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87793
双侧人中旁矩形瓣修复下唇缺损四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
     作者:叶昆禄 姜晓钟 赵云富

    单位:

    关键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80443 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诊治腺性膀胱炎患者26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其中11例行超酸水(上海凤家贸易实业公司提供)膀胱灌注治疗,3例失访,8例获得随访。这8例患者均有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状,伴有镜检血尿者5例,肉眼血尿者3例,耻骨上及下腹部隐痛不适者4例。膀胱镜检查,病变主要位于三角区及双输尿管开口周围者5例,其中波及到颈部及后尿道者4例;病变散在者3例。超酸水膀胱灌注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先插入导尿管,自导尿管向膀胱内灌注超酸水150~200 ml,保留1 h以上,每周灌注2次,持续3个月以上。疗效判定: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膀胱镜复查粘膜正常,随访活检报告正常者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但偶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偶有血尿,膀胱镜复查粘膜正常或尚有散在病灶未痊愈者为好转。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症状又复发,膀胱镜复查或活检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本组随访时间3~14个月,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出现。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膀胱内慢性炎症、结石、肿瘤和膀胱出口梗阻是最常见的刺激因素。本组8例患者中,6例患者在治疗前有明显脓尿,4例患者中段尿培养呈阳性,治疗后复查尿常规示脓尿消失。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有多种,局限性的病变经尿道电灼或切除可获得控制或根治,也可采用开放手术处理。但对于病变较为广泛或病灶散在、多发的患者,经尿道电灼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难度较大,疗效也不肯定。本组8例患者膀胱病变广泛,病灶散在且多发,较为适合于膀胱灌注治疗。超酸水的特点:(1)pH值在2.7以下,氧化还原电位在1 000 mV以上,溶存氯的体积分数在(5~60)×10-6以上,这3大要素是超酸水具有强大杀菌力的原因。(2)超酸水不是化学药品,在接触到作用对象一段时间以后即可还原成普通水,所以无蓄积性毒害,并且为零污染。(3)超酸水的pH值尽管小于2.7,但它丝毫无强酸的腐蚀性。

    超酸水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能机制是:(1)超酸水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其低pH值、高氧化还原电位及高溶存氯浓度均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从而消除了腺性膀胱炎的可能发病原因,起到了治疗作用;(2)超酸水膀胱灌注改变了膀胱粘膜上皮细胞的膜电位,并起到了抑制膀胱粘膜上皮细胞化生的作用。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694.305

    (1998-06-03收稿, 1998-07-10修回)

    孙颖浩, 男, 1961年5月生, 硕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