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89910
成瘾的精神与社会原因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2000年第2期
     作者:胡晶琼(译) 施琪嘉(校)

    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关键词:

    德国医学000222Psychische und soziale Ursachen der Sucht

    D.Türk,G.Bühringer

    各种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文献对毒品依赖性的产生和存在有着不同的阐述,鉴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刚起步不久,出现各种不同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研究的重点是解释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性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简单地将“酒精模式”推而广之,应用于非法毒品的研究领域去呢?

    以往的专业文献对于成瘾性的产生提出了很多单一的理论和作用模式,然而,它们都不能圆满地用于解释其产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在各种单一理论及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多因论”或“多条件论”,试图从综合角度对其做出较为圆满的解释,但是仍不能令人满意。
, 百拇医药
    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及发展心理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要想将现在的各种概念归纳在一个比较满意的命名体系里相当困难,在下文我们要介绍Lettieri和rell提出的研究成瘾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决定性因素的命名体系。

    危险和保护因素

    我们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来研究吸毒现象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研究对象不仅仅只限于吸毒者,也包括正常人群,与之相应,研究也不再限于成瘾现象产生的那个时间点,而是将吸毒者成瘾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在内,这意味着我们研究的是成瘾现象产生的过程而不是其产生的某一时间点。

    吸毒往往开始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正是青少年经历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青少年为吸毒的好发人群,他们正处在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离开父母,开始新的人际关系,人生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一时期,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容易接触和尝试毒品,也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大多数青少年开始接触的都是所谓“合法”的物质,如酒精等,部分青少年就此开始踏上接触非法毒品,如海洛因等的道路。研究表明,最初接触的所谓合法物质如酒精或尼古丁,也常是接触非法性成瘾物质的前奏。
, 百拇医药
    Hawkins和Fitzgitton证实了17大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将之归纳为4个方面:社会文化因素、人际间因素、心理行为方面的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其中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法律环境、社会对毒品的规范、毒品获得的难易、经济状况和邻里环境等;人际关系指父母的吸毒行为和对毒品的看法、家庭的冲突以及朋友圈中毒品消费情况、不明的家庭角色分配等;心理行为方面的因素包括过早出现并且持续存在的越轨行为、学业的失败、对毒品消费的认可和过早介入毒品等;生物学因素包括对吸毒的遗传素质以及对毒品的心理生理效应的普遍易感性。躯体性的早熟也被作为危险因素之一。个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如恐惧、抑郁、强烈的感官需求、逆反心理和与躯体、性滥用有关以及充满紧张的生活经历等因素也被考虑。

    家庭性危险因素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毒品消费观。首先,父母是孩子的楷模,孩子们以父母的行为举止作为社会的道德规范,研究表明,重要关系亲属的吸毒可以影响到青少年吸毒。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代沟问题和家庭气氛不和谐和缺乏来自父母的支持均可以促使青少年过早地介入毒品。Sieber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家庭问题对青少年介入大麻等非法毒品几乎无关,但对其酗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学校的危险因素 学校是家庭外另一重要的社会场所。这里,学生们学习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规范,在此,相应的法规得到学习,并传授恰当与不恰当的行为界限。

    在学校里,学生们通过成绩得到认可或受到排斥,故其个性极大地受到成绩的影响。其社会自我价值观的高低受其学校内的接纳与否的影响,学业失败是导致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和竞争能力下降的决定性因素,一旦在学校里学生的成绩与家长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以至学生认为自己让父母失望时,他们可能采取其他途径来稳定情绪,使自我价值感不会降到太低,有时他们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由于发生越轨行为时会介入新的关系圈子,被接纳的感觉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提高,于是问题行为就会得以继续。多项研究证明了在学习成绩、择业失败与吸毒之间存在关系,过早地结束学业与过早地介入酒精、大麻和其他非法毒品相关;学习能力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也导致过早地接触酒精和毒品。

    来自同辈的危险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朋友圈子影响着毒品的消费:①朋友的资助和接纳;②对违法行为的赞同和支持;③对吸毒的容许态度。
, 百拇医药
    朋友圈与吸毒的密切关系在吸食大麻的人群中最为密切,Kandel和Andrews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态度在孩子吸毒开始超过了同辈的影响,而在以后的吸毒过程中,同辈人的影响逐渐明显。

    违法犯罪行为 1.吸毒导致犯罪:随着毒品依赖现象的发生,吸毒者不再维持原有的生活模式,为获取毒品,势必不惜走上违法的道路。有研究尝试从毒品直接通过生理作用影响吸毒者的认知判断能力和攻击性行为的自我控制性来解释服毒与犯罪的因果关系。

    2.犯罪导致吸毒:早期的违法行为通过习得机制而强化,其中包括吸毒,最终导致走上犯罪道路。

    3.共同致病模式:有人认为,违法犯罪和毒品的滥用要与其他的因素,如早期的反社会行为、家庭关系不和谐以及同龄犯罪人员的密切关系等共同作为违背社会正常生活模式的行为来看待。

    Rautenberg的一项联邦健康研究调查资料表明,违法犯罪和吸毒均属于背离社会正常模式的行为,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一些因素如朋友圈子、缺乏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是这两者的主要影响因素。Küfner通过4年的随访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下,在14岁或14岁之前就开始吸烟、饮酒,或在15岁前就已经有每天吸烟持续4周以上记录者都是吸毒的高危因素。研究也支持早期的“合法性”物质的应用可促使使用者最终走向使用非法毒品。
, 百拇医药
    个体心理学

    迄今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特殊的人格,如反社会人格与吸毒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存在着人格障碍的人群往往有吸毒史,所以在研究中就不好确定性格障碍在前还是在后出现。与使用非法品密切相关的性格为反社会人格或具有追求感官刺激者。Schedler和Block的横向研究表明:吸毒者与非吸毒者的性格从孩提时代起就有差别,吸毒者在情感上不稳定、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对这个结果的评价需要慎重,但其他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

    三联说

    70年代初,Kielholz和Ladewig提出了三联作用模式,他们推测,毒品滥用是与各种个人因素、环境和毒品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因素包括躯体的(基因)条件、生物易感性以及精神因素(性格特点);环境因素包括对吸毒行为的看法、吸毒者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家庭结构等;毒品的因素有毒品的作用效果、吸毒的方式、时间长短和剂量的大小等。
, http://www.100md.com
    习得说

    习得说认为,每种行为,包括违法行为是通过强化原则(经典的或操作性条件或习得模式)而形成。在解释酗酒的成因上“张力减轻假说”受到了重视,但这一假说也适用于其他物质的滥用行为,这类物质的滥用可能以通过减轻恐惧和压力而使依赖作用巩固,这种由动物实验作出的假说被社会酗酒者的行为而证实。

    习得心理学主要对吸毒的开始和滥用与依赖性的形成过程可以作很好的解释,但在对个体如何形成持续性的依赖性的成因上仍不能作出特异性的解释。在18~59岁的年龄组中,毒品滥用人群占14.6%,而非法成瘾物质的使用率为5.4 %,这其中出现严重依赖性的比例为1%(其中对海洛因和可卡因出现严重的成瘾的比例为0.2%)。这也就是说,在对海洛因和可卡因出现成瘾性的过程中,1.3%的人至少在其个人生活史中存在着使用非法成瘾物质的历史。

    有许多因素可以对初次使用毒品起作用,如毒品获得的容易程度、与毒品接触密切的人群来往密切,来自于这一人群的对使用毒品的赞许态度以及使用毒品后出现的刺激(正性)作用也起着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戒断作用可以使人很容易在外因的引诱下重新开始吸毒。总的说来,毒品依赖综合征好发于15~25岁间的人群,而此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向成人的转变阶段,他们需要承受转换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发展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事件对吸毒的影响,Kandel推测毒品行为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发育阶段有关,毒品的早期使用主要与社会影响有关,较晚年龄阶段的吸毒则与个体的内心理因素有关。Silberersen等则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吸毒有着如下6方面的作用:①有意识的破坏法规,作为一种反叛;②成人的标志;③过激的成熟化的游戏举止;④对于竞争和恐惧环境缺乏自控力的表现;⑤作为与同龄人接近的手段;⑥对成长过程中所不能控制的应急状况的紧急反应。

    吸毒是年轻人减轻其成长过程所面临压力的许多方法之一,Hurrelmann及Hesse甚至认为,吸毒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形式,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性的作用。
, 百拇医药
    社会心理学概念

    Jessor等对问题行为从个性、环境及行为3方面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问题行为的初衷是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应该理解为为达到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达到的目的所作出的一种尝试。对此,Jessor提供了一些依据。

    社会学概念

    在此强调社会环境与个体之间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反常理论、标签理论以及分化联系理论为社会学方面的主要学说。反常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决定了我们要达到目的的必由之路,如果这些途径受阻,则会产生偏差行为;标签理论认为吸毒将打上社会的烙印,吸毒通过固定的反应形式、不断强化,吸毒者一旦陷入其中,就难以自拔。分化联系理论认为,越轨行为首先是在存在着类似行为的社会圈子内发生,此圈子内占主导地位的是对吸毒现象的肯定态度。

    其他社会概念还考虑与毒品的获得难易有关的依赖性和文化价值观对其发生的影响。

    总 结

    在这篇文献里主要介绍了毒品依赖现象产生的经验性模式,着重介绍了近几年随着纵向研究的深入而倍受关注的危险和保护性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来自家庭、学校、同辈和违法犯罪行为,另外本文还介绍了习得理论、个体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对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作了精辟的阐述,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能够圆满地解释毒品现象产生的所有方面。因此,尽快将现有的各种学说有机地整合起来,确是当务之急。, http://www.100md.com