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科杂志》 > 2000年第0期
编号:10289354
骨转移瘤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骨科杂志》 2000年第0期
     作者:范顺武 杨迪生 施培华

    单位:范顺武 施培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 杭州,310016);杨迪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关键词:

    中华骨科杂志00zk17

    骨组织仅次于肺、肝,是癌症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1]。据统计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5~40倍[2]。 癌症骨转移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所造成的病理性骨 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衰竭等并发症,加速了病情 的发展,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近十余年来, 许多学科在骨转移瘤的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 懈的努力,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有效的根治手段[3]。在骨转 移瘤的发生中,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最多 见,但约有45%的骨转移瘤患者找不到原发灶,少数患者甚至 尸检都不易查出原发肿瘤。因此对于大多数骨转移瘤患者来 说预后是不佳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更新 ,对骨转移瘤不应采取消极的态度,而应认识到骨转移瘤并 不都是癌症患者的终末期,恰当地治疗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 质量、甚至在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确切的效果。本文就骨转 移瘤的治疗方面进行讨论。
, http://www.100md.com
    一、全身治疗

    (一)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主要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采取不同的化疗和激素治疗[4]。前者已被证实对乳腺癌、小细 胞肺癌、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所致的骨转移等有效,而后 者则对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发生的骨转移有效 ,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二)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骨骼的 完整借助于破骨细胞进行骨溶解,成骨细胞诱导新骨形成维持 其动态平衡。骨转移瘤破坏骨骼的途径有:(1)肿瘤细胞直接破 坏骨的矿物性基质;(2)间接刺激破骨细胞,增强骨溶解,使其 骨代谢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如二磷酸盐和降钙素等在骨转移瘤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 的作用。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双磷酸盐以P-C-P化学结 构为核心,是内生性磷酸盐的同分子异构体,它通过竞争抑制 破骨细胞的活性,阻断病理性骨溶解而起治疗作用,它可以 对抗癌症引起的高钙血症,缓解骨转移引起的骨痛[5]。二磷酸 盐主要有以下几种:(1)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6];(2)羟乙二磷酸 钙,其抗骨吸收活力低,大剂量应用会抑制正常骨矿化;(3)氨 基双磷酸盐[7]。目前国内常用的是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即 骨磷。另一个常用药物是降钙素,它为32个氨基酸的肽,系矿 物质及骨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有抑制破骨细胞,抗骨溶解, 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抑制骨转移瘤引起的高钙血症,阻止 疼痛诱导因子的释放,抑制新转移灶的形成。但以上两种药物 均不具备直接的抗癌作用,不能改善骨转移的预后,只能作 为晚期骨转移瘤的一种止痛措施。因此必须和其他抗癌措施一 起使用,才能控制疾病的进展。另外降钙素能抑制肠道钙的 吸收,故使用降钙素时应酌情加用钙和维生素D[4]
, 百拇医药
    (三)放射性核素治疗,也称内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 效果明显,副作用小,不成瘾并且对肿瘤有直接杀灭作用的治 疗方法之一。自40年代应用放射性锶(89Sr)治疗骨肿瘤以来,相 继出现的有放射性磷(32P)、碘(131I)、钇(90Y)、铼(186Re)、钐(153S m)等标记物。至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筛选出的一批具有良好 核物理性质,能发射γ、β粒子,具有较高生物杀伤力的放射 性核素,并将这些核素与载体结合后使其能选择性地浓集在 转移瘤处,由核素发出的(γ、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以达到治 疗的目的。目前较常用的内放疗药物89Sr和153Sm-EDTMP等[4],国 内用得比较多的是153Sm-EDTMP,EDTMP是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盐, 起载体作用[8]153Sm能发出三种β射线(800KeV、700KeV、630KeV )适用于缓解疼痛和治疗肿瘤,其中发出的γ射线103KeV适用 于进行体外显像,以显示药物在转移瘤处的定位及了解骨转移 的代谢,153Sm-EDTMP在病变骨中的亲和力比正常骨高16倍,其 半衰期为46.6h[9],可以大剂量反复给药。153Sm-EDTMP的优点是 制备方便,价格便宜,几乎无副作用,可多次使用,不仅能起 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还能破坏肿瘤本身[9]153Sm使用适应证[2]:(1)临床、病理、X线、骨扫描确诊为骨转移;(2)白细胞>3.5× 109/L,血小板>90×109/L;(3)由骨转移瘤所致的骨痛,经化疗和 放疗无效者。禁忌证[2]:(1)进行过细胞毒素治疗的患者;(2)化 疗或放疗出现严重骨髓障碍者;(3)骨显像显示转移瘤仅为溶骨 性冷区,且呈空泡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下列情况 可以反复使用[2]:(1)骨痛未完全消失或有复发;(2)第一次治疗 反应好,效果明显,但未达到红骨髓最大吸收剂量;(3)虽达到 红骨髓最大吸收剂量,间隔1个月后,血象变化不明显者(白细 胞>3.0×109/L,血小板>80×109/L),为达到肿瘤消退的目的可 以重复使用。但国外89Sr用得较多,它的β射线能量较高为1.46 MeV,半衰期较长达50.5d,它的特点是在反应性骨组织中浓聚 和存留时间较长。但价格较高,对患者不易进行第2次治疗,不 能对病变组织作出定位和了解其生物学分布情况[10]
, 百拇医药
    二、局部治疗

    (一)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缓解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减少 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减轻肿瘤对脊髓的压迫等有明显的疗效。 可明显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作用 不大。通过ECT、X线、MRI或活检等检查,骨转移瘤诊断明确, 病灶或疼痛较局限者可作放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以往有 采用半身放射治疗,但因并发症较多,而逐渐被其它治疗方法所替 代。骨转移瘤的放疗可采用少次数、大分割剂量放疗及常规 剂量放疗,二者各有利弊。前者一般采用25~30Gy/7~10d,这 种方法快速、方便、经济,适合于行动不便者,但疼痛缓解时 间较短;后者一般采用40~50Gy/4~5周,这种方法疗程较长, 费用较高,但疼痛缓解期长,适应于行动方便者。目前多综合 两种方法之优点,采用30Gy/2周。骨转移瘤放疗并发症较少, 但脊柱的转移性肿瘤放疗时应注意脊髓的放射性损伤,常规 放射时应控制在40Gy/4周以下,如行大分割放疗,应采用线性 -平方模式(LQ)计算相应的生物效应剂量,使脊髓的剂量控制 在安全范围内。另外,对肋骨转移性肿瘤的放疗,应选择合适 的剂量,避免肺的放射性损伤。放疗1~2次后疼痛好转不明显 或加剧者,可能与放疗后组织充血水肿有关,以后会逐渐缓 解[11]
, 百拇医药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骨转移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特殊 的地位,特别是骨转移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脊髓 压迫和疼痛,非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确切的疗效。很多骨 科医师在这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Harri ngton等[12]报告行内固定手术治疗骨转移瘤患者375例,95%的患 者术后恢复术前的行走状况。Habermann等[13]报告90%的患者术后 疼痛缓解,Ryan等[14]对将要发生病理性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预 防性内固定手术,术后第4d即恢复术前的行走。国内江峰[15]报告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非手术组。Gokaslan等[16]报告 72例胸椎转移性肿瘤经胸腔手术,切除病灶,内固定术后患者 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范顺武等[17]对89例骨转移瘤患者进行 手术治疗,认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术式,手 术治疗骨转移瘤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在合 适的情形下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骨转移瘤的手术也同样有 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和内固定松动等,而且患者体质较弱 ,生存期又有限,因此在决定手术前应熟悉影响患者预后的一 些因素:(1)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直接 决定了骨转移瘤的预后,通常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 预后最好,骨转移确立之后可生存2~3年或更长,其次是乳腺 癌34个月,肾癌、子宫癌18个月,胃肠道恶性肿瘤13个月,而 肝癌、肺癌平均仅10个月左右[1]。(2)原发肿瘤是否得到根治或 广泛切除,及对放疗、化疗的敏感程度。如原发肿瘤已根治或 广泛切除,对放疗或化疗敏感者,则预后较好。而当原发肿 瘤已根治或广泛切除,而ECT仅发现单个转移瘤,应视其同原发 肿瘤一样处理[17]。(3)原发肿瘤是否找到。原发肿瘤不明者, 常因原发肿瘤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而影响骨转移瘤的疗 效。(4)转移瘤的部位、数量及有无合并其他器官转移。Yamashita等[18]将全身骨骼分成三区:中心区(胸、腰椎和肋骨)、中间区 (颈椎、颅骨、骨盆和骶骨)及周围区(肩胛骨、股骨、肱骨和 锁骨),并认为乳腺癌骨转移相应可分为三期,Ⅰ期仅局限于 中心区骨骼,Ⅱ期中心区加中间区骨骼受累,而Ⅲ期则三区 均累及,属终未期。而Hosono等[19]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局限于 骨盆和腰椎者预后较好,而超出以上范围者预后差。通常两处 以上骨转移预后要比孤立病灶要差,而合并有其他器官转移 提示肿瘤已进入终末期。(5)影像学改变,与原发肿瘤一样,X 线片示溶骨破坏、边界不清者预示肿瘤预后差,而肿瘤边界清 晰有硬化带说明肿瘤进展慢,预后相对较好[1]。可惜大多数 骨转移性肿瘤以溶骨为主,尤其是肝癌、肺癌转移常呈弥漫性 破坏,很少有硬化带出现,而预后相对较好的甲状腺癌、前 列腺癌和乳腺癌等,骨转移瘤常有硬化带出现,提示预后相对 较好。只有通过临床和辅助手段了解熟知以上情况之后,我 们才能对具体的骨转移瘤患者作出较全面的判断,从而选择合 适的治疗手段。现将不同部位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分述如下:
, 百拇医药
    1.肢体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1)适应证:①肢体骨病理性骨折 ;②X线显示>50%骨皮质被破坏;③股骨转子部位骨缺损超过 2.5cm;④放疗后仍有应力性持续性疼痛,且估计患者生存期 可超过6周者[19]。Mirels[20]综合骨转移瘤的部位、疼痛的程度、 破坏的性质及大小等情况,对濒临病理性骨折的骨转移瘤进 行定量分析(表1)。评分≤7分时骨折的可能性较小,可行非手 术治疗,即做放疗等治疗前不必做内固定。如评分≥8分时, 则骨折的可能性较大,应先做内固定,以防止病理性骨折的 发生,然后再行放疗等非手术治疗。

    表1 骨转移瘤濒临病理性骨折评分表

    项目

    2分

    3分

    部位
, 百拇医药
    上肢

    下肢

    股骨转子部

    疼痛

    轻度

    中度

    重度(功能影响)

    破坏

    成骨性

    混合性

    溶骨性

    大小

    1/3
, http://www.100md.com
    1/3~2/3

    2/3

    (2)手术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灶范围,选取相应的治 疗方法。对于四肢骨干骨折,最适宜的方法是采用交锁髓内 钉内固定,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21]。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则因骨折端常有骨质缺损,难以起到加压固定的作用,且由于 应力集中于钢板两端的骨质而造成再次骨折,影响术后的骨 牢固度,因此已趋淘汰[22]。股骨颈骨折可采用长柄股骨头或 全髋关节置换,股骨转子部骨折用Gamma钉、Ziekel钉或重建针内 固定,也可采用Rechards针内固定。上述手术过程中应将骨转移 瘤病灶切除,骨缺损处可用骨水泥堵塞,骨水泥能协助内固定 物固定骨折提高瘤骨的机械强度。Ryan等[23]对骨水泥进行生物 力学测试,在尸体股骨上造成骨缺损,一组用骨水泥堵塞, 而另一组不予处理,然后进行抗轴向和扭转测试,发现骨水泥 堵塞组抗压力和抗扭转力分别增加50%和70%。而骨水泥并不 会影响术后的放疗疗效[24]
, http://www.100md.com
    2.骨盆转移瘤的手术治疗:骨盆是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大 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当转移瘤累及到髋臼和骶髂关节 ,影响患者行走时,则需手术治疗。因骨盆手术时间长,出 血多,危险性大,预计患者能存活4个月以上,才进行手术[25]。髋臼出现骨转移瘤破坏和病理性骨折后,在治疗上有它的特 殊性,采用截肢术(半骨盆离断)、半骨盆切除术或髋关节融合术,都有不能达到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的目的,而且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伤害。Harrington[25]根据髋臼 病损部位不同,进行分型,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Ⅰ 型:髋臼顶和内侧壁完好,髋臼下及前后方破坏缺损,可采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可用骨水泥堵塞。Ⅱ 型:髋内侧壁缺损,先用骨水泥金属网填充缺损区,再通过金 属杯将应力引致髋臼缘,然后再安装髋臼假体。Ⅲ型:髋臼外 缘及髋臼顶缺损,可用骨水泥填充缺损处,多枚斯氏针呈扇形 自髋臼外缘打入正常骨质,将应力引到正常骨质。Ⅳ型:髋臼 广泛破坏,但肿块能被完整切除而获得治疗者,如甲状腺癌切 除术后4年以上,仅单处骨盆转移病例可选用内半骨盆切除, 结合术后放疗,大部分患者能扶单拐行走。当实体转移瘤能被 广泛切除,而肿瘤溶骨并不明显,对骨机械强度影响较小的 患者还可选取瘤骨切除高温高压灭活再植重建。
, 百拇医药
    3.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脊柱转

    移瘤的并发症不同于其它部位的骨转移瘤,它可引起脊柱不 稳、脊髓受压,导致完全截瘫,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 存质量。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目的:(1)稳定脊柱,解除肿瘤 或骨折块对脊髓的压迫;(2)切除转移瘤,虽不能达到根治切除 ,但大块肿瘤的切除能增加转移瘤周围卫星灶对放疗的敏感 性;(3)明确病理诊断,特别对原发灶不明的肿瘤,能指导进一 步检查和治疗;(4)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根 据文献复习和我们的体会,脊柱转移瘤的手术适应证如下:(1) 脊柱不稳。脊柱转移瘤引起的脊柱不稳,不同于外伤性脊柱骨 折脱位。有以下三项之一者表明有脊柱不稳:X线显示椎体有压 缩性骨折或中后柱有骨质破坏;CT示骨小梁严重破坏,有压缩 性骨折倾向;站立和活动时疼痛加重,而不能行走者。(2)疼 痛经放疗后不能缓解者,或放疗、化疗后复发或继续加重者。 (3)进行性脊髓或神经功能受损者。(4)原发肿瘤不明或组织病 理诊断不明,在冰冻活检的同时施行手术。出现以上情况估计 患者的生存期可超过6个月者[25]
, http://www.100md.com
    Enkaoua等[26]根据Tokukashi的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指征和预后评 分系统(表2)综合分析了7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表2中 评分≥9分可做手术治疗,而≤5分者只能做放疗、化疗等非 手术治疗。最高分12分提示预后较好,最低分为0分,预后最 差。根据Enkaoua等的统计,评分≥8分,存活期平均23.6个月, 而≤7分者平均存活期为5.3个月。该表对手术的选择及预后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2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及预后评分表

    项目

    0分

    1分

    2分

    一般情况

    差
, 百拇医药
    一般

    好

    原发肿瘤部位

    肝、肺

    肾脏、子宫等

    甲状腺、乳腺、前列腺

    脊柱外转移数目

    3

    2

    1

    主要内脏转移灶

    不能手术切除

    可手术切除
, 百拇医药
    无

    受累椎体数目

    3

    2

    1

    脊髓损害

    完全

    不完全

    无

    (2)手术方式:脊柱转移瘤的传统手术可分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有些作者认为后路手术损伤小、安全,而前路手术因脊 柱周围有大血管,手术要求高,并发症相对较多,且该手术大 多数为姑息性治疗,手术应越小越好,因此以后路手术较合适[27]。而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后路手术切除肿瘤困难,又破 坏脊柱的中后柱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因此以前路手术 为好[28]。而我们的体会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肿瘤主要 位于棘突、椎板、椎弓根,脊髓压迫来自后方,或连续2个以 上椎体受累则以选择后路手术为好,行椎板切除减压后,用Ha rrington或Luque棒或椎弓根固定系统。若肿瘤主要位于椎体者, 压迫来自前方,则应采用前路手术。Hasegawa等[29]和Tomita等[30]采用前、后联合切口入路进行病变椎体根治性全切除,同时行 前后路内固定术。该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解决了脊柱的 重建问题。但是该方法术中出血多、创伤大、并发症多,应严 格掌握其适应证。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作者在内窥镜,特别是 胸腔镜帮助下做椎体肿瘤切除及椎管前方减压,效果满意[31]。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 于那些诊断不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为脊柱转移瘤手术 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在减压后应以坚 强的内固定,特别是对估计生存期较长的病例更应注重这一 问题,范顺武等曾报道1例甲状腺癌腰椎转移病例,行Harrington 棒固定术后,生存6年以上,发生断棒现象[17]。至于选取何种 内固定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人工椎体、内固定器械 加骨水泥等。
, 百拇医药
    项目0分1分2分 一般情况差一般好 原发肿瘤部位肝、肺肾脏、子宫等甲状腺、乳腺、前列腺 脊柱外转移数目321 主要内脏转移灶不能手术切除可手术切除无 受累椎体数目321 脊髓损害完全不完全无

    综上所述,随着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骨科、肿瘤外 科的发展,对骨转移瘤治疗的概念有明显的更新。视骨转移瘤 为绝症放弃治疗的悲观观点已成为过去。作为骨科医生在全 面掌握骨转移瘤概念的基础上,应转变传统的观点,对部分合 适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会得到较好的疗效,但骨转移 瘤的治疗同样应遵循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偏重一种方法而忽 视另一种方法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 疗骨转移瘤的目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在可能 的条件下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Aaron AD.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pelvis and the extremities. J Bone Joint Surg(Am), 1997, 79:917- 932.
, 百拇医药
    2,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2575-2676.

    3,Ono K,Galasko CS. Skeletal metastases. Clin Orthop, 1995, (312):2- 3.

    4,Houston SJ, Rubens RD. The systemic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Clin Orthop, 1995, (312):95- 104.

    5,Fleisch H. Bisphosphonates. Pharmacology and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 induced hypercalcaemic and metastatic bone disease. Drugs, 1991, 42:919- 944.
, 百拇医药
    6,Paterson AH, Powles TJ, Kanis JA, et al.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trial of oral clodronate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1993, 11: 59- 65.

    7,van Holten- Verzantvoort AT, Kroon HM, Bijvoet OL, et al. Palliative pamidronat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1993, 11:491- 498.

    8,Turner JH, Claringbold PG, Hetherington EL, 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samarium- 153 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 phosphonate therapy for disseminated skeletal metastases. J Clin Oncol, 1989, 7:1926- 1931.
, 百拇医药
    9,Holmes RA. Radiopharmaceuticals in clinical trials. Semin Oncol, 1993, 20 (3 Suppl 2):22- 26.

    10,Blake GM, Zivanovic MA, McEwan AJ, et al. Sr- 89 therapy: strontium kinetics in disseminated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Eur J Nucl Med, 1986, 12:447- 454.

    11,Hoskin PJ.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bone pain. Clin Orthop, 1995, (312):105- 119.

    12,Harrington KD, Sim FH, Enis JE, et al. Methylmethacrylate as an adjunct in internal fixation of pathological fractures. Experience with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 five cases. J Bone Joint Surg(Am), 1976, 58:1047- 1055.
, 百拇医药
    13,Habermann ET, Sachs R, Stern RE, et al. The pathology and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disease of the femur. Clin Orthop,1982,(169):70- 82.

    14,Ryan JR, Rowe DE, Salciccioli GG. Prophylactic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femur for neoplastic lesions. J Bone Joint Surg(Am), 1976, 58:1071- 1074.

    15,江峰.以手术为主治疗骨转移癌.中华骨科杂志,1992,12:106-1 08.

    16,Gokaslan ZL, York JE, Walsh GL, et al. Transthoracic vertebrectomy for metastatic spinal tumors. J Neurosurg,1998, 89:599- 609.
, 百拇医药
    17,范顺武,杨迪生,陶惠民,等.手术治疗骨转移癌.中华骨科杂 志,1999,19:24-27.

    18,Yamashita K, Koyama H, Inaji H.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bone metastasis from breast cancer. Clin Orthop,1995,(312):89- 94.

    19,Hosono N, Yonenobu K, Fuji T, et al. Orthopaedic management of spinal metastases. Clin Orthop, 1995, (312):148- 159.

    20,Mirels H. Metastatic disease in long bones. A proposed scoring system for diagnosing impending pathologic fractures. Clin Orthop,1989, (249):256- 264.
, 百拇医药
    21,Redmond BJ, Biermann JS, Blasier RB.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pathological fractures of the shaft of the humerus. J Bone Joint Surg(Am), 1996, 78:891- 896.

    22,Yazawa Y, Frassica FJ, Chao EY, et al. Metastatic bone disease. A study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166 pathologic humeral and femoral fractures. Clin Orthop, 1990, (251):213- 219.

    23,Ryan JR, Begeman PC. The effects of filling experimental large cortical defects with methylmethacrylate. Clin Orthop, 1984, (185):306- 310.
, http://www.100md.com
    24,Murray JA, Bruels MC, Lindberg RD. Irradiation of polymethylmethacrylate. In vitro gamma radiation effect. J Bone Joint Surg(Am),1974, 56:311- 312.

    25,Harrington KD. Orthopaedic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malignancy. Cancer, 1997, 80:1614- 1627. Enkaoua EA, Doursounian L,Chatellier G,et al. Vertebral metastases: a 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the preoperative prognostic Tokuhashi score in a series of 71 caese. Spine, 1997, 22:2293- 2298.
, 百拇医药
    26,蒋化龙.脊椎骨肿瘤的手术治疗.见:张铁良,党耕町,主编. 实用骨科手术技巧.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78- 1180.

    27,Boland PJ,Lane JM,Sundaresan N. Metastatic disease of the spine. Clin Orthop,1982,(169):95- 102.

    28,Hasegawa K,Ogose A,Kobayashi H,et al. Simultaneous anterior- posterior approach for excision of malignant paraspinal tumor and subsequent reconstruction. Technical note. J Neurosurg,1999,91:236- 240.

    29,Tomita K, Kawahara N,Baba H,et al.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A new surgical technique for primary malignant vertebral tumors. Spine,1997,22:324- 333.

    30,McLain RF. Endoscopically assisted decompression for metastatic thoracic neoplasms. Spine, 1998,23:1130- 1135.

    (收稿日期:1999-05-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