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检验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87116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探讨》之商讨
http://www.100md.com 《临床检验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国伟

    单位:都江堰市中医院,成都611830

    关键词:

    临床检验杂志990351 贵刊1998,16(1):13载陈俊根等著《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探讨》,文载:“目前,腹泻患者粪便的培养,常规选用SS培养基,主要检出志贺菌和沙门菌。对病原性弧菌、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甚为忽视,故易漏检或误判为非致病菌。为此我们增加了弱选择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以提高腹泻致病菌的检出率”。文中有几处疏漏之处,特指出以为商讨。

    粪便常规培养,《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463~465页第六节粪便标本的处理中指出,沙门及志贺菌需接种SS及中国蓝或麦康凯、伊红美蓝平板,针对特殊培养要求加选相应培养基。可是临床医师并不知道腹泻患者的病原菌是什么,所以化验申请单上除特殊要求外均填写“粪便培养”,一般不指定分离细菌的名称。细菌室也没有粪便只分离沙门菌与志贺菌的规定。

    陈文只增加了麦康凯平板培养18~24 h,但在这两种分离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的致病菌将被漏检,病原性弧菌的良好选择性培养基应是TCBS或碱性琼脂平板。

    所以,我认为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决不是SS加麦康凯便可以一概应付的,而应遵循《规程》,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培养基,做到点面结合,才可以提高致病菌检出率,使结果更加可靠。

    (1998-05-26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