吸毒及家禽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头痛5例, 恶心、 呕吐4例, 发热5例(多呈不规则发热), 视乳头模糊、 水肿5例, 2例患者出现了精神或行为异常; 2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 颈项强直检查4例患者为阳性; 视力模糊、 复视2例, 发病至入院时间由4天至4年不等。
, 百拇医药
3. 影像学检查: 3例头颅CT未发现明显异常; 2例头颅CT提示, 双外侧裂略宽或各脑室轻度扩大; 1例MRI检查提示脑萎缩,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4. 实验室检查: 本组6例均行腰穿, 颅内压6例均有增高, 其中超过300mmH2O 4例; 脑脊液细胞数均有增多, 白细胞(10~100)×106/L 2例, (100~500)×106/L 3例, 800×106/L以上1例; 脑脊液蛋白增高6例, 蛋白质0.64~4.5g/L; 氯化物在113至128mmol/L, 糖降低4例(其中<1.0mmol/L 2例), 3例分次CSF检查结果糖呈持续性下降之势, 同时检查血清糖在正常范围。 CSF涂片墨汁染色检出新型隐球菌3例, 所有患者作真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
5. 误诊情况: 首诊无一例第一诊断为真菌性脑膜炎。 其中误诊为结脑2例, 脱髓鞘脑病1例, 交通性脑积水1例, 病毒性脑炎1例, 精神异常查因1例。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1. 误诊情况分析: 在本组中有2例误诊为结脑。 这2例中脑脊液细胞数在(500~800)×106/L之间, 氯化物均正常, 但糖1例从3.0~1.6mmol/L; 1例0.02mmol/L、 其中1例均因在外院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检查6次未找到隐球菌而长期抗结核治疗无效, 转我院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3次未找到隐球菌而第4次培养阳性确诊。 2例患者都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 仅有1例左侧鼻唇沟变浅, 一侧肢体肌力4级; 以下2点对两者有鉴别意义: ①隐脑病人常有且多早期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力模糊、 复视或失明, 少数病例可于晚期出现, 结脑病人颅内压增高不如隐脑明显。 ②结脑脑脊液蛋白、 细胞数常成比例增高, 糖下降较晚, 氯化物下降明显, 涂片有时可找到抗酸杆菌; 隐脑脑脊液蛋白可显著增高, 蛋白、 细胞不成比例, 糖早期下降显著, 氯化物下降不明显, 墨汁染色涂片可找到隐球菌。
本组1例误诊为脱髓鞘脑病, 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交通性脑积水1例, 均因脑脊液细胞数不高及颅内影像学显示异常信号而误诊。 隐球菌部分可在脑内形成肉芽肿, 类似脱髓鞘改变, 临床上则表现为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症状、 体征。
, http://www.100md.com
2. 影像学特点: 我们有3例患者早期头颅CT报告正常, 但是阅片时发现脑室缩小, 脑沟变浅。 国内文献对早期CT表现亦有类似描述[1]。 这种早期改变往往被CT医生所忽视, 应予以重视。 这是因隐球菌性感染致脑实质弥漫性脑水肿所致。 而晚期则因渗出物致脑膜粘连, 脑脊液循环受阻, 表现为脑室扩大。 我们有2例病程100天以上患者出现了上述表现。 我们认为头痛剧烈的患者, 常规积极的治疗仍不能缓解, 腰穿压力高伴有早期CT呈脑室缩小, 脑沟变浅, 应高度怀疑隐球菌性脑膜炎。
3. 隐脑确诊的唯一依据是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墨汁染色涂片镜检是最迅速而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国内报导涂片检查阳性率57%~74%,而培养阳性率达95%[2]。 本组患者作涂片墨汁染色检查,3例(+),3例(-); 但是所有作培养均找到隐球菌。 我们也认为,真菌培养阳性率>涂片阳性率。 另外,CSF中糖降低明显或进行性下降,而氯化物降低不明显或正常,蛋白、 细胞不成比例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个特征。 本组一位患者,反复四次CSF检查,糖从1.72降至0.02mmol/L,涂片始终未发现隐球菌,一直当结脑治疗,但最终培养发现隐球菌。 我们体会,疑有隐球菌脑膜炎,而CSF检查,糖进行性下降,氯化物正常或轻度下降,应作抗真菌治疗,以免延误病程。 因有报道病程<1.5个月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程>1.5个月患者[3,4]。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瑞禄, 李宝玖等. 颅内隐球菌病CT表现《中国危重急救医学》, 1994年第4期.
2,倪昆华, 李成龙, 李兆熊.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 云南医药1997年18卷第2期.
3,SHERRYA, DUNBAR, J Clin Microbiol,1988,Jun 36(6)∶1617~20.
4,吴鸣鹤, 徐肇, 翁心华等. 新型隐球菌病74例分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7,14(6)∶457.
(2000-07-13 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郭毅(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马可夫(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陈实(518020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00062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女各3人; 20~30岁3人, 50~70岁, 3人, 发病前无免疫缺陷病史(先天性或获得性), 无明显吸毒及家禽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头痛5例, 恶心、 呕吐4例, 发热5例(多呈不规则发热), 视乳头模糊、 水肿5例, 2例患者出现了精神或行为异常; 2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 颈项强直检查4例患者为阳性; 视力模糊、 复视2例, 发病至入院时间由4天至4年不等。
, 百拇医药
3. 影像学检查: 3例头颅CT未发现明显异常; 2例头颅CT提示, 双外侧裂略宽或各脑室轻度扩大; 1例MRI检查提示脑萎缩,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4. 实验室检查: 本组6例均行腰穿, 颅内压6例均有增高, 其中超过300mmH2O 4例; 脑脊液细胞数均有增多, 白细胞(10~100)×106/L 2例, (100~500)×106/L 3例, 800×106/L以上1例; 脑脊液蛋白增高6例, 蛋白质0.64~4.5g/L; 氯化物在113至128mmol/L, 糖降低4例(其中<1.0mmol/L 2例), 3例分次CSF检查结果糖呈持续性下降之势, 同时检查血清糖在正常范围。 CSF涂片墨汁染色检出新型隐球菌3例, 所有患者作真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
5. 误诊情况: 首诊无一例第一诊断为真菌性脑膜炎。 其中误诊为结脑2例, 脱髓鞘脑病1例, 交通性脑积水1例, 病毒性脑炎1例, 精神异常查因1例。
, http://www.100md.com
讨论: 1. 误诊情况分析: 在本组中有2例误诊为结脑。 这2例中脑脊液细胞数在(500~800)×106/L之间, 氯化物均正常, 但糖1例从3.0~1.6mmol/L; 1例0.02mmol/L、 其中1例均因在外院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检查6次未找到隐球菌而长期抗结核治疗无效, 转我院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3次未找到隐球菌而第4次培养阳性确诊。 2例患者都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 仅有1例左侧鼻唇沟变浅, 一侧肢体肌力4级; 以下2点对两者有鉴别意义: ①隐脑病人常有且多早期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力模糊、 复视或失明, 少数病例可于晚期出现, 结脑病人颅内压增高不如隐脑明显。 ②结脑脑脊液蛋白、 细胞数常成比例增高, 糖下降较晚, 氯化物下降明显, 涂片有时可找到抗酸杆菌; 隐脑脑脊液蛋白可显著增高, 蛋白、 细胞不成比例, 糖早期下降显著, 氯化物下降不明显, 墨汁染色涂片可找到隐球菌。
本组1例误诊为脱髓鞘脑病, 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交通性脑积水1例, 均因脑脊液细胞数不高及颅内影像学显示异常信号而误诊。 隐球菌部分可在脑内形成肉芽肿, 类似脱髓鞘改变, 临床上则表现为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症状、 体征。
, http://www.100md.com
2. 影像学特点: 我们有3例患者早期头颅CT报告正常, 但是阅片时发现脑室缩小, 脑沟变浅。 国内文献对早期CT表现亦有类似描述[1]。 这种早期改变往往被CT医生所忽视, 应予以重视。 这是因隐球菌性感染致脑实质弥漫性脑水肿所致。 而晚期则因渗出物致脑膜粘连, 脑脊液循环受阻, 表现为脑室扩大。 我们有2例病程100天以上患者出现了上述表现。 我们认为头痛剧烈的患者, 常规积极的治疗仍不能缓解, 腰穿压力高伴有早期CT呈脑室缩小, 脑沟变浅, 应高度怀疑隐球菌性脑膜炎。
3. 隐脑确诊的唯一依据是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墨汁染色涂片镜检是最迅速而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国内报导涂片检查阳性率57%~74%,而培养阳性率达95%[2]。 本组患者作涂片墨汁染色检查,3例(+),3例(-); 但是所有作培养均找到隐球菌。 我们也认为,真菌培养阳性率>涂片阳性率。 另外,CSF中糖降低明显或进行性下降,而氯化物降低不明显或正常,蛋白、 细胞不成比例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个特征。 本组一位患者,反复四次CSF检查,糖从1.72降至0.02mmol/L,涂片始终未发现隐球菌,一直当结脑治疗,但最终培养发现隐球菌。 我们体会,疑有隐球菌脑膜炎,而CSF检查,糖进行性下降,氯化物正常或轻度下降,应作抗真菌治疗,以免延误病程。 因有报道病程<1.5个月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程>1.5个月患者[3,4]。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瑞禄, 李宝玖等. 颅内隐球菌病CT表现《中国危重急救医学》, 1994年第4期.
2,倪昆华, 李成龙, 李兆熊.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附3例报告). 云南医药1997年18卷第2期.
3,SHERRYA, DUNBAR, J Clin Microbiol,1988,Jun 36(6)∶1617~20.
4,吴鸣鹤, 徐肇, 翁心华等. 新型隐球菌病74例分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7,14(6)∶457.
(2000-07-13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