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詹海勇 邱杰文 刘卫东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15031)
关键词:胆碱酯酶类;肝疾病
实用医学杂志990111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各型肝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对28例急性肝炎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hE活性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提示我国可能存在家族性低胆碱酯酶血症患者。
人体内胆碱酯酶(ChE)由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拟胆碱酯酶(PChE)两部分组成,二者均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AChE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PChE主要来源于肝脏,血清中主要含PChE,AChE含量甚微[1]。本文检测血清ChE主要指PChE而言,肝脏受损害时,血清中ChE合成减少,以至活力降低,为探讨其临床价值,对112例各型肝病患者进行ChE检测,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100例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系我院健康体检者,肝肾功能均正常。肝病组:112例,男87例,女25例,年龄17~66岁,均为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传染病科和消化科的住院患者,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18例,重型肝炎13例,肝硬化23例。
1.2 测定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标本在清晨空腹采集,仪器用美国EKTACHEM 750xRC干式生化自动分析仪,日常标准物、质控物均采用其原产品,具体方法按规定操作。在测ChE的同时,所有病人标本均用上述仪器检测其它肝功能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用±s表示,采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肝病患者的ChE活性见表1。由表1可见,肝脏疾病患者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除慢迁肝与急性肝炎、肝硬化与重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肝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肝病患者的ChE活性(±s) 组别
例数
ChE活性(U/L)
阳性数(%)△
正常对照
100
, http://www.100md.com 8 336.69±1 661.07
重型肝炎
13
1 791.69±623.29**
13(100.0)
肝硬化
23
2 479.52±1 324.72**
21(91.3)
慢活肝
18
4 051.38±1 554.61**
, 百拇医药
12(66.7)
慢迁肝
13
6 588.92±2 146.95**
4(30.8)
急性肝炎
45
6 147.82±1 602.08**
18(40.0)
急肝恢复期
28
7 994.36±1 576.38*
, http://www.100md.com
1(3.6)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05,△ 血清ChE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2s(5 014.55 U/L)
2.2 ChE活性动态观察 对45例急性肝炎中的28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治疗后其ChE活性立即开始回升,随病情恢复约40天后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ChE活性差异显著(P<0.01),而另有3例ChE活性持续低下(<2 500 U/L)的急性肝炎患者,有2例10天后转为重型肝炎而不治死亡,1例其它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恢复痊愈而出院,但ChE活性仍低于正常低值的50%左右,本文同时对其家族成员父母及兄妹进行ChE活性测定,发现其父亲及妹妹的ChE活性均低于2 500 U/L,而其母亲及哥哥则在正常范围,其家族成员均无肝病病史,且其它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并排除其它疾病及药物对ChE活性的影响。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血清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损害时,此酶合成减少,肝病患者基本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这些都可能影响ChE合成,导致血清ChE活性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本资料结果表明:各组肝病中ChE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并随肝脏病情程度加重而下降,下降幅度依次为:慢迁肝<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重型肝炎。故血清ChE活性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是一项灵敏指标。不同病期ChE活性不尽相同,且可随病情好转而上升,随病情加重而降低,稳定期稍升,活动期、肝纤维化、肝功能衰竭则显著降低,与文献报道一致[2,3]。本文还观察到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ChE活性均值只有正常均值的1/4。因此,认为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病病情的指标,对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3.2 在对45例急性肝炎中的28例进行动态观察时发现,ChE活性随病情的恢复好转迅速增加,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3例ChE活性持续低下的急性肝炎患者中,有2例转为重型肝炎而最终死亡。说明ChE活性在病程中上升,病情恢复,预后良好。持续低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另1例急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其它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情恢复出院,但血清ChE活性仍明显低下,持续不升,且排除了其它疾病及药物对其影响,国外报道,ChE可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血清ChE活性低下,出现家族性低ChE血症[4]。而国内尚未见有关ChE基因突变的报道,本例患者ChE<2 500 U/L,且家族成员中有低ChE活性患者,而无肝病的症状,考虑可能为ChE基因突变所致的家族性低ChE血症。本例是否符合以上论述,须对其家族成员的Ch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才能进一步确定。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邓 岩等.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慢性肝炎诊治的临床意义. 重庆医学,1997,26(1):16~17.
2 迟宝荣,等. 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临床肝脏病杂志,1996,12(2):108~109.
3 苏德元,等.重型肝炎207例预后因素分析. 临床肝脏病杂志,1993,9(2):97~98.
4 Weidong Liu,Hada T,Fukui K,et al. Familial hypocholinesterasem-
ia found in a family and a new confirmed mutation. Internal Medicine,1997,36(1)9~13., 百拇医药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15031)
关键词:胆碱酯酶类;肝疾病
实用医学杂志990111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各型肝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对28例急性肝炎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hE活性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提示我国可能存在家族性低胆碱酯酶血症患者。
人体内胆碱酯酶(ChE)由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拟胆碱酯酶(PChE)两部分组成,二者均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AChE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PChE主要来源于肝脏,血清中主要含PChE,AChE含量甚微[1]。本文检测血清ChE主要指PChE而言,肝脏受损害时,血清中ChE合成减少,以至活力降低,为探讨其临床价值,对112例各型肝病患者进行ChE检测,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100例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系我院健康体检者,肝肾功能均正常。肝病组:112例,男87例,女25例,年龄17~66岁,均为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传染病科和消化科的住院患者,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18例,重型肝炎13例,肝硬化23例。
1.2 测定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标本在清晨空腹采集,仪器用美国EKTACHEM 750xRC干式生化自动分析仪,日常标准物、质控物均采用其原产品,具体方法按规定操作。在测ChE的同时,所有病人标本均用上述仪器检测其它肝功能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用±s表示,采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肝病患者的ChE活性见表1。由表1可见,肝脏疾病患者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除慢迁肝与急性肝炎、肝硬化与重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肝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肝病患者的ChE活性(±s) 组别
例数
ChE活性(U/L)
阳性数(%)△
正常对照
100
, http://www.100md.com 8 336.69±1 661.07
重型肝炎
13
1 791.69±623.29**
13(100.0)
肝硬化
23
2 479.52±1 324.72**
21(91.3)
慢活肝
18
4 051.38±1 554.61**
, 百拇医药
12(66.7)
慢迁肝
13
6 588.92±2 146.95**
4(30.8)
急性肝炎
45
6 147.82±1 602.08**
18(40.0)
急肝恢复期
28
7 994.36±1 576.38*
, http://www.100md.com
1(3.6)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05,△ 血清ChE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2s(5 014.55 U/L)
2.2 ChE活性动态观察 对45例急性肝炎中的28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治疗后其ChE活性立即开始回升,随病情恢复约40天后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ChE活性差异显著(P<0.01),而另有3例ChE活性持续低下(<2 500 U/L)的急性肝炎患者,有2例10天后转为重型肝炎而不治死亡,1例其它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恢复痊愈而出院,但ChE活性仍低于正常低值的50%左右,本文同时对其家族成员父母及兄妹进行ChE活性测定,发现其父亲及妹妹的ChE活性均低于2 500 U/L,而其母亲及哥哥则在正常范围,其家族成员均无肝病病史,且其它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并排除其它疾病及药物对ChE活性的影响。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血清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损害时,此酶合成减少,肝病患者基本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这些都可能影响ChE合成,导致血清ChE活性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本资料结果表明:各组肝病中ChE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并随肝脏病情程度加重而下降,下降幅度依次为:慢迁肝<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重型肝炎。故血清ChE活性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是一项灵敏指标。不同病期ChE活性不尽相同,且可随病情好转而上升,随病情加重而降低,稳定期稍升,活动期、肝纤维化、肝功能衰竭则显著降低,与文献报道一致[2,3]。本文还观察到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ChE活性均值只有正常均值的1/4。因此,认为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病病情的指标,对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3.2 在对45例急性肝炎中的28例进行动态观察时发现,ChE活性随病情的恢复好转迅速增加,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3例ChE活性持续低下的急性肝炎患者中,有2例转为重型肝炎而最终死亡。说明ChE活性在病程中上升,病情恢复,预后良好。持续低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另1例急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其它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情恢复出院,但血清ChE活性仍明显低下,持续不升,且排除了其它疾病及药物对其影响,国外报道,ChE可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血清ChE活性低下,出现家族性低ChE血症[4]。而国内尚未见有关ChE基因突变的报道,本例患者ChE<2 500 U/L,且家族成员中有低ChE活性患者,而无肝病的症状,考虑可能为ChE基因突变所致的家族性低ChE血症。本例是否符合以上论述,须对其家族成员的Ch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才能进一步确定。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邓 岩等.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慢性肝炎诊治的临床意义. 重庆医学,1997,26(1):16~17.
2 迟宝荣,等. 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临床肝脏病杂志,1996,12(2):108~109.
3 苏德元,等.重型肝炎207例预后因素分析. 临床肝脏病杂志,1993,9(2):97~98.
4 Weidong Liu,Hada T,Fukui K,et al. Familial hypocholinesterasem-
ia found in a family and a new confirmed mutation. Internal Medicine,1997,36(1)9~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