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87463
HCG促排卵的时机及对排卵率和受孕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4期
     作者:张四友 郑 敏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 528000)

    关键词:促性腺素类,绒毛膜;排卵诱导;不育,女性

    在不孕症妇女的治疗中 在不孕症妇女的治疗中,往往于月经中期排卵前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模拟内源 黄体生成素(LH)峰诱导卵子最后成熟并排卵。但有关HCG对排卵和受孕率的影响报道较少。 本文总结1995年9月至1997年6月经系统监测治疗后怀孕的不育妇女40例,以观察HC G对排卵率和妊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40例,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如男方因 素,输卵管阻塞,免疫因素,宫颈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而单纯因排卵障碍所致不孕。 经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和系统监测,且周期中主导卵泡发育 ≥1.4 cm者为分析对象,监测63个周期。促排卵后无主导卵泡发育者未统计,以排除其 他因素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2 监测排卵方法 于月经周期的前7 d内测性激素基础值并B超检查有无残存卵泡 ,若有 直径≥1.0 cm卵泡则不用促排卵治疗,否则周期第10天每天测宫颈粘液评分(CS)及开始阴 道B超 监测卵泡发育大小,然后根据前次结果决定每天或隔天检查,当主导卵泡≥1.4 cm后每天监 测至卵泡消失。当CS≥8分后或B超监测卵泡直径≥1.8 cm用LH酶标测晨尿LH峰出现的时间, 同时连续监测基础体温,当排卵或黄素化表现后5~7 d抽血测孕酮值。排卵指征以文献 [1]为依据。

    1.3 HCG应用时机 当B超监测卵泡发育≥1.8 cm时肌注HCG,剂量根据测晨尿LH情况 选用6 000~9 000 u,同时指导用药当晚(或LH峰出现当晚)和第2晚同房增加受孕机会 。

    2 结果

    2.1 HCG对排卵率的影响 在63个周期中,主导卵泡发育均达1.4 cm以上,应用HC G诱导排卵17周期,未用HCG 46周期,排卵共56周期,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应用HCG对排卵率的影响(例,%)

    组别

    尿LH结果

    周期

    排卵周期(%)

    应用HCG

    LH-

    8

    7(87.5)

    LH+

    9

    8(88.89)

    未用HCG
, 百拇医药
    LH+

    46

    41(89.13)

    从上表看出,在体内缺乏LH峰时HCG可促排卵(87.5%),与未用HCG的排卵率(89.1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无论体内是否出现LH峰,应用HCG对排卵率均无影响。

    2.2 应用HCG对妊娠率的影响 在63周期中,经治疗后有40例43周期妊娠,见表2。

    表2 应用HCG与妊娠率的关系(例,%)

    组别

    周期

    排卵周期

, 百拇医药     妊娠周期

    应用HCG

    17

    15(88.24)

    8(47.06)

    未用HCG

    46

    41(89.13)

    35(76.09)

    P值

    >0.05

    >0.05

    表2可见,应用HCG诱导排卵对排卵率虽无影响,但受孕率却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2.3 HCG应用时机与受孕率的关系 在63周期中,卵泡成熟排卵时的平均直径约2. 03 cm(1.6~2.95 cm),其中排卵泡≥2.2 cm者占排卵周期的30.36%(17/56)。说明有 大约30% 的卵泡需发育至直径≥2.2 cm才成熟并排卵。而不同时机应用HCG对受孕率的影响及与未用H CG组受孕率的比较见表3。

    表3 应用HCG不同时机对受孕率的影响

    组别

    卵泡直径(cm)

    排卵周期

    妊娠周期(%)

    未排卵周期

    应用HCG

, http://www.100md.com     <2.2

    10

    3(30.00)

    1

    ≥2.2

    5

    5(100)

    1

    未用HCG

    <2.2

    29

    25(86.21)

    4
, 百拇医药
    ≥2.2

    12

    10(83.33)

    1

    上表看出,若未用HCG干扰卵泡发育,卵成熟时无论卵直径大小受孕率并无差异( P>0.05),而在应用HCG组,若卵泡直径<2.2 cm受孕率明显降低(P<0.05),而卵 泡≥2.2 cm用HCG,则受孕率与未用LCG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HCG因其化学结构与LH相似,它们结合一共同的受体(LH/CG-R)而产生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2],临床上常用来模拟内源性LH峰,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及排卵,特别是对一些性腺 轴正反馈机制障碍的病人,以及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促超排卵周期病人,HCG促排 卵的疗效是肯定的。本文结果显示,在缺乏内源性LH峰时应用HCG后排卵率达到内源性LH峰 后的自然排卵率。但应用HCG并未提高排卵率,分析主要与卵子是否成熟有关。所以在月经 中期应用HCG促排卵对存在缺乏内源性LH峰的排卵障碍病人是有效的。
, http://www.100md.com
    在卵子的成熟过程中,过早出现的LH峰将对卵子的成熟,受精和胚胎质量有不良影响 [3],降低妊娠率。所以许多促超排卵周期往往用促性腺激素释放类似物通过对垂体的 降调节作用消除内源性LH对卵泡质量的干扰。本文发现,由于个体差异,卵泡发育达到 成熟时其大小不一,当B超监测卵泡直径到1.8~2.2 cm时,仍有约30%未成熟,与文献 报道 一致[4]。因卵泡成熟后延,体内LH峰亦迟现,易误认为性腺轴正反馈机制障碍而 过早应用HCG,干扰了卵子的正常发育,虽可排卵,但降低了妊娠率。有报道[5]当 卵 泡≥1.9 cm时应用HCG虽排卵但显示黄体功能不良。HCG的过早应用对妊娠率的影响最近亦受 到注意[6]。所以单依据B超监测卵泡大小≥1.8 cm并不代表卵子成熟,若此时使用 HCG促排卵将降低妊娠率,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应用时机。

    本文还发现,当卵泡直径≥2.2 cm后应用HCG促排卵,效果较理想,主要是避免部分卵 子成熟过迟者(约30%)应用HCG后干扰了卵子的受精力。故在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中,应用 HCG促排卵不宜常规使用,而应掌握好指征,即性腺轴正反馈 机制障碍而无尿LH出现或不足者。应用时机应确定为卵泡成熟而非卵泡大小,即综合B 超监测卵泡直径,且与宫颈粘液评分相符。一般当B超监测卵泡<2.2 cm时,宜待其体内LH 峰 出现而自然排卵,当卵泡≥2.2 cm时,CS≥8分而尿LH峰仍未出现或不足,可认为其正反馈 机制障碍宜应用HCG,其效果较理想,可增加受孕机会。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四友,郑 敏,卓琼兰,等.育龄期妇女体质指数,腰/臀比与排卵 关系.广东医学,1997,(6):386

    2 陆金春,张红烨.LH/CG受体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计划生育 分册,1997,(2):94

    3 Kagawa T,Shuji Y,Souya N.Relationship among serum levels of l utuinizing hormone,estradiol,and progesterone during follicle stilnulation and embryo transrer(IVF-ET).J Asst Reprod Genet,1992,(9):106

    4 赵文新,张丽珠.促超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8,(6):326

    5 杨燕生,邢玉莲,易尼亚,等.HMG-HCG促排卵9例介绍.实用妇 产科杂志,1989,(4):207

    6 李 满,庄文伦,李 洁.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HCG注射前血孕酮水 平与妊娠的关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3):147

    19981105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