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86415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周四光 巢建新

    单位:广州海员医院传染科(510300)

    关键词:肝疾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放射免疫法

    广东医学99081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法)检测82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及3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A、LN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血清HA、LN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肝炎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血清HA、LN含量增多,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比。HA、LN是反映肝纤维化的可靠指标。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和沉积的结果,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早期阶段。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为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两种细胞外基质,HA、LN变化是反映肝脏活动性损害和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检测指标。作者测定了82例肝病患者血清HA、LN的含量,现就其与肝纤维化、肝功能的关系,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各型肝病患者82例,均系1997年7月~1999年4月我院消化科及传染病科的住院病人,男54例,女28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2.7岁。其中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7例(中、重度26例),肝炎后肝硬化17例。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B超等作出诊断。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正常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2.4岁,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静脉血3 mL,HA、LN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试剂盒由上海海军生物技术中心提供,标本置于-20℃保存,使用上海福光仪器厂生产的放射γ计数仪检测。病毒性肝炎血清指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用日立公司生产的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表示,并作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血清HA、LN在各型肝病中的水平 见表1。由表1可见,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血清HA、L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血清HA、 L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各组血清HA和LN含量(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比较 组 别

    例数

    HA(μg/mL)

    LN(μg/mL)

    正常对照组

    37
, 百拇医药
    104.2±30.4

    113.7±32.7

    急性肝炎

    8

    111.3±60.4

    139.7±43.8

    慢性肝炎轻度

    31

    154.8±86.4*

    189.6±71.8*

    慢性肝炎中重度

, 百拇医药     26

    395.6±97.4**

    364.3±81.2**

    肝炎后肝硬化

    17

    546.1 ±126.2**

    356.2±145.3**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P<0.001

    2.2 各型肝病组血清HA、LN水平比较 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重度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前后两两比较,血清HA、LN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依序递增。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外基质(ECN)的过度增生和异常沉积。肝脏对感染、毒物或代谢性损伤反应的显著特点是肝内胶原及非胶原基质的沉积,进而形成肝纤维化。HA是ECN糖氨基多糖(GAG)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正常机体由间质细胞合成。肝窦内皮细胞是HA降解的主要场所;肝脏受损时,HA合成增多,而降解减少,导致血清HA浓度增高。Guechot等[1]报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HA与组织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指出HA为估价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LN是细胞间质中的一种非胶原结构糖蛋白,其主要存在于胆管、血管及淋巴管的基底膜中,正常肝窦内没有LN的沉积,当肝脏发生慢性损害和纤维化时,肝脏内LN合成增加,并在肝窦壁内沉积,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改变。Sato等[2]报道血清LN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时显著升高,认为血清LN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指标,并可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我们研究测定了血清HA、LN两项指标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中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肝炎组血清HA、LN含量虽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HA、L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HA增高更为明显,提示HA更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慢性肝炎随病情加重HA、LN水平逐渐升高,在肝硬化时水平最高,表明HA、LN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本研究提示血清HA、LN含量是较好反映病毒性肝炎肝病变及肝纤维化的可靠指标,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文献报道:HA>70 μg/mL,LN >136μg/mL诊断肝纤维化的特异度、灵敏度均在90%以上,对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达100% [3];血清HA、LN在其它内科疾病如慢性肾病、白血病中亦有升高[4];本文未作此方面的研究。由上可见,血清HA、LN能较好地反映肝损害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动态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Guechot J,Poupon RE,Giral P,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ollagen II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and hyaluronan serum levels and histological fibros is in primary billiary cirrhosis C. J Hepatol,1994,20:388

    2 Sato S.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easurement of p III p,laminin p1,type IV-C and 7 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istological findings. Nipp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 1992,89:2007

    3 陈东风,冷思仁,刘为纹, 等. 血清Ⅳ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214

    4 胡 滨,韩清锡,陈寿权, 等. PCⅢ、HA、LN在内科不同疾病中的表现. 华人消化杂志,1998,3(6):24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