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探讨
作者:邹莉 戴艳萍
单位:邹莉(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1);戴艳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1)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童;静脉穿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0001157 摘 要:采用静脉留置针对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用于输液治疗,此方法的应用不仅保护血管,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由于静脉留置针随时保持静脉的通畅,更方便用药及抢救。
儿科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用金属头皮针,常不能有效地保证补液输血的需要,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我科自1996年9月~1999年6月采用德国进口的24G静脉留置针(双称套管针)对0~14岁的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彻底解决了补液输血的问题,保护了血管,减轻了长期输液患儿每天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抢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时间。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我科对880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病毒性脑炎20例,颅内出血32例,抽搐原因待查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地中海贫血15例,重症肌无力1例,呕吐原因待查16例,支气管哮喘98例,肠炎92例,肺炎197例,早产儿87例,破伤风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61例,新生儿黄疸98例。其中男476例,女404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的生后10min;保持最长时间7天,最短时间24h;对880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取样做细菌培养检查,无一例感染。
1.2 材料 德国进口24G静脉留置针、3M胶布、肝素帽、一次性保护膜。
1.3 冲管液(封管液)
1.3.1 肝素液 12500U肝素钠针中取0.1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每1ml生理盐水含0.625U的肝素钠,取配制好的肝素液2ml。
, 百拇医药
1.3.2 0.9%生理盐水 取2~5ml。
1.4 血管的选择 选择直而粗,有柔软和弹性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的活动处,在儿科我们常选择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手足背静脉、大隐静脉,但在以下情况避免穿刺:静脉硬化、静脉炎、静脉曲张、有渗漏、感染、血肿区域及影响循环部位。
1.5 穿刺步骤 常规消毒穿刺点后,取出留置针并旋转松动外套管,消除粘连,绷紧皮肤,使静脉相对固定,右手握紧留置针,并充分暴露回血腔,以15~20度进针,刺破血管后,观察回血腔有否出血,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以0~5度角再向前推进穿刺针约1.5μm,确保针在静脉内,以针芯为指引,将留置针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中,用左手无名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外静脉(防止溢出)抽出针芯,接上肝素帽式输液器,用保护膜及3M胶布固定。
1.6 留置方法
1.6.1 如需24h维持输液,可使用带肝素帽的延长管。
, 百拇医药
1.6.2 不需24h持续输液,可使用单一的肝素帽,用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进行输液,输液完毕用0.9%生理盐水或配制好的肝素液封管,确保留置针导管的通畅。
2 护理体会
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覆盖透气保护膜,对穿刺留置点应每日用碘伏消毒,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及时早期发现并发症,对敷料不粘或污染的应及时更换。
2.2 因持续冲洗,套管内有少许血液回流,要及时检查留置针与肝素帽连接是否紧密,连接处有无脱落、松动、漏水现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在冲洗操作中采用正压封管,即封管液余0.1~1ml时边退针边推药的方法,如发现套管内有血凝块不可用盐水强行冲洗,防止引起栓塞,应立即拔管。
2.3 穿刺的留针与穿刺的肢体应妥善固定,防止套管脱管,打折及接头滑脱,对哭吵厉害的患儿,穿刺肢体用弹力绷带加小夹板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儿的不适。
, 百拇医药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素质,提高套管针的成功率。
2.5 心理护理 套管针留置时间长,可向家长及懂事的患儿解释套管针的益处及如何配合作好保护,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对留置期间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处理和解释。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柔软,具有良好的扭曲恢复特性,在血液的温度下能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可在血管内保持较长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静脉留置针可随时保持着静脉通畅,更方便于临床用药及危重抢救,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通过对88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经取样做细菌培养检查,无一例感染及发生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药晋红,胡牧.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365
[2]郭德芬,赵柱莲,张泽芳.3种置入静脉留置针方法的结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80
[3]周宗芳,刘玉华.深静脉留置管在抢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40
收稿日期:1999-08-30
, 百拇医药
单位:邹莉(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1);戴艳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1)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童;静脉穿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0001157 摘 要:采用静脉留置针对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用于输液治疗,此方法的应用不仅保护血管,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由于静脉留置针随时保持静脉的通畅,更方便用药及抢救。
儿科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用金属头皮针,常不能有效地保证补液输血的需要,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我科自1996年9月~1999年6月采用德国进口的24G静脉留置针(双称套管针)对0~14岁的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彻底解决了补液输血的问题,保护了血管,减轻了长期输液患儿每天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抢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时间。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我科对880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病毒性脑炎20例,颅内出血32例,抽搐原因待查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地中海贫血15例,重症肌无力1例,呕吐原因待查16例,支气管哮喘98例,肠炎92例,肺炎197例,早产儿87例,破伤风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61例,新生儿黄疸98例。其中男476例,女404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的生后10min;保持最长时间7天,最短时间24h;对880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取样做细菌培养检查,无一例感染。
1.2 材料 德国进口24G静脉留置针、3M胶布、肝素帽、一次性保护膜。
1.3 冲管液(封管液)
1.3.1 肝素液 12500U肝素钠针中取0.1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每1ml生理盐水含0.625U的肝素钠,取配制好的肝素液2ml。
, 百拇医药
1.3.2 0.9%生理盐水 取2~5ml。
1.4 血管的选择 选择直而粗,有柔软和弹性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的活动处,在儿科我们常选择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手足背静脉、大隐静脉,但在以下情况避免穿刺:静脉硬化、静脉炎、静脉曲张、有渗漏、感染、血肿区域及影响循环部位。
1.5 穿刺步骤 常规消毒穿刺点后,取出留置针并旋转松动外套管,消除粘连,绷紧皮肤,使静脉相对固定,右手握紧留置针,并充分暴露回血腔,以15~20度进针,刺破血管后,观察回血腔有否出血,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以0~5度角再向前推进穿刺针约1.5μm,确保针在静脉内,以针芯为指引,将留置针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中,用左手无名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外静脉(防止溢出)抽出针芯,接上肝素帽式输液器,用保护膜及3M胶布固定。
1.6 留置方法
1.6.1 如需24h维持输液,可使用带肝素帽的延长管。
, 百拇医药
1.6.2 不需24h持续输液,可使用单一的肝素帽,用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进行输液,输液完毕用0.9%生理盐水或配制好的肝素液封管,确保留置针导管的通畅。
2 护理体会
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覆盖透气保护膜,对穿刺留置点应每日用碘伏消毒,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及时早期发现并发症,对敷料不粘或污染的应及时更换。
2.2 因持续冲洗,套管内有少许血液回流,要及时检查留置针与肝素帽连接是否紧密,连接处有无脱落、松动、漏水现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在冲洗操作中采用正压封管,即封管液余0.1~1ml时边退针边推药的方法,如发现套管内有血凝块不可用盐水强行冲洗,防止引起栓塞,应立即拔管。
2.3 穿刺的留针与穿刺的肢体应妥善固定,防止套管脱管,打折及接头滑脱,对哭吵厉害的患儿,穿刺肢体用弹力绷带加小夹板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儿的不适。
, 百拇医药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素质,提高套管针的成功率。
2.5 心理护理 套管针留置时间长,可向家长及懂事的患儿解释套管针的益处及如何配合作好保护,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对留置期间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处理和解释。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柔软,具有良好的扭曲恢复特性,在血液的温度下能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可在血管内保持较长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静脉留置针可随时保持着静脉通畅,更方便于临床用药及危重抢救,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通过对88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经取样做细菌培养检查,无一例感染及发生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药晋红,胡牧.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365
[2]郭德芬,赵柱莲,张泽芳.3种置入静脉留置针方法的结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80
[3]周宗芳,刘玉华.深静脉留置管在抢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40
收稿日期:1999-08-30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