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菌血清型肠炎88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敏 曲芬 姜素椿
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一科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000621 1985年至1998年我院收治细菌学阳性的非伤寒沙门菌感染695例, 其中肠炎沙门菌血清型肠炎88例,占12.66%。以下就沙门菌血清型肠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作一总结分析。
一、临床资料
88例患者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5个月~65岁,平均(19.9±16.4)岁。成人54例(61.36%),13岁以下儿童34例(38.64%),3 岁以下幼儿21例(23.86%)。粪便培养阳性的沙门菌 由本院微生物室常规鉴定分型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其抗原式为1, 9, 12; g, m; -。同时采用K-B 纸 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采用NCCLS质控标准[1]。
, http://www.100md.com
二、结果
1.流行病学: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5~9月份发病数相对集中,计有59例(67.05%)。76.14%的病例有明确不洁饮食史,其中51.85%为食不洁果蔬及饮料所致,其余48.15%的病例是因食肉及汉堡包后发病。
2.临床表现:肠炎型64例,痢疾型24例。发热81例(92.05%),体温38.5℃以上72例(81.82%)。腹痛63例(71.59%),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全部病例均有腹泻,10次/d 以上者32例(36.36%), 水样便40例(45.45%),黏液或水样黏液便31例(35.23%),血便13例 (14.77%)。脱水21例(23.86%),其中轻度脱水16例,中重度脱水5 例。 呕吐者30例(34.09%),有里急后重症状者28例(31.82%)。32例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34例(38.64%),中性粒细胞升高者46例(52.27%)。大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58例(65.91%)。吞噬细胞阳性者21例(23.86%)。
, 百拇医药
4.药敏检测:有38株细菌做了纸片法药敏, 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 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86.84%、89.49% 和 71.05%;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为100%, 对洛美沙星为92.11%;对头孢噻肟钠(26株菌)为100%。
5.治疗及转归:除补液及支持治疗外,82例分别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吡哌酸加增效联磺或头孢噻肟钠等抗菌治疗,疗程 3~5 d,个别延长至6~7 d。另有4例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例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80例(94.12%)治愈出院,4例(4.71%)仅细菌未清除,判为显效。1 例 (1.18%) 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细菌未清除,判为进步。3例疗程未满不计疗效。
讨论 肠炎沙门菌血清型属于沙门菌D群,主要表现为肠炎或胃肠炎。 单纯此菌引起的肠炎临床总结少见,通过88例临床分析有如下体会:
1.流行病学资料表明,76.14%的病例有不洁饮食史, 并且有多人是因食用同一种汉堡包而发病。因此,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尤其防止鸡蛋和鸡肉的污染,注意个人生活卫生至关重要。此外, 全年各季均可有散发病例,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和认识,有助于加强传染病的防治。
, http://www.100md.com
2.部分病人表现有黏液便或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因此,单纯从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易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腹泻性疾病相混淆, 应注意病原学检查。
3.其他血清型沙门菌感染多为小儿发病率高,本组病例则以成人占多数,且常表现为高热、水样黏液便,多数血象升高,日腹泻次数多,易发生脱水,因而及时、足量补液,及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积极支持治疗有利恢复。根据临床指标恢复时间, 疗程3~5d,个别可适当延长至6~7 d。
4.国外报告肠炎沙门菌对包括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有耐药性[2]。此外,对医院内外感染的肠炎 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发现, 此菌对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有多重耐药[3]。本组结果却显示,该菌对所试药物敏感率均在85% 以上,耐药率的差异可能与地区及地域不同有关。为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辉,陈民钧,徐春英. 简要介绍美国NCCLS 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法规.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 18:118-124.
2,Gaillot O, Clement C,Simonet M,et al. Novel transferable beta-lactam resistance with cepchalosporinase charactenistics in Salmonella enteritidis.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7, 39:85-87.
3,赵英伟,孙萌,林静,等. 肠炎沙门菌质粒与耐药性比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8,8:140-142.
(收稿日期:1999-08-30), http://www.100md.com
单位: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一科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000621 1985年至1998年我院收治细菌学阳性的非伤寒沙门菌感染695例, 其中肠炎沙门菌血清型肠炎88例,占12.66%。以下就沙门菌血清型肠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作一总结分析。
一、临床资料
88例患者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5个月~65岁,平均(19.9±16.4)岁。成人54例(61.36%),13岁以下儿童34例(38.64%),3 岁以下幼儿21例(23.86%)。粪便培养阳性的沙门菌 由本院微生物室常规鉴定分型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其抗原式为1, 9, 12; g, m; -。同时采用K-B 纸 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采用NCCLS质控标准[1]。
, http://www.100md.com
二、结果
1.流行病学: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5~9月份发病数相对集中,计有59例(67.05%)。76.14%的病例有明确不洁饮食史,其中51.85%为食不洁果蔬及饮料所致,其余48.15%的病例是因食肉及汉堡包后发病。
2.临床表现:肠炎型64例,痢疾型24例。发热81例(92.05%),体温38.5℃以上72例(81.82%)。腹痛63例(71.59%),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全部病例均有腹泻,10次/d 以上者32例(36.36%), 水样便40例(45.45%),黏液或水样黏液便31例(35.23%),血便13例 (14.77%)。脱水21例(23.86%),其中轻度脱水16例,中重度脱水5 例。 呕吐者30例(34.09%),有里急后重症状者28例(31.82%)。32例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34例(38.64%),中性粒细胞升高者46例(52.27%)。大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58例(65.91%)。吞噬细胞阳性者21例(23.86%)。
, 百拇医药
4.药敏检测:有38株细菌做了纸片法药敏, 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 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86.84%、89.49% 和 71.05%;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为100%, 对洛美沙星为92.11%;对头孢噻肟钠(26株菌)为100%。
5.治疗及转归:除补液及支持治疗外,82例分别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吡哌酸加增效联磺或头孢噻肟钠等抗菌治疗,疗程 3~5 d,个别延长至6~7 d。另有4例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例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80例(94.12%)治愈出院,4例(4.71%)仅细菌未清除,判为显效。1 例 (1.18%) 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细菌未清除,判为进步。3例疗程未满不计疗效。
讨论 肠炎沙门菌血清型属于沙门菌D群,主要表现为肠炎或胃肠炎。 单纯此菌引起的肠炎临床总结少见,通过88例临床分析有如下体会:
1.流行病学资料表明,76.14%的病例有不洁饮食史, 并且有多人是因食用同一种汉堡包而发病。因此,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尤其防止鸡蛋和鸡肉的污染,注意个人生活卫生至关重要。此外, 全年各季均可有散发病例,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和认识,有助于加强传染病的防治。
, http://www.100md.com
2.部分病人表现有黏液便或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因此,单纯从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易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腹泻性疾病相混淆, 应注意病原学检查。
3.其他血清型沙门菌感染多为小儿发病率高,本组病例则以成人占多数,且常表现为高热、水样黏液便,多数血象升高,日腹泻次数多,易发生脱水,因而及时、足量补液,及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积极支持治疗有利恢复。根据临床指标恢复时间, 疗程3~5d,个别可适当延长至6~7 d。
4.国外报告肠炎沙门菌对包括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有耐药性[2]。此外,对医院内外感染的肠炎 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发现, 此菌对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有多重耐药[3]。本组结果却显示,该菌对所试药物敏感率均在85% 以上,耐药率的差异可能与地区及地域不同有关。为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辉,陈民钧,徐春英. 简要介绍美国NCCLS 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法规.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 18:118-124.
2,Gaillot O, Clement C,Simonet M,et al. Novel transferable beta-lactam resistance with cepchalosporinase charactenistics in Salmonella enteritidis.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7, 39:85-87.
3,赵英伟,孙萌,林静,等. 肠炎沙门菌质粒与耐药性比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8,8:140-142.
(收稿日期:1999-08-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