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21期
编号:10288236
易栓症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21期
     作者:李家增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00682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2134

    1965年,Egeberg在报道一个挪威家族的血栓形成倾向时使用了易栓症(Thrombophilia)一词,此后这一名词被广泛用于有血栓倾向的患者。易栓症不同于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是指患者存在易发生血栓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是遗传的,也可继发于某种疾病呈获得性。前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有血栓家族史,反复的血栓形成,年轻时(<45岁)发生血栓,轻微激惹即可发生血栓,患者存在难以治疗的血栓病;而获得性易栓症可见于肝病、肾病综合征及红斑狼疮等。

    1 临床分类

    1.1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AT-Ⅲ)缺陷症 于1965年Egeberg报道首例,临床又分Ⅰ型和Ⅱ型(Ⅱ型系由于点突变又分为3个亚型),我国报道较少。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02%~0.17%,主要引起静脉血栓。
, 百拇医药
    1.2 蛋白C(PC)缺陷症 1981年Griffin报道一个家族,其杂合子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纯合子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国内有零星报道。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14%~0.5%,主要引起静脉血栓。

    1.3 蛋白S(PS)缺陷症 1984年Comp等首次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曾报道一个家族。主要引起静脉血栓。

    1.4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1978年Aoki报道首例,我国尚未见报道。

    1.5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可分为无症状、有出血症状和(或)血栓形成三种,目前我国尚无报道。

    1.6 抗APC(APC-R) 1993年Dahlback报 道,将活化的蛋白C(APC)加到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中不能使其APTT延长称之为APC-Resistance。后来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患者的因子V结构异常,首先报道的是因子V重链A2的506位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因而APC不能裂解因子V发挥抗凝作用。对因子V这种点突变称为因子V Leiden;近年又报道了306位精氨酸被取代,称为因子V Cambridge。我国正常人和静脉血栓患者的APC-R阳性率与西方国家相近,正常人为3%~6%,但基因研究显示至今仅 有2例FV Leiden。
, 百拇医药
    1.7 凝血酶原G20210A 1996年Poort等首先在一静脉血栓家族中发现,其凝血酶原基因3′未翻译区发生突变,87%的患者有凝血酶原升高(高于正常的115%),但是凝血酶原也有不增高者。西方国家报道,本症在正常人中有1%~2%的阳性率,我国报道均为阴性结果。

    1.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合成代谢的中间产物,它可经转硫途径成为胱硫醚或经过再甲基化途径成为蛋氨酸。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亚甲酸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等酶的基因突变可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很多继发性因素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6或叶酸缺乏,慢性肾衰竭,糖尿病等也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在1969年McCully即已注意到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疾病的关系,1976年Wilcken首先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1.9 富组氨酸糖蛋白增多症(HRG) 1987年Engesser报道,HRG主要调节纤溶系统活性,它与肝素结合后影响肝素与AT-Ⅲ的作用,同时可与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而影响纤溶活性。本症常见于动脉血栓,发病率为6%~9%。常见的易栓症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常见的易栓症

    AT-Ⅲ缺乏

    PC缺乏

    PS缺乏

    纤溶酶原减少

    异常纤维蛋白原

    首报

    Egeberg 1965

    Griffin 1981

    Comp 1984

    Aoki 1978

    Beck 1965
, http://www.100md.com
    遗传方式

    AD

    AD/AR

    AD

    AD

    AD

    发病率

    1∶2000~5000

    AD1∶16000AR1∶300

    1∶16000

    罕见

    罕见

    血栓(%)
, 百拇医药
    5

    5

    5

    1

    1

    生理作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灭活VaⅧ激活PIG

    PC辅因子

    溶纤

    病理机制

    不能抑制凝血

    不能灭活Va,Ⅷa影响纤溶
, 百拇医药
    减少PC活性

    纤溶下降

    纤溶下降

    杂合子水平

    30%~70%

    14%~70%

    总PS30%~65%

    游PS15%~50%

    30%~60%

    不知

    杂合子症状

    DVT、PE、MVT、CVT
, 百拇医药
    DVT、PE、CVT、MVT、CSN

    DVT、PE、MVT

    DVT、PE

    DVT、PE

    纯合子水平

    无报道

    <5%

    <5%

    无报道

    无报道

    纯合子症状

    推测宫内死亡

, 百拇医药     新生儿暴发紫癜,CVT

    同前

    同上

    同上

    实验诊断

    活性↓

    活性↓

    游离PS↓

    活性↓

    TT延长Fg正常

    继发病因

    肝病、DIC、肾病

    及用肝素↓
, http://www.100md.com
    用双香豆素时可上升

    肝病、DIC、ARbs

    给双香豆素均

    可减少

    肝病、DIC、给双香

    豆和肾病↓在SLE,肾病及妊娠过量结合于C4b-BP

    肝病,DIC↑

    妊娠可↑

    肝、肾癌时

    治疗

    肝素、双香豆素、ATⅢ剂

, http://www.100md.com     肝素、双香豆素

    同前

    同前

    同前

    此外,尚有数种未完全确定的与血栓形成有关的遗传性缺陷,如FⅫ缺乏、PAT-1升高、t-PA缺乏、HC-Ⅱ缺乏、TFPI缺乏、脂蛋白(a)异常、凝血酶调节蛋白异常。上述遗传性缺陷也可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

    2 实验诊断

    临床对年轻的血栓病患者,尤其是反复发作和有家族史的静脉血栓患者,应该考虑易栓症的可能性,进行相应的实验检查。对于比较常见的易栓症,如AT-Ⅲ缺陷、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抗活化的蛋白C等已有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关键是进行活性测定;此外,有些疾病服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影响AT-Ⅲ、PC、PS等活性水平,如血栓性疾病、肾病综合征、DIC、肝病、失蛋白性肠病及应用肝素、雌激素均可导致AT-Ⅲ活性降低;而应用华法令则使AT-Ⅲ活性增加。活动性血栓病、肝病、DIC、糖尿病及应用华法令、门冬酰胺、口服避孕药均可使PC活性降低,而应用雌激素、达那唑则可使PC活性增加。
, 百拇医药
    AT-Ⅲ缺陷筛选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色素底物法测定有过量F-Xa(或凝血酶)的标本中剩余的FXa(或凝血酶)含量。诊断PC缺陷可用色素底物或缺PC血浆测APTT。诊断PS缺陷的方法与PC类似。诊断APC-R可用加与不加APC的APTT进行比较,但有不少干扰因素需排除,如血小板含FV可引起假阳性,而FⅧ升高可降低APC比率,妊娠妇女的APC比率低。诊断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用HPLC进行测定。

    3 治疗

    对于无症状AT-Ⅲ、PC、PS缺陷的个体,不需进行治疗。但在手术前及妊娠期应给予皮下注射肝素。APC-R和FⅡG20210A的发生率在白人较高,在亚洲很少,其无症状者更为多见,在一些情况下如手术、口服避孕药时等应注意预防。对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对已发生血栓的易栓症应按血栓病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