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淮海医药》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8260
利多卡因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惊厥24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淮海医药》 2000年第2期
     作者:华卫东 陈宏儒

    单位: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儿科233300

    关键词:利多卡因;氟乙酰胺;惊厥

    淮海医药000265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971

    我科1995~1999年,对氟乙酰胺中毒所致的顽固性惊厥,经鲁米那、安定、复方冬眠灵等治疗不能有效的控制者,采用了利多卡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病例年龄1(3)/(12)~12岁,全部经口误服中毒,都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例有消化道出血。昏迷6例,呼吸不规则7例,面色紫绀9例,全部有频繁抽搐,其抽搐发作时四肢抽动,双眼上翻,意识丧失,每次发作持续5~10 min,间隔时间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抽搐时间~1 d 15例,~2 d 6例,~3 d 2例,大于3 d 2例。辅助检查:血清钙测定13例均有降低。尿素氮检查10例,1例升高。肝功检验9例,转氨酶升高2例。心电图检查21例均正常。脑CT检查12例,4例轻中度脑水肿。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24例在用解毒剂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鲁米那或/安定静注,12 h内惊厥不能控制或伴有呼吸衰竭者应用利多卡因,首次负荷量2mg.kg-1稀释后3~5min静注。30min后惊厥不止者再重复上述剂量,缓解后以4~6 mg.Kg-1.h-1维持静滴。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率、血压。

    2 结果

    14例10min内惊厥不止,7例在0.5h内惊厥控制,3例患儿在维持静点6h内控制。用药最短12h,最长3.5d,平均1.8d。

    3 讨论

    氟乙酰胺在体内形成氟乙酸,阻断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的氧化,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加之柠檬酸、氟柠檬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神经、精神症状[1]。临床上常表现为顽固性惊厥。因此选择有效的抗惊厥药物,迅速控制惊厥发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第一线抗惊厥药苯二氮艹 卓类及巴比妥类,在常规剂量下往往很难奏效,大剂量反复应用由于中枢抑制作用不利于观察神志变化,甚至导致呼吸抑制。而第二线药物常选用麻醉阻滞剂硫喷妥钠和利多卡因,因硫喷妥钠对呼吸抑制作用强,必须做好呼吸抢救准备,小儿不宜应用。
, 百拇医药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脂类局麻药,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中枢镇静作用非常显著,大脑皮层对其特别敏感,静注利多卡因可抑制大脑皮层异常放电,迅速制止癫痫持续状态的抽搐发作,而不降低意识水平,无呼吸抑制,对生命体征影响也不明显[2]。利多卡因静注后半衰期为10min,静脉点滴半衰期为200min,作用快,排泄快,体内蓄积少,副作用少[3]。停用后利多卡因及代谢产物于24~48h内排出体外。而其它止痉药如鲁米那、苯妥英钠、安定半衰期较长,易蓄积中毒。本组试用利多卡因后,效果确切。由于静脉注射后作用时间较短,一般需静滴维持,推荐剂量4~6mg.kg-1.h-1

    利多卡因治疗惊厥的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Na+和K+的跨膜活动从而稳定细胞膜使其兴奋性降低有关[4]。由于利多卡因促进钾离子外流,由肝细胞线粒体代谢后,从肾排出,利多卡因的两种代谢产物单乙基氨基酸(MEGX)和甘氨酸二甲苯胺(GX)具有生物活性和潜在毒性[5],当钾离子、MEGX、GX、蓄积时可致心律失常、肌肉颤动或惊厥,故心脏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的重症患儿不宜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严格掌握用量及滴速,本组2例因静滴速度过快出现心率减慢,减慢滴速后迅速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总之,氟乙酰胺中毒所致的顽固惊厥,在应用鲁米那、安定等药物不能满意控制惊厥或伴有呼吸衰竭者,选用利多卡因治疗惊厥具有速效、安全、不降低意识水平、不抑制呼吸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杜生祥,郭呈芳,杜 薇.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氟乙酰胺中毒27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9(4):224

    2,府 军.常用药物新用途手册.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

    3,胡广秀,张秀莲,高 奎.利多卡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26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3):141

    4,贺印永.利多卡因治疗小儿惊厥15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1998,16(2):100

    5,杨丽丽,匡谊芳,万芳萍,等.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32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1998,16(2):100

    (收稿:1999-10-11 修回:1999-12-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