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975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含量的相关性探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
     作者:李玉环 冯应棠

    单位:李玉环(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0);冯应棠(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0)

    关键词:

    本文监测了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本文监测了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41~83岁,平均60.3岁;病程3h~3个月,其中1周内30例(90%)。33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塞13例(梗塞面积≤15mm2),单发性梗塞9例(梗塞面积>15mm2),多发性梗塞11例(梗塞面积>15mm2,且病灶在两个以上者)。梗塞部位包括脑叶、基底层、脑干(脑桥)、小脑,其中以基底节部位最多,占全部病例的87%。对照组为无心、脑、肺、肾疾病的健康人13例。年龄41~70岁,平均56.8岁。
, http://www.100md.com
    诊断依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血管病分类方案及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全部经头颅CT证实。

    1.2方法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其中2ml置于含10%EDTA二钠30μl和400IU(40μl)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在4℃以3000rpm的速度离心10min,-20℃条件下保存,以备测定ET含量使用。另外1ml离心后取出血浆放入-20℃条件下保存,以备测定ANP含量使用。

    采用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提供的内皮素放免药盒(Endothelin_RIA_Kit),并严格按照该药盒使用说明进行ET含量测定。采用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的人血浆心钠素放免分析测定盒(RK-9103-100tubes),按使用说明书进行ANP含量测定。统计处理:应用t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结果
, http://www.100md.com
    脑梗塞各组与对照组血浆ET、ANP含量见表1。脑梗塞各组间ET及ANP平均值无显著差异。(t=0.05~1.098,P>0.05)。脑梗塞各组与对照组血浆ET平均值的比较:腔隙性和单发性脑梗塞组的血浆ET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080,P〈0.05)血浆ET含量与ANP含量的相关性:对照组和脑梗塞组的血浆ET与ANP含量分别有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正常对照组r=0.553,P

    3讨论

    ET是迄今发现的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1]。在疾病状态下,环境理化因素、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等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导致ET异常表达和释放增加,并可能参与了脑血管功能紊乱及缺血性神经组织损伤[2]。ET水平增高不仅发生在疾病的急性期,而且可持续达2周或更长,并与梗塞灶的大小、脑水肿的程度是相一致的,但与梗死部位及其原发病因不相关[2,3]。而ANP则是具有很强的舒张血管的活性,以及利尿、利钠、降低血压作用的神经多肽。它不仅与血管活性的生理调节有关,在脑卒中的病理变化中也有一定的作用,虽文献报道意见尚不一致,但由于ANP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水肿,降低细胞内钙含量,从而减少了由钙介导的细胞损害[4],因此对缺血性卒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表1脑梗塞各组和对照组血浆ET、ANP含量(xx1.gif (881 bytes)±s)

    腔隙脑梗塞(n=13)

    单发脑梗塞(n=9)

    多发脑梗塞(n=13)

    对照组(n=13)

    ET(μg/L)

    56.43±11.17

    63.37±16.52

    57.91±15.01
, 百拇医药
    43.31±6.68

    ANP(μg/L)

    154.31±33.52

    141.56±60.50

    153.27±64.60

    87.38±12.44

    本文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浆中ET及AN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即说明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ET参与了由于缺血导致的血管内皮损害;ANP则由于某种反馈机制使得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从而使其含量亦相应明显增高,以对抗ET增高所造成的神经损害。但本组结果显示它与梗塞灶的大小及多少并无显著的相关性,其原因可能与本组病例中大面积梗塞仅有两例,而其他患者梗塞面积悬殊不大有关,且本组病例数较小。进一步的结论有待大数量病例研究的证实。
, 百拇医药
    就内皮损伤本身而言,除产生ET外,内皮细胞还可能分泌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CI2)等来拮抗ET的缩血管作用[5],以共同调节血管紧张度。但ANP并不由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产生,脑内ANP又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之中,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ANP含量的增高乃是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痉挛以及下丘脑供血动脉的损伤都对下丘脑形成缺血性刺激,引起心脏ANP的中枢调节障碍,导致ANP的释放增加。可以认为这是全身在应激反应状态下为维持内循环平衡而产生的另一种体液因子的保护性反射机制。

    文献报道ET可刺激ANP的释放。ET和ANP有相互拮抗的生理作用,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关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含量与ANP含量的关系分析亦显示二者呈正直线相关关系,这表明无论在生理状态下还是在病理状态下,ET和ANP均处于一种相互拮抗的关系,而这种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在体内形成的负反馈环正是机体完善的调节机制具体表现[5]。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在病理状态下,它们亦尽力保持动态平衡关系,一旦二者动态平衡被破坏,则病情将会恶化,进入衰竭状态。因此,它们可能成为缺血性卒中病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观察等方面的一个有意义的监测指标。另外,为了干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病情进展,可以使用ET和ANP受体拮抗剂减缓细胞水肿[11],促使半暗带的逆转,使梗死范围缩小,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可喜的前景。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Yanagisawa M.A novel potent vasoconstrictor peptide by vascular endothehial cells[J].Nature,1988,332:411

    [2]李胜.内皮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8,6(3):131

    [3]李玉环.53例脑血管病患者血中内皮素水平观察[J].北京医学,1996,18(4):254

    [4]Nakao N,Itabura T,Yokote H,et al.Effect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on ischemic brain edema [J]. Acta Neurochir Supple Wien,1990,151: 201

    [5]唐铁,崔志澄.内皮素与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相互调节和作用关系[J].北京医学,1998,20(1):35

    收稿日期:2000-01-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